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139.1万字

第300章 贾琮的谋算

书名: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贾琮刚回荣国府,便见贾母院中灯火通明,宛若白昼。

院内仆役来去匆匆,气氛压抑而紧张。

他推门而入,只见贾母端坐上首,面色铁青,手中的佛珠转得飞快,眼中满是忧虑。

贾政立在一侧,脸色惨白,额上冷汗涔涔。

贾琏与王熙凤分坐两旁,贾琏低头不语,凤姐手中帕子绞得发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琮哥儿!”

贾母见他进来,急声道,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金陵的事,你可知道了?那孽障惹出天大的祸事!”

她的语气中满是愤怒与无奈,眼中却闪过一丝对贾琮的依赖。

贾琮拱手,沉声道:“老太太,孙儿刚从宫中回来,已知详情。”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冷冽,“陛下明察秋毫,不会牵连无辜。贾赦之事,自有国法处置。”

贾政上前一步,声音沙哑:“琮儿,陛下怎么说?你父亲他……可有转圜余地?”

贾琮冷笑一声,目光如刀:“二叔放心,贾赦若真犯法,罪有应得。陛下已命彻查,我绝不包庇。”

王熙凤在一旁急道:“琮兄弟,这可如何是好?若是牵连到琏二爷……”

贾琮冷冷扫她一眼,语气冰冷:“二嫂子放心,此事与琏二哥无关。贾赦的罪责,自有他一人承担。”

他的目光如刀,刺得凤姐心头一颤,忙低头不语。

他转向贾琏,沉声道:“琏二哥,近日府上闭门谢客,任何人来访都不得见,明白吗?若有探子混入,后果自负!”

贾琏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忧虑,低声道:“琮兄弟放心,我定严加防范。”

他顿了顿,试探道:“只是……火器工坊的事,可有影响?”

贾琮目光微沉,淡淡道:“陛下命兵部暂管工坊,孙儿从旁协助。近日府中无需多事,安心筹备婚事即可。”

他的语气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似在压抑心中的怒火。

贾母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疲惫:“老身早说那孽障会惹祸,如今连累你这好孩子……”

她顿了顿,目光柔和下来,“琮哥儿,婚期在即,你与黛玉丫头好生准备,莫让这些糟心事坏了心情。”

贾琮点头,拱手道:“老太太放心,孙儿自有分寸。”

他告辞离去,步出院门,月光洒在他的朝服上,麒麟纹泛着冷光,衬得他背影愈发孤峻。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得墙上挂着的火器图纸影影绰绰。

贾琮独坐案前,手握印玺,指尖摩挲着篆字,思绪如潮。

北静王的现身,贾赦的旧案,火器工坊的接管,朝堂的暗流……

这一切,似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困在中心。

......

清晨的定国公府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寒风卷着梅花瓣掠过回廊,带来丝丝凉意。

书房内,贾琮伏案而坐,翻阅兵部送来的火器工坊交接文书,眉头紧锁。

忽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小红慌乱的呼喊:“国公爷!邬小姐来了,脸色很不好看,拦都拦不住……”

她的声音未落,书房门已被猛地推开,邬思瑶大步跨入,气势如虹。

她今日未着往日的工匠装束,而是换了一身素雅的湖蓝色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白玉腰带,发间仅簪了一支素银钗,衬得她眉目如画,清丽中带着几分英气。

然而,她眼中燃烧的怒火却掩不住,脸颊因激动而微微泛红。

她冷笑一声,将手中的文书重重拍在桌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琮哥哥!兵部那群废物凭什么接管工坊?他们懂什么火器?还敢在工坊里指手画脚,简直是糟蹋咱们的心血!”

贾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旋即恢复平静。

邬思瑶的话让他心头微动,脑海中闪过牛继宗的身影。

牛继宗虽贵为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却被朝中文官架空,底下的几位皆是文官出身,与他政见不合,平日里多有掣肘。

贾琮主持火器工坊时,这些侍郎曾因火器营的拨款与物资分配与他有过摩擦,言语间多有刁难。

然那时他圣眷正隆,那些人纵有不满,也不敢明面造次。

如今贾赦的旧案被北静王抖出,他被削去工坊实权,这些文官文官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借机生事,试图分一杯羹。

他挥手示意小红退下,待房门轻轻合上,才低声道:“思瑶,坐下说。”

邬思瑶却不坐,双手撑在案上,直直盯着他,眼中怒意未消:“为什么?”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带着几分质问,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似在为贾琮的处境不平。

贾琮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文书,缓缓道:“贾赦走私一事被北静王抖了出来,工部借机发难,陛下为了避嫌,暂时让兵部接管工坊。”

他的语气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苦涩,脑海中浮现出兵部文官们的嘴脸。

那些文官平日里对火器一知半解,却偏爱指点江山,如今得了机会,定会在工坊里横生枝节,牛继宗纵有心维护,只怕也力不从心。

“就因为这?”

邬思瑶不可置信地瞪着他,声音猛地拔高,

“贾赦是贾赦,你是你!他们凭什么把你一手建起来的工坊拱手让人?兵部那些人,连燧发枪的扳机都分不清,还敢对工匠们颐指气使!”

她的眼中闪着倔强的光,脸颊因激动而更显红晕,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忿,似要为贾琮讨回公道。

贾琮凝视她,目光柔和下来,低声道:“朝堂上的事,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牛尚书虽掌兵部,实则被文官掣肘,侍郎们各怀心思,工坊交到他们手中,怕是乱子难免。”

邬思瑶咬着下唇,眼中怒意未消,半晌,猛地抬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那我不去了!”

她的语气决绝,眼中闪着倔强的光芒,似在宣泄心中的不甘。

贾琮一怔,皱眉道:“什么?”

“我说,我不去工坊了!”

邬思瑶猛地站起,声音提高了几分,眼中泪光闪烁,“兵部那群人根本不懂火器,我去干什么?看他们糟蹋我们的心血吗?”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眼中除了愤怒,还有一丝深藏的委屈,似在为贾琮的遭遇感到不值。

贾琮这才注意到,她今日特意打扮过,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涂了淡淡的凤仙花汁,裙摆上还绣着精致的梅花纹,细节处透着少女的用心。

这个发现让他心头一暖,随即又是一沉。

他起身,走到她面前,轻唤道:“思瑶……”

“我不!”

邬思瑶猛地别过脸,眼中泪光更盛,倔强地不肯让他看到自己的失态,

“他们这样对你,我凭什么还要帮他们?贾琮,你知不知道我……”

她的话戛然而止,声音哽在喉间,似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出口。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余窗外寒风掠过梅枝的沙沙声,梅花瓣随风飘落,透过窗缝洒在案上,宛若一场无声的叹息。

贾琮望着她倔强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

他早该察觉,邬思瑶对他的心意,藏在她一次次熬夜改良火器的专注里,藏在她为他据理力争的倔强里,藏在她听到他被夺权后的愤怒里。

他轻叹一声,柔声道:“思瑶,看着我。”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股安抚的力量,似要抚平她心中的波澜。

邬思瑶肩膀微颤,却依旧不肯转头,眼中泪光闪烁,似在压抑某种深埋的情感。

贾琮无奈,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

她的手腕纤细,却因常年摆弄火器而带着不同于闺秀的力量感,掌心微烫,透着她的倔强与真诚。

“思瑶,我有件事要拜托你。”

他低声道,语气郑重,眼中闪过一丝灼灼的光芒,“一件很重要的事。”

邬思瑶终于转过头,眼中泪光未散,带着几分疑惑:“什么事?”

“回粤海过年吧。”贾琮说道。

邬思瑶猛地抽回手,脸色瞬间苍白:“你......你要赶我走?”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是因为我不能继续在工坊帮你了,所以没用了是吗?”

贾琮心头一痛,不由分说地重新抓住她的手:“胡说什么!”

他拉着她走到书房内侧的屏风后,那里挂着一幅精细的海图,上面标注着夷州的位置。

他手指在海图上划过,沉声道:“记得我之前派张武和贾芸去夷州的事吗?”

邬思瑶点点头,眼中疑惑更深:“记得。你说他们在夷州东北部找到了一处天然良港,适合垦殖。”

“不错。”

贾琮的目光落在海图上,语气低沉,

“那处良港周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足以支撑千人规模的定居。但当地土着部落时常骚扰,开拓进度受阻。”

他转头看向邬思瑶,目光灼灼,“我需要你在那边建立一个小型火器工坊,只要能保证自卫即可。”

邬思瑶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泪光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兴奋的光芒:“你是说……在夷州建工坊?”

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似被这个大胆的计划点燃了斗志。贾琮点头,语气郑重:“那里会是我们的退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朝堂风云莫测,北静王之事只是开始。未来变数更多。若京城局势有变,夷州就是第二个家。”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邬思瑶:“这是张武最新的汇报,他们已初步站稳脚跟,但缺乏火器支援。你带上几套燧发枪的模具,选几个可靠的工匠,前往夷州。”

他的目光柔和下来,带着几分信任,“思瑶,这件事,只有你能办到。”

邬思瑶接过信,快速浏览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她低声道:“我明白了!我可以带上燧发枪的模具,再选几个熟手工匠,三个月内就能建起工坊!”

她顿了顿,猛地抬头看向贾琮,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但你怎么办?京城局势这么复杂,兵部那些侍郎明里暗里针对你,你一个人……”

贾琮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温暖。

“我自有分寸。牛尚书虽被架空,但他在武勋中仍有威望,我与他交好,多少能借些力。等婚事办完,局势稳定些,我会找机会去夷州看你。”

他的语气轻松,带着几分戏谑,似在安抚她的担忧。

邬思瑶的脸突然红了,她低下头,小声道:“谁要你来看……”

她的声音细若蚊鸣,眼中却闪过一丝羞涩。话音未落,她的手却反握住了贾琮的手,力道大得让他都有些吃痛。

贾琮低笑,眼中满是柔情。

他低声道:“思瑶,夷州之事,拜托你了。”

邬思瑶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放心,我一定办好!”

她的语气铿锵,带着一股不输男儿的豪气,眼中却闪过一丝柔光,似在回应贾琮的信任。

窗外,一阵风吹过,梅花簌簌落下,几瓣顺着窗缝飘进来,落在二人交握的手上,宛若一场无声的祝福。

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得二人的身影温暖而坚定。

三日后,晨雾尚未散尽,一艘商船悄然起锚,乘着晨风驶向南方。

船头,邬思瑶一身劲装,腰间佩着一柄短刀,英气逼人。

她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手中紧握一个锦囊。

里面装着贾琮给她的夷州详细地图,以及一枚定国公府的令牌,沉甸甸的分量似在提醒她肩上的重担。

“小姐,风大,进舱吧。”

她的贴身丫鬟轻声道,眼中满是担忧。

邬思瑶摇摇头,目光投向海天交接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燧发枪模型。

这是她与贾琮一起设计的第一个成品,枪身上还刻着两人的名字,简陋却珍贵。

她将模型贴在心口,低声道:“贾琮,你一定要平安啊……”

她的声音被海风吞没,眼中却闪过一丝柔光,似在遥寄一份牵挂。

与此同时,京城定国公府内,贾琮站在院中,望着南方的天空,手中握着一枚与邬思瑶一模一样的燧发枪模型。

......

没了火器工坊的事务,贾琮的日子忽然闲适起来。

晨起时,他常去惜春院里坐坐,指点她作画。

惜春的画技近来大有长进,尤其擅画梅。

“琮哥哥,你看这一枝可好?”

惜春指着宣纸上一株红梅,眼中闪着期待的光。

贾琮负手而立,细细端详片刻,笑道:“枝干遒劲,花瓣灵动,只是……”他指了指梅梢,

“这里若再添一笔飞白,更显风雪之意。”

惜春眼睛一亮,立即提笔点染。

墨色在纸上晕开,果然多了几分凛冽之气。

“还是琮哥哥懂画!”

她欢喜道,忽又想起什么,歪头问,“琮哥哥何时学的画?我竟不知道。”

贾琮笑而不答,只揉了揉她的发髻。

有时探春也会过来,一边观画,一边说起管家时遇到的难题。

贾琮便给她出些主意,教她如何平衡各房利益,如何敲打那些不老实的管事婆子。

元春每隔几日便会来定国公府一趟。

她如今虽已出宫,但消息依旧灵通,常与贾琮分析朝中局势。

二人对坐书房,一壶清茶,便能聊上大半天。

迎春的棋艺近来也精进不少。

“二姐姐这手'镇神头'用得妙。”

贾琮执黑子,在棋盘上轻轻一叩,“不过我若这样应呢?”

他落下一子,局势顿时逆转。

迎春轻呼一声,懊恼地拍了下额头:“又中了琮弟的圈套!”

她性子温吞,连懊恼都是轻声细语的。

贾琮失笑,正要说话,忽听窗外传来一阵琴声,清越如珠落玉盘,却带着冬日特有的清冷,似雪花飘落,悠远而孤寂。

迎春抿嘴一笑,抬头道:“林妹妹又在抚琴了,今日是《梅花三弄》,听这琴音,怕是心情不错。”

贾琮指尖的黑子顿了顿,目光微动。

这已是本月第七次,他在院中“偶遇”黛玉的琴声。

他低头看向棋盘,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起身道:“二姐姐,这局算我输了。想起还有些公文未批,先告辞。”

迎春看着棋盘上明显占优的黑子,摇头轻笑,低声道:“琮弟这心思,怕是早飞到林妹妹那儿去了。”

她挥挥手,眼中满是揶揄,催促道:“去吧去吧,莫让林妹妹等急了。”

贾琮失笑,拱手告辞,步出院门。

廊下积雪未消,寒风刺骨,他却绕了个远路,特意从黛玉院外经过。

琴声愈发明晰,是一曲《梅花三弄》,高亢处如梅傲霜雪,低回处似暗香浮动,勾得人心神微动。

他在院外一株老梅树下驻足,负手而立,静静聆听。

寒风吹落几瓣红梅,沾在他的玄色披风上,衬得他身影愈发清俊。

琴音戛然而止,院门吱呀一声轻响,紫鹃捧着一个食盒走了出来,见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福身道。

“国公爷,姑娘说天寒,特意让奴婢送些热茶来。”

贾琮接过食盒,里面是一盏冒着热气的龙井,茶香清冽,旁侧还放着一碟松子糖,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甜香。

他指尖触及食盒底部,摸到一张叠成方胜的纸条,纸质柔软,隐约透着梅花的清香。

他挑眉,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入袖中,笑道:“替我谢过你家姑娘。”

紫鹃掩嘴一笑,低声道:“国公爷,姑娘还说,茶凉了就不好喝了,您可得快些。”

她福了福身,转身回院,裙角带起一缕雪花,消失在竹影间。

贾琮低头看向食盒,嘴角勾起一抹柔和的笑意。

他转身离开,步履轻快,袖中的纸条似带着一丝暖意,烫得他心头微动。

未至申时,贾琮来到梨香院探望薛姨妈,却正巧遇上宝琴在煮茶。

院内炉火正旺,茶香袅袅,宝琴一身鹅黄罗裙,眉眼弯弯,笑盈盈道。

“琮哥哥来得正好,刚得了些武夷山的大红袍,你尝尝!”

她手法娴熟,茶汤在白瓷盏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香气扑鼻。

薛姨妈不在屋内,宝钗坐在窗下绣花,手中的针线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芒。

听到宝琴的话,她抬头,与贾琮的目光轻轻一触,随即移开,低头继续绣花,神色淡然,似未被打扰。

贾琮接过茶盏,啜了一口,赞道:“琴妹妹手艺越发好了,这大红袍汤色清亮,滋味醇厚,堪称一绝。”

他状似无意地问道:“梅家的婚事如何了?可有定论?”

宝琴笑容一滞,手中的茶具微微一顿,低头摆弄炭炉,声音低了几分:“还……还没定呢。”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自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宝钗忽地开口,声音平静如水:“梅家前日来信,说公子要专心备考春闱,婚事且放一放。”

她手中的针线未停,语气淡然,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似对梅家的态度有所不满。

贾琮眸色一沉,手中茶盏微微一紧。

这已是梅家第三次推脱婚事,前些日子他被封国公时,这梅家又和宝琴联系上了。

如今看他暂时失势,火器工坊被兵部接管,朝中风波未平,竟然又有意悔婚。

他轻啜一口茶,淡淡道:“无妨,春闱后再说也好。”

他的语气平静,袖中的手却攥紧,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宝琴却展颜一笑:“我倒觉得挺好。嫁人有什么趣儿?不如跟着琮哥哥学做生意。”

她说着凑近贾琮,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琮哥哥,我新得了批西域服饰,丝绸轻薄,绣工精美,你说放在会所卖如何?定能大赚一笔!”

她的吐息如兰,带着淡淡的茶香。

贾琮不由失笑,正要回答,忽见宝钗起身。

“我去看看妈。”她声音有些冷,径自出了门。

宝琴吐了吐舌头,低声道:“宝姐姐生气了。”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促狭,眼中却闪过一丝揶揄,似在观察贾琮的反应。

贾琮一怔,挑眉道:“为何?”

“因为……”

宝琴眼珠转了转,压低声音,带着几分调皮,“琮哥哥总来梨香院,却不去看她。宝姐姐嘴上不说,心里可酸着呢!”

她的话未说完,自己先笑出声,眼中满是戏谑。

贾琮一口茶险些喷出来,咳嗽两声,哭笑不得:“琴妹妹,你这促狭的性子,倒是越发像云丫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