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16.5万字

第364章 玉石俱焚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李光焰稍作迟疑:“末将一箭正中他胸腹,若按常理,必不得幸免。”

杨烨思绪一转:“主上可是怀疑,严光远并未身死,只是诈亡之计?”

高楷望一眼头顶黑气,玩味一笑:“是与不是,今夜必知。”

“敬德,你率三千兵卒,前去袭营,若有埋伏即刻击鼓,切记,莫要深入其中,且战且退。”

“光焰、唐检,你二人率兵绕至蜀军营后。”

“若闻鼓声,立即攻入营中,莫要让严光远跑了。”

“得令!”三人凛然遵从。

是夜,一更时分,明月高挂枝头,清风送爽,蝉鸣阵阵。

夏侯敬德率众大张旗鼓,奔到辕门之外,填平壕沟,砍断拒马枪、鹿角。

一路行来,蜀军营中却静悄悄,唯有白幡飘动,几缕火星闪闪烁烁。

夏侯敬德嗤笑道:“必是老丈设计,以此诓骗我等袭营。”

“否则,白日、黑夜,两次来攻,所见景象竟截然相反。”

所谓过犹不及,此前营中秩序井然,防范严密,叫人无处窥视。

如今,却无一人巡视,仿佛一个个都哀莫大于心死,只在营中痛哭流涕,将生死置之度外。

前后所见大相径庭,必有蹊跷。

夏侯敬德跨过辕门,并未冲入中军营帐,反而一声令下:“放箭!”

“是!”霎时间,一支支箭矢裹挟火油,径直落在营中。

营寨皆由木梁草垛搭建,一遇到火星子,便熊熊燃烧,又有晚风吹拂,风助火势,越发旺盛。

“看你忍到何时!”夏侯敬德冷笑一声,正要用火攻引出伏兵。

营内,郎将率领部下,正埋伏于帐中,等候高军踏入陷阱。

然而,左等右等,却等来了一场大火。

“怎会如此?”望着冲天火光,郎将面色煞白。

“走水啦!”

“快灭火!”

营帐中一万五千余兵卒,眼见大火蔓延,哪敢继续藏身。

一个个冲将出来,四处喧嚷,叫喊着取水灭火。

“完了!”郎将身躯一晃,如遭雷劈。

此情此景,分明是敌军看破将军诈亡之计,方才放火箭射之。

数个都尉慌忙奔来,惶恐道:“郎将,这该如何是好?”

“速退!”郎将一咬牙,沉声喝道。

大火一烧,军心士气瞬间跌落,一个个忙着逃命,哪敢逗留营中。

“是!”诸将士如蒙大赦,纷纷退向后营。

“咚咚咚!”一阵鼓声陡然响起,传遍四方。

鼓声之间,夹杂着一道道喊杀声,将整座营地搅得沸反盈天。

正惊疑时,忽有数个校尉哭叫着跑来,跪倒在地。

“郎将,祸事了!”

“后营遭受袭击,敌将李光焰、唐检各率兵马来袭。”

“什么?”郎将魂飞天外,一迭声道,“这怎可能?”

不光前营遭受火攻,后营更有伏兵,这……

他陡然想起鼓声,如醉方醒:“原来如此!”

高楷分明看破一切,却将计就计,派夏侯敬德袭扰前营,逼他们现身。

至于后营伏兵,怎会让他们安稳逃脱?

想到这,他目眦欲裂:“快去唤醒将军,突围出去。”

严光远伤势太重,本在安睡,陡然间遭鼓声惊醒,又听闻禀报,一张老脸形如恶鬼。

“高楷竟看穿老夫计策?”

此时此刻,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自以为得计,殊不知,一切皆在高楷掌控之中。

念及此,他只觉羞愧难当,一把扯来短剑,便要自刎。

“将军!”众亲卫慌忙劝阻。

短剑跌落在地,迸发出一声尖鸣,却遮掩不住老将军满心悔恨。

“老夫一时轻敌大意,酿成大祸,又自作聪明,引来敌军突袭。”

“大败当前,怎有颜面去见大王?”

“不如死在战场,马革裹尸,了此残生!”

便在这时,郎将窜进帐中,惊惶道:“将军,敌军四面合围,我等插翅难逃。”

“何去何从,还请您拿个主意。”

严光远斩钉截铁:“传我军令,燃起大火,我等便与高楷玉石俱焚。”

“以此残身,报答先王大恩。”

军令既下,却见帐中诸将尽皆迟疑,无人应答。

便是郎将,亦眼神躲闪,不愿领命。

严光远怔愣片刻,惨笑道:“大势已去。”

“不光我等败了,整个蜀国也败了。”

人心最是紧要,他麾下这些儿郎,随他转战千里,保境安民,最是忠心耿耿。

如今,事到临头,却也不愿为国效死。

可见,整个蜀国早无斗志,便如大王一般,只愿过安稳日子,不想浴血厮杀,朝不保夕。

人心思定,纵然他强行下令,也无力回天。

念及此,严光远五味杂陈,低声道:“事已至此,尔等自寻生路便是。”

话音落下,他歪倒在榻上,昏迷不醒。

“将军!”诸将惊呼一声,汇聚在榻边。

“郎将,是战是降,请您吩咐。”数名都尉沉声道。

郎将面色颓然:“我等,投降吧……”

众人松了口气,一股喜悦油然而生:“听闻,高郡公仁德待人,从不杀降卒。”

“我等若降,必无性命之忧。”

“是极!”

片刻后,营帐大开,诸将卸下刀枪,不穿甲胄,齐齐跪伏在地。

早有斥候上禀,高楷笑道:“如此甚好!”

“传令下去,整肃军营,灭火。”

“所有降卒,好生对待,不得杀一人。”

“得令!”

杨烨恭贺道:“恭喜主上,又得一大胜。”

“从此,剑门关至成都,虽有三百里,却不过一路坦途。”

高楷笑了笑,召集诸将,慰劳一番,又亲往蜀军大帐,接见诸位降将,好言安抚。

严光远仍昏迷不醒,高楷看一眼,见他周身青气成团,红光熠熠,又听闻他手拔箭矢,镇定自若,不由称赞道:

“严将军虽然年老,却有廉颇之勇。”

“好生静养,莫要打搅。”

“谢高郡公!”诸位蜀将感激道。

随后,高楷派人传檄剑州八县:普安、黄安、武连、梓潼、阴平、临津、永归、剑门。

八县县令听闻严光远被俘,大军投降,皆上表归附。

唯有剑门关守将负隅顽抗。

见此,高楷命夏侯敬德、李光焰二人率兵驰援,与元整麾下大军,内外夹击,一日之间,攻下剑门关。

剑州既平,下一步,便是南下成都,覆灭蜀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