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75.9万字

第393章 大言不惭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鲜于通倏然一叹:“可惜,你得罪陛下,纵然免除死罪,亦不得重用。”

许晋神色黯然。

他本是夏州朔方县一介主簿,提早发觉石重胤有谋反之行,告知县令。

可惜,县令不听,导致身死族灭。

石重胤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欲将他斩首。

幸亏鲜于通求情,方才饶他一命。

只是,他虽苟活,却遭石重胤厌弃,即便身具才华,也不得重用。

只能到鲜于通帐下,做一介校尉。

“既有伏兵,那便即刻前往追击,或能寻得胜机。”鲜于通迫不及待。

许晋建言道:“大将军此去,务必谨慎行事。”

“若伏兵甚众,绝不可轻敌冒进,以免中了算计。”

“我自然知晓。”鲜于通摆了摆手,向石重胤禀报一声,立即召来本部一万兵马,直奔北门。

……

话分两头,陇城之中,高楷正手捧书卷,细细翻阅。

一抬头,忽见一道黑气自南而来,侵蚀大鼎,不由吃了一惊。

“这是……敌军夜袭?”

观其方向,直往北门而去。

他心中一个咯噔:敌将莫非发觉唐检踪迹?

唐检奉他命令,夜深之时,由北门出城,悄然去往阳川谷,截断清水河。

没想到,刚出城门不久,便有敌军来攻。

必须为唐检打个掩护,绝不能暴露此事,否则,功败垂成。

想到这,高楷一声大喝:“传令夏侯敬德,率两万兵卒,出北门,迎击敌军。”

“是!”亲卫不敢怠慢,连忙去了。

不一会儿,北门大开,金鼓齐鸣,夏侯敬德一马当先,跨过吊桥,至护城河外列阵。

城头之中,一个个火把点燃,照彻半边夜空。

高楷远望前方浓浓夜色,面沉如水。

杨烨又惊又疑:“唐将军为人严谨,行事小心,怎会突然暴露?”

“世间奇人异士众多,远非我等尽知。”高楷沉声道,“敌军之中,必有大才。”

杨烨转念一想:“莫非是那鲜于通?”

高楷拧眉:“或是他,或是旁人,尚未可知。”

说话间,马蹄声陡然响起,由远及近,迅速逼近北门。

烟尘滚滚,顺着夜风倏然刮来。

君臣二人放眼望去,依稀可见旌旗招展,上书“鲜于”二字。

“果真是鲜于通!”杨烨神色一震,“只是,他如何发觉唐将军踪迹?”

高楷眼眸一眯:“此计并非天衣无缝,须得另作掩饰。”

“况且,鲜于通既然率兵来攻,却未前往阳川谷,想必不知我等真正目的。”

“既如此,不妨大张旗鼓,摆明夜袭的打算。”

“主上深谋远虑!”杨烨称赞一声。

高楷笑了笑,俯视城下魏军,却不见气运超乎寻常之人,不由纳闷。

“魏军之中大才,究竟是何人?”

护城河外,鲜于通勒马伫立,暗赞:许晋当真是个大才,提早发觉敌军伏击之计。

他远望一眼,见高军为首一将身如黑塔,双目喷火,倒提一杆长槊,不禁叫道。

“敌将可是夏侯敬德?”

“正是!”夏侯敬德大喝一声,“你已中了我家主上妙计,还不跪地投降?”

鲜于通哂笑一声:“高楷何其不智,这等雕虫小技,三岁小儿亦能看破。”

“有何脸面在此大言不惭?”

夏侯敬德勃然大怒:“狂徒,怎敢辱我主上?”

话不多说,他倒提长朔,即刻催动骏马,直取鲜于通项上人头。

“来得好!”鲜于通不惊反喜,“世人皆说你夏侯敬德为当世猛将,何其可笑。”

“我出身大族,自幼苦练武艺,弓马娴熟,怎是你这乡野村夫之辈可比?”

当下手持横刀,一夹马腹,迎着夏侯敬德兵锋,悍然冲上前去。

“铿!”刀、槊交击,火光四射,一声锐鸣响彻四方。

鲜于通面色大变,再无丝毫骄矜。

“夏侯敬德,竟有这般勇力?”

须知,他为魏军第一武将,追随石重胤攻城掠地,占据关内道十六州,未逢一个敌手,自以为武艺精通,冠绝当世。

即便夏侯敬德名声在外,也不以为然。

谁能想到,这一个照面,他便招架不住,只觉虎口钝痛,手臂酸麻,浑身气血逆流,青筋暴跳,险些握不住刀柄。

“这乡野村夫,竟有如此蛮力。”鲜于通暗暗叫苦,“再战下去,我绝非对手。”

他才晋升镇军大将军不久,可不愿就此一命呜呼,惹世人耻笑。

念及此,他虚晃一招,大叫道:“鸣金,速退!”

传讯兵卒一头雾水,却不敢怠慢,急忙四处奔走呼号。

片刻后,铜钲敲响,鼓声如雷,鲜于通率领一万兵卒,匆匆退返。

来得快,去得更快!

本以为有一场大战,却这般虎头蛇尾,夏侯敬德怎能甘心。

正想策马扬鞭,前去追击,忽见城头之上,令旗摇动,钲鸣之声一道道传来。

登时泄了气,喝道:“收兵回城!”

“是!”两万兵卒同样来去匆匆。

夏侯敬德大踏步登上城楼,满脸疑惑:“主上,那鲜于通不过花花架子,末将只需三个回合,便可将他斩杀。”

“主上为何阻拦?”

高楷笑道:“他武力不及你,心生胆怯,方才退去。”

“夜战不利,不必追击。”

“不过三日,必见分晓。”

“是……”夏侯敬德满腹狐疑。

另一头,鲜于通率军撤退,回望一眼,见夏侯敬德并未追来,方才大松一口气。

待回到军营,他立即唤来许晋,赞道:“你所料不错,高楷果然出北门夜袭。”

“我可向陛下禀报,为你请功。”

许晋断然摇头:“大将军不可!”

“陛下厌弃我,不欲相见。大将军若提及,陛下难免迁怒,若有小人趁机进谗言,反倒不美。”

鲜于通叹道:“如此大才,却不得重用,实在是陛下的损失。”

“大将军慎言!”许晋面色一变,环顾四周,低声道,“小心有人偷听。”

鲜于通满不在乎:“我帐中皆为我家将,最是忠心,不必忌讳。”

许晋暗暗皱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怎能毫不设防?

正要规劝,却见鲜于通直奔中军大帐,只好闭嘴不语。

心中却是惊疑:秦国公一直按兵不动,不知有何计策。

他总觉得,秦国公发动夜袭,目的不止于此。

可惜,任凭他绞尽脑汁,一时也猜不透其中奥秘。

“秦国公果然颇知用兵之事,为我平生仅见。”

“我虽有心探查,却不得出兵,看来,只能随机应变了。”

念及此,他目光闪烁,不知想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