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139.1万字

第319章 风波暂息

书名: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字数:6.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二皇子脸色大变,厉声喝道:“贾琮!你血口喷人!”

贾琮冷笑:“二殿下何必着急?臣的证据,尚未说完。”

他转身,高声道:“传柳湘莲!”

殿外,柳湘莲一身劲装,大步走入,单膝跪地。

“臣柳湘莲,参见陛下!”

弘元帝目光锐利:“柳湘莲,你有何证据?”

柳湘莲从怀中取出一份供词,呈上御前。

“陛下,此乃北静王余党徐天德临终前的真实供词,他亲口承认,温首辅与二皇子指使他构陷贾国公!”

弘元帝接过供词,越看脸色越沉。

温体仁见状,厉声道:“陛下!此乃贾琮与柳湘莲串供,意图污蔑老臣!”

贾琮冷笑:“温首辅,徐天德已死,但他的亲笔供词在此,你又如何解释?”

二皇子怒极,猛地出列:“父皇!贾琮此人心怀叵测,儿臣恳请严查!”

弘元帝目光冰冷,缓缓扫过二皇子与温体仁,最终落在贾琮身上,沉声道。

“贾琮,此事关系重大,你可敢与温爱卿当面对质?”

贾琮拱手,声音坚定:“臣愿对质!”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如铁。

贾琮与温体仁相对而立,目光交锋,似有无形刀光剑影。

弘元帝沉声道:“温爱卿,你指控贾琮勾结北静王余党,证据何在?”

温体仁手持玉笏,躬身道:“陛下,徐天德密信为证!此人临死前亲笔供认,贾琮与废太子旧部柳家暗中联络。”

贾琮冷笑一声:“陛下明鉴,徐天德乃北静王心腹,其供词岂能轻信?更何况——”

他目光如电,直刺温体仁:“昨夜首辅大人与二皇子密会,商议的恐怕不止是构陷微臣吧?”

二皇子勃然大怒:“贾琮!你竟敢污蔑本宫!”

殿中众臣哗然。温体仁面色微变,随即镇定道。

“贾国公此言差矣。老臣昨夜一直在府中批阅奏章,何来密会之说?”

贾琮不紧不慢:“是吗?那首辅大人可敢让锦衣卫搜查贵府书房?据说昨夜有人看见二皇子府的马车...”

“够了!”

弘元帝突然拍案,声若雷霆。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皇帝目光在三人之间来回扫视,最终沉声道:“此事蹊跷甚多。温爱卿,你的弹劾暂且搁置;贾琮,你的指控也需实证。”

他转向戴权:“传朕口谕,着锦衣卫彻查此事。温体仁、贾琮,你们各自回府,静候调查。”

贾琮躬身应是,眼角余光瞥见温体仁袖中手指微微发抖。

退朝前,弘元帝突然又道,“贾琮留下,朕有事垂询。”

......

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

弘元帝负手立于窗前,声音听不出喜怒:“贾琮,你可知朕为何单独留你?”

贾琮恭敬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你今日在朝堂上,太过锋芒毕露。”

弘元帝转身,目光如炬,“没有实证就指控当朝首辅与皇子勾结,这是大忌。”

贾琮单膝跪地:“臣知罪。但事关社稷安危,臣不得不言。”

弘元帝沉默片刻,突然话锋一转:“甄沐澜中的毒,当真无解?”

“回陛下,幸得林家祖传雪莲,毒性已解大半。”

“嗯。”

皇帝踱步到案前,手指轻叩桌面,“你方才说,他们要谋害太上皇?”

贾琮抬头,正色道:“柳湘莲亲耳所闻,他们计划在太上皇的药中下毒。”

“柳湘莲...”

弘元帝眯起眼睛,“哼,那个与北静王余党有过接触的柳家子弟?”

“正是。但他早已幡然悔悟,现为臣效力。”

皇帝突然冷笑:“好一个贾琮。用敌人的证人指证敌人,你这步棋下得妙啊。”

贾琮心头一凛,知道皇帝起了疑心,当即叩首:“臣只为社稷,绝无二心。”

“起来吧。”

弘元帝摆摆手,“朕会派御医去给甄沐澜诊治。若她醒来,第一时间带她入宫。”

“臣遵旨。”

“还有,”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近日你就不要上朝了,才刚大婚,还是好生休息吧。“

贾琮瞳孔微缩——这是变相的软禁。

但他面色如常:“谢陛下体恤。”

走出宫门时,贾琮仰头望天。

阴云密布,似有暴雨将至。

柳湘莲从暗处闪出,低声道:“国公爷,温体仁回府后立即销毁了一批文书。”

贾琮嘴角微扬:“果然沉不住气了。去告诉黛玉,让她...”

话音未落,一队锦衣卫突然逼近。

为首的千户抱拳道:“奉旨护送定国公回府。”

贾琮眸光一沉,心知这是皇帝的监视。

他淡然点头:“有劳了。”

马车缓缓驶离皇城。

贾琮轻轻摩挲腰间玉佩,眼中寒光闪烁。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

御书房内,龙涎香缭绕,弘元帝背对殿门,负手而立。

窗外乌云密布,似有风雨欲来之势。

太子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砖,声音颤抖。

“父皇,二弟勾结温体仁,意图构陷忠良,甚至……甚至对皇祖父起了歹念!儿臣恳请父皇明察!”

弘元帝沉默良久,缓缓转身,目光如古井无波:“西南近日呈报,说是有奇药现世,能治百病。”

太子一愣,不解其意:“父皇的意思是......”

“过些时日,你去一趟西南吧。”

皇帝抬眸,眼中深不可测,“一来求药,二来......散散心。”

太子浑身一震,脸色瞬间煞白。这是变相的流放!

“儿臣......遵旨。”他艰难地叩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退至殿门时,朱漆大门忽然开启。

二皇子迎面而来,两人目光相撞,如刀剑相击。

“皇兄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二皇子唇角微勾。

太子冷笑:“不劳二弟挂心。”

擦肩而过时,二皇子压低声音:“西南瘴气重,皇兄可要......保重啊。”

太子脚步一顿,眼中怒火翻涌,却终是拂袖而去。

......

二皇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径直入内。

殿门关闭的刹那,弘元帝骤然怒喝:“跪下!”

二皇子浑身一颤,双膝重重砸在地上。

“朕竟不知,朕的儿子有这般能耐!”

弘元帝抓起案上茶盏摔得粉碎,瓷片飞溅划破二皇子脸颊,

“勾结权臣,谋害太上皇,栽赃兄长——你眼里可还有半点人伦纲常?!”

二皇子伏地颤抖:“儿臣冤枉!定是贾琮与柳湘莲串供构陷——”

“住口!”

弘元帝一脚踹翻御案,奏折笔墨散落一地,“温体仁书房昨夜烧毁的文书,你真当朕不知情?!”

二皇子额角渗出冷汗,终于颓然:“儿臣......知罪。”

弘元帝闭目长叹:“文官与皇权自古相争,你竟蠢到与温体仁联手?他今日能助你夺嫡,来日就能架空皇权!”

“儿臣糊涂......”

弘元帝闭目长叹,再睁眼时已敛去怒意,只剩深深的疲惫:“明日启程去湖广,任荆州知府。若三年内治不好水患,你便永远留在那吧。”

二皇子不可置信地抬头:“父皇!荆州乃蛮荒之地,儿臣——”

“滚出去!”弘元帝拂袖背身,再不看他一眼。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待殿内重归寂静,戴权悄声禀报:“陛下,贾国公已回府。”

弘元帝摩挲着案角龙纹,忽然问道:“太上皇今日进药了吗?”

戴权躬身:“夏公公亲自验过,无恙。”

皇帝目光幽深:“传旨,召林如海即刻入宫。”

......

定国公府内,烛火摇曳。

林黛玉倚在窗边,指尖轻抚着窗棂上的雕花,目光却始终望向府门方向。

紫鹃端来一盏热茶,轻声道:“姑娘,国公爷不会有事的。”

黛玉接过茶盏,指尖微凉,低声道:“朝堂之上,刀光剑影,比战场还要凶险……”

正说着,府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黛玉眸光一亮,放下茶盏,快步走向院门。

贾琮披着玄色大氅踏入府中,见黛玉立在廊下,眉宇间的冷峻顿时柔和几分。

他大步上前,握住她微凉的手:“怎么站在风口?”

黛玉细细打量他的神色,见他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琮哥哥无事便好。”

贾琮轻笑,牵着她往内院走去:“陛下不过是让我歇息几日,无妨。”

黛玉心知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但见他神色从容,便也不再多问。

晚膳时,映月匆匆进来,递上一封密信:“国公爷,二牛传来的消息。”

贾琮展开一看,眉头微挑,随即递给黛玉:“太子被派往西南求药,二皇子则调任荆州。”

黛玉看完,若有所思:“陛下终究还是想保全他们。”

贾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邃:“帝王心术,终究难舍骨肉之情。”

正说着,二牛又匆匆进来,低声道:“国公爷,府外盯梢的人多了不少,看装束,像是锦衣卫的人。”

黛玉指尖微紧,看向贾琮。

贾琮却轻笑一声,端起茶盏啜饮一口:“陛下这是怕我有所动作呢,毕竟那可是皇位呢。”

黛玉蹙眉:“琮哥哥,那我们……”

贾琮放下茶盏,唇角微扬:“正好,我也懒得掺和这些事。”

他伸手握住黛玉的手,眼中带着几分慵懒的笑意。

“我们才刚刚大婚,就被卷进这些风波里,实在扫兴。”

黛玉一怔,随即脸颊微红:“那琮哥哥的意思是……”

贾琮笑道:“年关将至,京城天寒地冻,不如我们去粤海过年?”

黛玉眨了眨眼,随即莞尔:“琮哥哥是想躲开这波风波?”

贾琮捏了捏她的指尖,低笑道:“怎么,夫人不愿意?”

黛玉抿唇一笑,眼中带着几分狡黠:“那倒不是,只是……琮哥哥真的舍得放下朝中之事?”

贾琮眸光微深,淡淡道:“陛下既然让我‘休息’,那我便好好休息。至于朝堂上的风浪,自有该操心的人去操心。”

......

定国公府的大厅内,暖炉生香,秦可卿正与黛玉对坐,手中执着一本账册,轻声细语地商议着府中年底的用度安排。

“妹妹看这里,”

秦可卿指尖轻点,“年节下各府的礼单,按旧例是要加三成的,不过今年国公爷新封,怕是还要再添些。”

黛玉含笑点头:“姐姐说的是,我已让紫鹃备了一份单子,正要请姐姐过目。”

正说着,忽听外间一阵笑语喧哗。

湘云清脆的声音老远就传了进来:“琮哥哥!听说你要去粤海?我也要去!”

帘子一掀,一群姐妹鱼贯而入。

元春端庄走在最前,迎春温婉地扶着探春,宝钗宝琴姐妹俩并肩而行,湘云则蹦蹦跳跳地冲在最前面,后头还跟着略显拘谨的刑岫烟。

贾琮正端坐在窗边,惜春手持画笔,专注地为他描摹肖像。见众人进来,他挑眉一笑:”哟,今儿是什么风,把你们都吹来了?”

湘云几步跑到他跟前,扯着他袖子直晃:“琮哥哥,带我去粤海嘛!听说那里有大海,还有椰子树!”

惜春画笔一顿,嗔道:“云丫头别闹,我正画着呢!”

黛玉起身相迎,笑道:“都坐下说话吧。紫鹃,上茶。”

宝钗环顾四周,目光在秦可卿身上略作停留,随即温婉一笑。

“林妹妹和可卿姐姐在忙府务?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了。”

秦可卿起身行礼:“宝姑娘说哪里话,正好一起商议。”

探春拉着迎春坐下,好奇道:“琮哥哥真要去粤海?”

贾琮耸耸肩:“京城太闷,出去散散心。”

元春抿唇一笑:“才大婚就想着往外跑,也不怕林妹妹恼你。”

黛玉脸颊微红,轻声道:“大姐姐说笑了。”

湘云不依不饶:“我不管!琮哥哥必须带我去!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海呢!”

贾琮被她晃得没法,忽然灵机一动,环视众人。

“要不......大家都去?”

厅内顿时一静。

宝琴眼睛一亮,却又犹豫:“这......合适吗?”

刑岫烟小声道:“老太太那边......”

贾琮大手一挥:“我去说!”

惜春放下画笔,难得露出雀跃之色:“若真能去,我要画遍粤海风光!”

探春与迎春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

元春沉吟道:“琮弟,这可不是小事。一大家子女眷出远门......”

“无妨。”

贾琮笑道,“咱们坐官船南下,沿途有驿站接应。到了粤海就住邬家的别院,安全得很。”

宝钗忽然开口:“薛家在粤海也有商号,倒是可以帮忙打点。”

黛玉见众人意动,柔声道:”若姐妹们同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湘云欢呼一声,扑过去抱住黛玉:“还是林姐姐最好!”

贾琮看着满屋笑语嫣然的姐妹们,忽然觉得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似乎都远去了。

他起身道:“既如此,我这就去荣国府见老太太。”

黛玉替他整理衣襟,轻声道:“我同你一起去。”

贾琮携黛玉来到荣国府时,已是傍晚。

暮色四合,府中各处点起了灯笼,映得廊下朱漆柱子泛着暖光。

贾母正在荣庆堂与王熙凤说笑,见二人联袂而来,脸上笑意更浓。

“哟,新婚燕尔的,怎么舍得来瞧我这老婆子了?”

黛玉脸颊微红,上前行礼:“外祖母说笑了。”

贾琮拱手笑道:“老祖宗精神矍铄,孙儿瞧着比我们还精神呢。”

贾母乐呵呵地招手让他们坐下,又命鸳鸯上茶:“说吧,有什么事?”

贾琮也不绕弯子,直言道:“孙儿想带玉儿去粤海过年,顺道看看那边的产业。湘云、探春她们听说后,也都闹着要去......”

“什么?”

贾母手中的茶盏一顿,“一大家子姑娘都要去?”

王熙凤眼珠一转,笑道:“哎哟,这可是大事儿!路上舟车劳顿的,可不好安排。”

黛玉轻声道:“外祖母放心,邬家在粤海有宅院,薛家也能照应。况且乘官船南下,沿途都有驿站。”

贾母沉吟不语,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视。

她活了大半辈子,哪能看不出其中蹊跷?

贾琮刚被变相软禁,转眼就要离京,必是朝中出了什么变故。

“琮哥儿,”

贾母忽然压低声音,“你跟老祖宗说实话,是不是......”

贾琮会意,微微点头:“陛下让我'休息',孙儿便想休息得彻底些。”

贾母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笑道:”既如此,去散散心也好。”她拍了拍黛玉的手,”只是路上要照顾好自己,别让我这老婆子担心。”

黛玉眼眶微热:”外祖母......”

”不过,”贾母忽然板起脸,”姑娘们出门可不是小事。凤丫头,你去跟薛姨妈、史家都打个招呼,看他们什么意思。”

王熙凤爽快应下:”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办。”

......

薛姨妈正在梨香院与宝钗对账,听说王熙凤来了,连忙迎出去。

”什么?宝丫头也要去?”薛姨妈听完来意,眉头紧皱,”这......”

王熙凤笑道:”姨妈别担心,有琮兄弟在,安全得很。再说宝丫头稳重,正好帮着照应其他姐妹。”

宝钗放下账本,温声道:”妈,我在京中也闷得慌,出去走走也好。况且琴丫头一直念叨着要去看海......”

薛姨妈看了看女儿,又想到贾琮如今的身份地位,终是点头:”罢了,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只是路上千万小心。”

......

史府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地痛快。

史鼐听完王熙凤的话,哈哈大笑:”云丫头那野性子,早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史鼎捻须微笑:”有定国公照应,我们放心得很。”

......

定国公府的马车缓缓驶入林府,贾琮扶着黛玉下车时,林如海已站在阶前等候。

他身着靛青色便服,面容清癯,目光却依旧锐利如昔。

”父亲。”黛玉快步上前,眼中满是欣喜。

林如海含笑点头,拍了拍女儿的手,随即看向贾琮:”琮儿,进来说话。”

书房内,茶香袅袅。林如海亲自斟了一杯递给贾琮,开门见山道:”听说你要带玉儿和府中姐妹南下粤海?”

贾琮接过茶盏,点头道:”是,年关将至,京城天寒,正好出去散心。”

林如海沉吟片刻,忽而一笑:”这倒是个好主意。”

黛玉有些意外:”父亲不反对?”

林如海摇头:”陛下既然让你'休息',你便好好休息。远离京城是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琮眸光微动:”岳父大人似乎知道些什么?”

林如海放下茶盏,神色凝重了几分:”前日陛下召我入宫,言语间多有试探。”

贾琮坐直了身子:”陛下说了什么?”

林如海低声道:”他问我,你是否对储位有觊觎之心。”

黛玉指尖一颤,茶盏险些脱手。

贾琮却神色不变,只淡淡道:”岳父如何回答?”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我说,琮儿若有此心,他就不会如此张扬了。”

贾琮轻笑一声:”岳父倒是了解我。”

林如海摇头:”陛下虽未明说,但我看得出来,他对你仍有戒心。”

他顿了顿,”琮儿,此次南下,虽是避祸,但也不能让陛下觉得你是故意远离朝堂,以退为进。”

贾琮挑眉:”岳父的意思是......”

”去和陛下当面说清楚。”林如海沉声道,”告诉他,你只是带家眷出游,年后必归。否则,他只会更加猜忌。”

贾琮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岳父说得有理。”

黛玉轻声道:”那琮哥哥何时入宫?”

”明日。”贾琮看向林如海,”岳父可还有别的建议?”

林如海目光深邃:”琮儿,陛下如今最忌惮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势'。你平定辽东、改革盐政、创立火器营,朝中武将多与你交好,甚至连太上皇都对你另眼相看......”

贾琮眸光一冷:”所以,陛下怕我功高震主?”

林如海摇头:”不,他是怕你'不得不'走上那条路。这个位置只能是他给,而不是你去拿。”

书房内一时沉寂。

良久,贾琮轻笑一声:”岳父放心,我对那个位置,毫无兴趣。”

林如海深深看了他一眼,终是点头:”既如此,明日入宫,务必让陛下明白你的心意。”

三日后,乾清宫内。

弘元帝看着跪在殿中的贾琮,似笑非笑:”爱卿这是要携美出游?”

贾琮恭敬道:”回陛下,臣想着年关将至,带内子去粤海探望邬家,顺道散散心。”

皇帝指尖轻叩龙案:”带这么多女眷,阵仗不小啊。”

”都是自家姐妹,路上好有个照应。”贾琮面不改色,”若陛下不允......”

弘元帝忽然笑了:”朕何时说过不允?”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贾琮,”爱卿既然想'休息',那就好好休息。年后再回京也不迟。”

贾琮心领神会:”臣谢陛下体恤。”

”不过,”皇帝话锋一转,”邬家那个精通火器的小姐,可得给朕好好地带回来。”

贾琮心头一凛,知道皇帝这是在提醒他别想一去不回,当即郑重应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