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139.1万字

第320章 离京

书名: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京城码头,冬雪初霁。

晨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映出碎金般的光影。

码头上人来人往,脚夫们吆喝着搬运货物,商贩的摊子支在路边,热腾腾的包子香气混着河水的腥气飘散开来。

贾琮一身墨色锦袍,外罩玄色大氅,立在船头,目光沉静地注视着府中下人将最后一箱行李搬上船。

女眷们早已登船,此刻都在舱内歇息。

忽然,码头另一端传来一阵喧哗。

贾琮抬眼望去,只见一队侍卫拥簇着一艘官船缓缓靠岸。

船上挂着明黄色的龙旗,船头立着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

正是二皇子。

“倒是巧了。”

贾琮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二皇子似有所觉,转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整了整衣袍,竟朝这边走了过来。

贾琮负手而立,静静等待。

二皇子走到近前,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贾国公,好巧。”

贾琮拱手行礼:“见过殿下。”

二皇子摆摆手:“免礼。国公这是要携美出游?”

贾琮淡然道:“内子想去粤海看看,便一同前往。”

二皇子目光在豪华楼船上扫过,笑道:“国公好大的排场。这船怕是比本宫的官船还要气派三分。”

贾琮不卑不亢:“殿下说笑了。不过是寻常物件,殿下若想要,岂会没有。”

河风骤起,吹动二人的衣袍。

码头上的喧嚣似乎远去,只余二人之间无形的剑拔弩张。

二皇子忽然压低声音:“贾琮,你以为离开京城就能置身事外?”

贾琮唇角微扬:“殿下这是何意?”

二皇子冷笑:“没什么,只是提醒国公,江湖险恶,路上小心。荆州离粤海可不远。”

贾琮目光平静:“多谢殿下关心。臣自会谨慎。”

二皇子冷哼一声:“既如此,本宫就不打扰了。国公,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他转身离去,袍袖翻飞间带起一阵冷风。

贾琮目送二皇子走远,这才转身登船。

......

刚一上船,就见黛玉从舱内快步迎了出来。

她披着银狐斗篷,手里还捧着一个暖炉,显然已在舱门等候多时。

“琮哥哥...”黛玉轻唤一声,眼中带着询问。

贾琮握住她微凉的手:“外面风大,怎么出来了?”

黛玉低声道:”我在舱窗都看见了。二皇子他...说了什么?”

贾琮将她往舱内引,边走边道:“不过是些场面话。不过...”

他顿了顿,“他特意提到荆州离粤海不远。”

黛玉秀眉微蹙:“他这是...在威胁我们?”

贾琮点头:“多半是。不过无妨,我已安排妥当。”

二人走进内舱,暖意扑面而来。

紫鹃连忙奉上热茶,又悄悄退了出去。

黛玉将暖炉递给贾琮,轻声道:“方才我在窗边,看见二皇子身边跟着几个面生的侍卫,不像是宫里的人。”

贾琮接过暖炉,眉头微皱:“哦?可看清样貌?”

黛玉摇头:“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其中一人腰间配着一把奇特的弯刀,不似中原样式。”

正说着,舱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元春在惜春和邢岫烟的搀扶下款步而入,身后跟着几个捧着茶点的丫鬟。

“琮弟。”

元春温婉一笑,声音如清泉般柔和,

“方才听丫鬟们说船就要开了,特意来看看你们。”

贾琮连忙起身行礼:“大姐姐。”

黛玉也起身相迎,接过丫鬟手中的茶盏亲自为元春斟茶。

“大姐姐怎么亲自过来了?该是我们去请安才是。”

元春接过茶盏,目光在二人脸上轻轻一扫:“方才在舱窗看见二皇子来过?”

贾琮与黛玉对视一眼,正要回答,忽听惜春轻呼一声:“呀!船动了!”

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只见码头渐渐远去,岸上的人群化作模糊的影子。

邢岫烟怯生生地站在角落,手里绞着帕子,小声道。

“这船...好稳当。”

元春微微一笑:“这船自是极好的。”

她转向贾琮,意味深长地道:“二皇子今日也要离京?”

贾琮点头:“陛下命他即刻赴任荆州。”

元春轻抿一口茶,茶盏遮住了她唇边的一丝冷笑。

“倒是巧了。”

她放下茶盏,忽然换了轻快的语气:“说起来,咱们姐妹难得一同出游,不如做些消遣?”

惜春闻言眼睛一亮,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画具。

“我正想画这江景呢!”

邢岫烟细声细气地道:“我...我可以帮四姑娘研墨。”

黛玉见气氛活跃起来,也展颜笑道:“正好带了琴来,不如我抚琴,四妹妹作画?”

元春赞许地点头:“极好。岫烟的字也好,待会儿题诗就交给你了。”

众人正说笑间,忽然船身轻轻一震,接着传来船老大的吆喝声:“起锚喽——”

惜春连忙凑到窗边,兴奋地道:“快看!岸上的人变得好小!”

黛玉走到她身旁,指着远处:“那边有渔舟,四妹妹不妨画下来。”

惜春立刻支起画板,邢岫烟乖巧地在一旁研墨。

元春看着她们,眼中流露出几分怀念:“当年在宫里时,最盼的就是这样的闲适时光。”

贾琮轻声道:“大姐姐如今回来了,往后这样的日子多着呢。”

元春笑了笑,忽然压低声音:“琮弟,二皇子那人最是记仇。他方才特意来见你,必有所图。这一路...”

贾琮会意:“大姐姐放心,我都安排妥当了。”

正说着,惜春忽然惊呼:“你们快看!那艘官船也起航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二皇子的官船正缓缓离岸,朝着与他们相反的方向驶去。

阳光照在明黄色的龙旗上,显得格外刺目。

黛玉轻声道:“一南一北,倒是各奔前程了。”

元春意味深长地道:“但愿如此。”

船渐渐驶入江心,两岸的景色徐徐展开。

惜春专注地作画,邢岫烟在一旁轻声细语地提建议;元春与黛玉说着家常,不时发出轻笑。

贾琮站在窗边,望着渐行渐远的京城,神色莫测。

......

首辅府的书房内,炭盆中的火光明明灭灭,映照着温体仁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宛如一尊古拙的雕像。

他枯瘦的手指摩挲着一封密信,信上是二皇子离京前派人送来的最后一条消息。

“荆州水路,静候佳音。”

字迹遒劲,透着一股隐秘的急迫。

“呵……”

温体仁冷笑一声,指尖一松,信纸飘入炭盆,火舌瞬间吞噬了字迹,化作一缕青烟。

窗外寒风呼啸,吹得窗棂咯吱作响,雪花如絮,敲打着青瓦。

门帘轻动,老管家躬身进来,低声道:“老爷,兵部李大人求见。”

温体仁眼皮未抬,声音沙哑:“不见。”

“可李大人说……”

老管家声音更低,带着几分犹豫,

“说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来取兵部今年的军费账册。”

温体仁的手指猛地一顿,枯瘦的指节微微发白。

兵部账册向来由首辅过目后呈递皇帝,如今弘元帝竟直接派人来取……

他缓缓闭眼,脸上阴晴不定,半晌才道:“给他。”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

“从今日起,各部要什么,都给。”

老管家愕然,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老爷?”

温体仁睁开眼,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抹锐利,宛如寒刃。

“陛下这是在削我的权啊……”

他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声音沙哑而低沉,

“那日朝堂上,他按下贾琮对我的弹劾,不过是顾及朝廷体面。一个首辅若背上谋逆罪名,天下文官都要震动。”

炭盆里爆出一声轻响,火星四溅,映得他眼底寒光更盛。

“可自那日起,内阁的票拟权被分给了次辅,吏部的人事任免需经陛下朱批,如今连兵部的账册都直接上呈……”

他剧烈咳嗽起来,枯瘦的身躯微微颤抖。

老管家连忙奉上参茶,却被他一把推开,茶盏落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温体仁喘着粗气,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去告诉二皇子的人,就说老夫……应了。”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决绝,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

老管家低头应是,悄然退下。

书房内只剩炭火噼啪作响,温体仁枯坐案前,目光落在窗外的雪幕,似在筹谋一场更大的风暴。

......

二皇子的官船逆流而上,甲板上寒风刺骨,江水拍打船舷,发出低沉的轰鸣。

船舱内,二皇子狠狠摔碎一个青瓷茶盏,碎片飞溅,划破跪地幕僚沈先生的脸颊,渗出一道细细的血痕。

他身着玄色锦袍,俊朗的面容因怒气而扭曲:“荆州!那种蛮荒之地也配让本宫去?!”

沈先生纹丝不动,素袍上沾着茶渍,声音却平静如水。

“殿下息怒。陛下此举,实则是在给您机会。”

他低垂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带着几分深邃的算计。

“机会?”

二皇子冷笑,步伐急促地在舱内踱步,

“太子被发配西南,本宫被扔到荆州,这叫机会?”

他的声音夹杂着怒意,眼中寒光乍现。

沈先生缓缓抬头,语气沉稳。

“太子去西南是求药,说穿了就是流放,形同软禁。可殿下您去荆州,却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他压低声音,眼中精光更盛,

“荆州水患连年,民怨沸腾。若殿下能治理妥当,疏通水道、安抚民心,便是大功一件。届时,陛下还能找什么理由不召您回京?”

二皇子神色稍霁,停下脚步,走到窗前,望着滚滚江水,眼中闪过一丝沉思。

“可贾琮……”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忌惮。

“贾琮去了粤海,正好给了我们时间。”

沈先生阴冷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恭敬呈上,“邬家虽在粤海势大,但海上……可不只有商船。”

他的语气意味深长,带着一丝阴鸷。

二皇子展开信笺,目光扫过字迹,越看眼中寒光越盛。

“倭寇首领黑田久藏,愿与殿下合作……”

他五指猛地收紧,信纸被攥成一团,发出轻微的碎裂声。

“好!”

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色,“让他们盯紧贾琮的船队,等到了海上……”

他未说完,目光却落在江面上,波涛汹涌,似在预示一场腥风血雨。

沈先生垂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舱内的烛火摇曳,映得两人身影如鬼魅。

......

大明宫的暖阁内,檀香袅袅,幽静如水。

棋盘上黑白交错,宛如一幅天下大势的缩影。

太上皇执黑子,轻轻落在棋盘一角,发出清脆的叩击声,目光深邃。

“你这一步,太急了。”

弘元帝手持白子,闻言一笑,玄色龙袍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父皇是说儿臣对温体仁动手太早?”

他的语气从容,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

太上皇不置可否,又下一子,棋盘上黑子连成一线,气势沉稳。

“首辅经营朝堂数十载,门生故旧遍布六部。你今日削他权,明日他的徒子徒孙就会在奏折里做文章。”

弘元帝微微一笑,将白子轻轻放下,封住黑子一角。

“父皇所言极是。但若不趁此机会削弱首辅权势,朝局恐会被他一人掌控,对朝廷长远发展不利。”

太上皇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棋盘。

“你虽说得有理,但也需谨慎行事。温体仁毕竟为朝廷效力多年,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贾琮离京一事,你怎么看?”

弘元帝沉默片刻,缓缓道:“贾琮知进退,是好事。”

太上皇微微颔首,目光柔和了几分:“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两人沉默片刻,棋局继续进行。

弘元帝直视太上皇,郑重地问道:“父皇,皇位继承之事,是否真的由儿臣做主?”

太上皇目光如炬,点了点头,语气沉稳。

“皇帝,朕信任你。这江山,终究要交到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手中。不论是二皇子还是贾琮,谁最配得上这个位置,由你决定。”

弘元帝长舒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太上皇微微一笑,拿起最后一枚棋子,轻轻落下:“那么,这盘棋,该结束了。”

......

船行江上,两岸青山如黛,晨雾缭绕,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

黛玉倚在船舷边,银狐斗篷被江风轻轻拂动,发间一支白玉簪映着晨光,更衬得她清丽脱俗。

她望着远处水天一色的景致,唇边带着淡淡的笑意。

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宝钗缓步走近,手中捧着一盏热茶,递了过来。

“林妹妹,江风冷,喝口茶暖暖身子。”

黛玉回眸一笑,接过茶盏:“多谢宝姐姐。”

宝钗在她身旁站定,目光也投向远处的江景,轻声道:“许久未曾这般悠闲了。”

黛玉浅啜一口茶,茶香清冽,正是上好的龙井。

她侧眸看向宝钗,见她今日穿了一袭藕荷色褙子,衬得肌肤如雪,眉目间依旧端庄温婉,只是眼底似有一丝淡淡的羞意。

“宝姐姐今日气色极好。”黛玉意有所指地笑道。

宝钗耳尖微红,轻抿着唇道:“妹妹说笑了。”

这时,舱内传来一阵嬉笑声,湘云清脆的嗓音远远传来。

“琮哥哥!你答应教我下棋的,怎么又躲到甲板上去了?”

贾琮的声音懒洋洋地回应:“云丫头,你棋艺太差,我教了也是白教。”

湘云不服气地嚷道:“谁说的!我昨日还赢了四妹妹一局呢!”

惜春的声音也跟着传来:”那是我让着你的!”

众人一阵哄笑,连黛玉也忍不住弯了眉眼。

宝钗望着甲板的方向,眸光微动,指尖不自觉地抚过腕上的翡翠镯子。

那是前几日贾琮悄悄送给她的。

宝钗轻声道:“琮兄弟倒是难得这般轻松。”

黛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贾琮正懒散地靠在船舷边,手里把玩着一枚棋子,眉眼间尽是慵懒的笑意,与朝堂上那个锋芒毕露的定国公判若两人。

“是啊,离了京城,他倒是自在了。”黛玉柔声道。

宝钗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问道:“林妹妹,你……不介意吗?”

黛玉一怔,抬眸看向她:“介意什么?”

宝钗眸光微垂,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声音极轻:“……我与琮兄弟的事。”

黛玉呼吸微微一滞,随即又恢复如常。

她望着远处的江水,轻声道:“宝姐姐,你我自幼相识,你的心思,我又怎会不知?”

宝钗指尖微颤,抬眸看向黛玉,眼中带着几分惊讶和忐忑。

黛玉微微一笑,伸手握住她的手:“宝姐姐,我不介意。”

宝钗怔住,半晌才低声道:“林妹妹……”

黛玉摇了摇头,柔声道:“琮哥哥待我极好,可我知道,他心中亦有你。”

宝钗眼眶微红,低声道:“我……我只是……”

黛玉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宝姐姐不必解释,我懂的。”

宝钗深吸一口气,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意:“多谢你,林妹妹。”

黛玉莞尔:“走吧,他们闹得正欢,我们也去凑凑热闹。”

......

夜色渐深,江风微凉,船上的灯火映在水面上,碎成点点星光。

贾琮独自站在船尾,望着远处朦胧的月色。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靠近,他唇角微扬,头也不回地伸出手。

一只温软的手立即放入他的掌心。 “怎么才来?”

他低声问道,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

宝钗任由他牵着手, 贾琮转身将她拉入怀中,低头在她发间轻嗅。

“想我了?”

宝钗脸颊发烫,却没有躲开,反而往他怀里靠了靠。

“明知故问。”

他低笑一声,手指抬起她的下巴,在月光下端详她姣好的面容。

宝钗被他看得羞赧,眼睫轻颤,却还是迎着他的目光。

“在船上这些日子,想亲近你都难。”

贾琮叹息着,拇指抚过她柔软的唇瓣。

宝钗握住他的手腕,轻声道:“别...会被人看见...”

“这么晚了,谁还会来?”

他说着,却还是带着她往阴影处挪了挪。

江风拂过,宝钗不自觉地往他怀里缩了缩。

贾琮立即解开大氅将她裹住,温热的掌心贴在她腰间。

“冷吗?”

宝钗摇摇头,仰脸看他:“你这些天...可有想我?”

贾琮挑眉:“前日不是才偷偷去你舱里?”

“那都过去两日了。”

宝钗难得露出小女儿情态,手指在他胸前画着圈。

他眸色一暗,突然低头吻住她的唇。

宝钗轻哼一声,随即软化在他的怀抱里。

这个吻温柔而缠绵,带着这些天积攒的思念。

分开时,宝钗气息微乱,靠在他肩上平复呼吸。

贾琮轻抚她的后背,低声道:“等到了粤海,就不用这般躲躲藏藏了。”

宝钗抬眸,眼中带着期待:“真的?”

”嗯。”

他亲了亲她的鼻尖,“我已经让人在别院准备了单独的院落,到时候......”

宝钗捂住他的嘴,羞赧道:“不许说。”

贾琮笑着拉下她的手,十指相扣:“好,不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贾琮回到舱内时,黛玉正倚在软榻上翻着一本诗集。

听到动静,她头也不抬地说道:“回来了?”

贾琮走到她身旁坐下,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嗯。”

黛玉靠在他胸前,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唇角,似笑非笑道。

“口脂都没擦干净,就敢回来?”

贾琮一愣,随即失笑,也不辩解,反而低头在她唇上亲了一下:“现在公平了。”

黛玉轻哼一声,却没有推开他:“宝姐姐可还好?”

”嗯。”

贾琮把玩着她的一缕青丝,“就是担心你生气。”

黛玉抬眸看他,眼中带着几分狡黠:“我若生气,当初就不会应允你们的事了。”

贾琮心头一暖,将她搂得更紧:“我的玉儿最是大度。”

“少来。”

黛玉戳了戳他的胸口,“不过你要答应我,不能厚此薄彼。”

贾琮郑重地点头:”我保证。”

窗外,江风轻拂,船行平稳。月光透过窗纱,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映出一室温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