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139.1万字

第299章 半月后

书名: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半月时光如流水,京师的风雪渐消,定国公府的生活步入正轨。

贾琮每日奔波于火器工坊与府邸之间,筹划扩建、核查图纸,忙碌中带着一丝沉稳的节奏。

婚期将近,府上上下皆沉浸在喜庆的筹备中,映月带着丫鬟们清点聘礼、核对礼单,忙得脚不沾地。

连小红都难得地抱怨“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唯有北静王水溶的潜逃,如一抹阴云,始终笼罩在贾琮心头,挥之不去。

这日下午,阳光破云而出,洒下久违的暖意。

贾琮难得早些回府,忽想起惜春前些日子曾抱怨他许久不来瞧她,便换了身素色长袍,径直往惜春院走去。

路过回廊,梅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他抬头望去,天际一抹晴蓝。

惜春院中,几株红梅开得正盛,雪后初晴,阳光透过枝桠洒落,映得青石地面斑驳陆离。

院内一派生机,梅瓣随风轻落,落在石桌上,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贾琮刚踏入院门,便听见一阵清脆的笑声,夹杂着惜春的惊叹与宝琴的柔声细语。

“西域的画师竟用炭条作画?那岂不是脏得很?”

惜春的声音带着几分好奇,透着少女的天真。

她坐在石凳上,托着腮,眼中闪着亮光。

“倒也不是。”

宝琴坐在对面,手里捏着一方绣帕,眉眼含笑,语气温温柔柔,

“他们用一种特制的炭笔,画出的线条极细,比咱们的墨笔还要精巧。我见过一位西域女画师,她画的肖像,连睫毛都根根分明,栩栩如生,像是能从纸上走下来。”

薛宝钗倚在梅树下,手捧一卷账册,素雅的月白罗裙在阳光下泛着柔光。

她低头翻阅,神色淡然,阳光透过枝叶,在她裙摆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衬得她清丽中带着几分疏离。

贾琮挑眉,迈步入院,笑道:“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几分戏谑,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惜春一抬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雀儿般扑进贾琮怀里,脆声道。

“三哥哥!你可算来了!我想你好久了!”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埋怨,眼中却满是欣喜,拽着贾琮的袖子不放。

贾琮揉了揉她的发髻,笑道:“前些日子忙,疏忽了四妹妹,今日特意来赔罪。倒是我来得不巧,打扰你们说体己话了?”

他目光扫过宝琴与宝钗,眼中闪过一丝揶揄。

宝琴连忙起身,脸颊微红,福了一礼:“国公爷。”

贾琮佯装不悦,摆手道:“怎么这么客气?和以前一样叫我琮哥哥就好。”

宝琴抿嘴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是,琮哥哥。”

她重新坐下,裙角轻晃,带起一缕梅花瓣,落在石桌上,别有一番风韵。

宝钗合上账册,唇角微扬,目光与贾琮轻轻一碰,又自然移开,淡淡道。

“国公爷今日倒是得闲,难得来四妹妹院里坐坐。”

贾琮笑了笑,看向惜春:“方才听你们说西域画技?四妹妹感兴趣?”

惜春点头如捣蒜,兴奋道:“宝琴姐姐说,西域的画师能画得比真人还像,连皱纹和发丝都一模一样!琮哥哥,你见多识广,可曾见过?”

贾琮沉吟片刻,笑道:“倒是见过。西域人擅用光影,画人像时,连脸上的阴影都能勾勒出来,栩栩如生。他们还有种彩绘技法,用矿石研磨的颜料,色泽鲜艳,经年不褪。”

他顿了顿,见惜春一脸向往,便道:“四妹妹若真想学,我替你寻个西域女画师来教,如何?她还能教你炭笔素描,保管你喜欢。”

惜春惊喜地拽住他的袖子,眼睛亮如星辰:“真的?琮哥哥你说话算话!”

“自然。”

贾琮含笑点头:“不过炭笔作画费神,你可不许让我熬夜练!”

惜春吐了吐舌头,嘟囔道:“知道了,琮哥哥比嬷嬷还啰嗦,是不是?”

众人皆笑。

聊了片刻,宝琴拉着惜春去看她新得的西域画册,二人凑在石桌旁,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倒是把贾琮和宝钗晾在了一旁。

阳光斜照,梅花的暗香萦绕,院中只余二人,气氛微妙而静谧。

宝钗合上账册,起身走到回廊下,低声道:“会所这几日的账目我已理清,晴雯学得很快,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她的声音平静,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语气,眼中却闪过一丝柔光,似在掩饰内心的波澜。

贾琮会意,随她步入回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二人身上,勾勒出细腻的光影。

他低声道:“有宝姐姐操持,我自是放心。会所的事,多亏你费心。”

他的语气温和,带着几分感激,目光却落在宝钗的侧脸上,柔和中带着一丝探究。

宝钗低垂眼睫,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账册的边缘,似在斟酌言辞。

她轻声道:“林妹妹近日身子可好?婚期将近,想必她心里欢喜。”

她的声音轻细,带着几分试探,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贾琮侧目看她,挑眉道:“宝姐姐可是吃醋了?”

宝钗指尖一顿,猛地抬起头,直视贾琮的眼睛,目光清亮而坦然:“是。”

这突如其来的回答让贾琮一怔,心头微震。

他凝视宝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未料到她会如此坦诚。

“我羡慕她。”

宝钗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自嘲与真诚,“羡慕她能光明正大地站在你身边,羡慕你能给她名分,羡慕她能与你共担风雨。”

贾琮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伸手,将她轻轻搂进怀中。宝钗身子一僵,似要推开,却终究没有动作,只是静静地靠在他胸前。

阳光洒在二人身上,梅花的暗香萦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你知道的,”

贾琮在她耳边低语,声音低沉而郑重,“我心里有你。”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誓言的重量,似要将心中的亏欠尽数倾诉。

宝钗轻轻“嗯”了一声,将脸埋在他肩头,低声道:“我知道。”

她的声音细腻,带着几分满足,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楚。

她闭上眼睛,感受着贾琮的体温,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似在这一刻,抛却了所有的顾虑。

远处传来惜春的脚步声,夹杂着她清脆的呼喊:“三哥哥!宝姐姐!快来看,这画上的鹰像是要飞出来似的!”

宝钗猛地回神,急忙推开贾琮,整了整衣襟,恢复了平日的从容。

她低头整理裙摆,耳尖却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宛若初绽的桃花。

贾琮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低笑,眼中满是柔情。他轻声道:“宝姐姐,改日我陪你去会所看看,账目的事,你也别太操劳。”

宝钗抬头,笑了笑,柔声道:“好。”

她转身朝惜春走去,步伐轻盈,裙摆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口中道:“让我瞧瞧,四妹妹说的这鹰有多神气。”

暮色四合,京师的天空阴云密布,寒风卷着残雪拍打着定国公府的飞檐。

贾琮刚踏入府门,卸下沾雪的披风,便见张武神色凝重地候在书房外,铠甲上还带着风尘的痕迹,手中紧握一封火漆密信。

“国公爷,金陵急报。”

张武压低声音,递上密信,眼中闪过一丝不安,“事关重大,属下已命人封锁消息。”

贾琮眉头一皱,接过密信,指尖触到火漆的冰凉,心头却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拆开信封,信纸上寥寥数语,字字如刀,刺得他眸色骤冷。

“北静王现身金陵,散布皇室秘辛,朝野震动。其中提及平安州走私一事,贾赦之名赫然在列。”

他指尖猛地收紧,信纸在他手中皱成一团,发出细微的撕裂声。

北静王水溶销声匿迹半月,如今却在金陵掀起滔天风浪,还将矛头直指贾赦,分明是冲着他贾琮而来!

“什么时候的事?”

贾琮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寒意,目光如刀,牢牢锁住张武。

“昨日。”

张武沉声道,“消息刚传到京城,陛下已召首辅与六部大臣入宫议事。据说金陵街头已有话本流传,百姓议论纷纷。”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北静王此举,似有更大图谋。”

贾琮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他倒是会挑时候。”

婚期将近,火器工坊刚遭袭击,朝堂风波未平,北静王却在这时抛出贾赦的旧案,分明是要将他拖入泥沼,动摇他在朝中的根基。

他转身推开书房门,烛火摇曳,映得他面容冷峻如铁,麒麟袍的暗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贾琮沉声道:“备马,我要进宫。”

御乾殿内,龙涎香袅袅,氤氲的香气却掩不住殿中的肃杀之气。

弘元帝负手立于窗前,背影如山岳般沉重,窗外阴云低垂,似要压垮整个京师。

首辅温体仁立于一侧,面色阴沉如水,手中握着一叠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几位重臣分立两旁,皆低头不语,殿内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贾琮踏入殿内,朝服肃整,单膝跪地,沉声道:“臣贾琮,参见陛下。”

“起来吧。”

弘元帝转身,目光如刀,似要剖开贾琮的内心,“北静王在金陵闹出的动静,你可听说了?”

贾琮起身,神色肃然:“臣刚得金陵急报,尚不知详情。请陛下明示。”

温体仁冷哼一声,踏前一步,语气尖刻:“定国公何必装糊涂?北静王抖出的平安州走私一事,涉及令尊贾赦,证据确凿,你当真一无所知?”

他的目光如针,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贾琮目光一冷,拱手道:“首辅此言差矣。贾赦虽为臣生父,但臣早已分府别居,多年不曾过问其私事。平安州之事,若真有其事,臣绝不包庇,愿请陛下彻查,以正国法!”

工部尚书赵瑁趁机上前,拱手道:“陛下,贾赦走私军械,罪证确凿,事关重大。定国公掌管火器工坊,职责敏感,臣以为,当暂行免去其工坊职务,以避嫌疑。”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几位重臣低头不语,目光却在贾琮与赵瑁间游移。

温体仁捋须,冷笑不语,似在等待贾琮的应对。

贾琮冷笑一声,踏前一步,直视赵瑁:“赵尚书此言,莫非认定臣与贾赦同流合污?”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威压,眼中寒光闪烁,

“火器工坊乃国之重器,臣受陛下隆恩,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赵尚书若有证据,尽可呈上。若无凭据,如此构陷,意欲何为?”

赵瑁被他气势所慑,脸色微变,忙道:“国公爷误会了,臣只是例行避嫌,绝无他意……”

“够了。”

弘元帝冷声打断,目光如炬,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贾琮身上,

“贾琮,平安州之事,你当真不知情?”

贾琮单膝跪地,昂首道:“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知情!若陛下不信,臣愿辞去一切职务,以证清白!”

他的声音铿锵,目光坦荡,直视帝王,眼中没有一丝退缩。

弘元帝凝视他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似在掂量他的忠诚。

良久,他摆手道:“朕信你。”

温体仁急道:“陛下,贾赦之事牵连甚广,火器工坊又事关国本……”

弘元帝冷冷扫他一眼,沉吟道:“火器工坊暂由兵部接管,贾琮从旁协助,待此事查清后再议。”

贾琮心头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臣遵旨。”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沉声道:“陛下,北静王此举,意在搅乱朝局,动摇臣心。臣请命南下,亲自捉拿此贼,以正国法!”

弘元帝眯起眼睛,凝视他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探究:“你?”

“是!”

贾琮昂首,目光坚定,“臣与北静王积怨已久,此番他故意提及贾赦,分明是冲着臣来的。臣若不出面,反倒显得心虚,授人以柄。请陛下恩准!”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烛火噼啪作响,映得龙案上的奏折影影绰绰。

弘元帝沉吟片刻,缓缓道:“南下捉拿北静王,朕已派锦衣卫指挥使前往,你不必去了。”

贾琮猛地抬头,急声道:“陛下!北静王此番明显是冲着臣来的,若臣不出面……”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正因如此,你才更该留在京城。”

弘元帝打断他,目光深邃,似能洞穿一切,“婚期将近,安心准备婚事。北静王之事,朕自有主张。”

贾琮心头一震,嘴唇微动,终究低头道:“臣遵旨。”

他起身告退,朝服的麒麟纹在烛光下泛着冷光,衬得他背影孤峻而沉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