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18.1万字

第389章 口若悬河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待两人退去,王寅虎迷惑不解:“郎君既看重这恒通道长,为何不多作挽留?”

高楷淡声道:“此人对慕容承泰忠心耿耿,并无转投二主之意。”

“强行留驻,只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反倒不美。”

“不如任他回返,留一分情面。”

王寅虎心悦诚服:“郎君思虑周全。”

正说话间,忽闻管事来报,南汗王慕容承瑞麾下使者——司马德堪,于府外求见。

高楷面露惊讶:“这兄弟二人,竟不约而同来使。”

唐检笑道:“这两人本是势均力敌,谁也不能轻易吞并对方。”

“如今,慕容承泰派人出使,与主上交好。这慕容承瑞听闻,怎能坐得住?”

“此番一同来使,必是打着一样的主意。”

高楷笑了笑:“既如此,倒要见一见,看这司马德堪有何说词。”

唐检低声道:“主上,司马德堪颇有智计,为慕容承瑞麾下第一谋士,不可小觑。”

高楷微微颔首。

不多时,王寅虎引着司马德堪,亦步亦趋而来。

“外臣司马德堪,拜见秦国公!”

高楷定眼一观,不由惊讶:这司马德堪周身红气氤氲,紫光熠熠,竟有宰相之运。

“不必多礼!”高楷挥手道,“贵使请安坐。”

“谢秦国公!”司马德堪道谢一声,方才跪坐毡毯。

“贵使前来,不知所为何事?”高楷开门见山。

司马德堪郑重道:“我家大王钦佩秦公文德武功,本想一见,奈何国中军政繁忙,不得空闲。”

“只能派遣微臣,前来拜见。”

说话间,数个豪奴奉上一箱箱奇珍异宝。

“这是我家大王一点心意,还请秦公笑纳。”

高楷瞥了一眼,淡笑道:“无功不受禄。”

“汗王有何要事,你可直言不讳。”

司马德堪起身拱手,“我家大王,愿与秦公交好,互为友邻,守望相助。”

高楷不置可否:“这等小事,呈一封文书便可,何须来回奔走?”

司马德堪摇头道:“礼不可废!”

“我家大王仰慕秦公风采,只恨不能相见。”

“特命微臣跋山涉水,奉上心意。”

“是么?”高楷似笑非笑“汗王竟不为结束纷争,一统吐谷浑?”

司马德堪诚恳道:“若能得秦公相助,自是最好。若不能,绝无怨愤之心。”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高楷淡淡道,“你可与汗王明言,我无意插手此事。”

司马德堪目光一亮,拱手道:“谢秦国公!”

高楷端起茶杯,啜饮一口。

司马德堪心领神会,连忙告退出府。

至大门外,他回望一眼,只觉冷汗涔涔,浸湿了后背。

“秦国公龙骧虎步,气度渊深,实在叫人捉摸不透。”

“我须得劝谏大王,绝不能轻易为敌。”

堂中,唐检低声道:“主上,此人口才了得,足智多谋,不如将他……”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面色冰冷:“除去祸患。”

“不可!”高楷断然否决,“慕容承瑞性情莽撞,有勇无谋,仰仗这司马德堪,方才与其弟分庭抗礼。”

“一旦除去他,便将打破平衡,慕容承泰可轻易覆灭兄长,一统吐谷浑,却不利于我等。”

吐谷浑持续内乱、无暇侵扰边境,方才最好。

倘若一统,稍作休整,便是一大劲敌。

“是!”唐检连忙打消念头。

王寅虎倏然开口:“也不知这两位汗王,谁将得胜。”

唐检不假思索:“自是慕容承泰。”

“此人虽不占嫡长,也无母家扶持,却有勇有谋,礼贤下士,用人不拘一格。”

“假以时日,慕容承瑞绝非对手。”

高楷望向窗外,微微点头:“且让其等内乱,派奉宸司校尉关注便可。”

“当下,早日攻取京畿道,拿下长安要紧。”

“是!”

……

话分两头,京畿道、长安城、齐王府。

满城文武汇聚一堂,这齐王府前院,俨然成了太极殿。

董澄高坐御榻,沉声发哦:“高楷僭越国公之位,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诸位可有良策将他覆灭?”

卢思管拱手道:“大王勿忧。”

“高楷虽坐拥四道,却并非稳如泰山。”

“我等正可分化拉拢,合力共击!”

“哦?”董澄面露惊讶,“卢卿有何妙计?”

卢思管口若悬河:“依微臣看来,高楷麾下四道,群敌环伺。”

“以北,有突厥盘踞;以西,有吐谷浑掣肘。”

“往南,有占据山南东、黔中二道的楚王萧宪。”

“往东,便是京畿道与关内道。”

“大王不妨派人出使,与各方达成友盟,共同抗击高楷。”

“此计甚妙!”董澄大笑一声,“便如此行事。”

“且慢!”王宗仁劝阻道,“高楷虽有群敌环伺,却大多分心他顾,或自顾不暇,不可一概而论。”

董澄笑意稍敛:“宗仁有何高见?”

王宗仁侃侃而谈:“突厥虽然势大,却图谋河东、京畿这等膏腴之地,不思南迁,暂且与高楷秋毫无犯。”

“吐谷浑兵强马壮,却已是昨日黄花。南北两位汗王征战不休,与高楷交好尚且来不及,怎会出兵进犯?”

董澄微露不悦:“依你之见,莫非只能坐视高楷壮大,而束手无策?”

“非也!”王宗仁摇头,“若要牵制高楷,只能与楚王萧宪、魏帝石重胤二人结盟。”

萧宪出身簪缨世族——兰陵萧氏,本为荆州刺史,趁天下大乱,聚众斩杀山南东道节度使,攻取全道十八州。

又派兵占据黔中道十五州,坐拥天下两道,声势大震。

至于魏帝石重胤,本为夏州朔方县一介校尉,借剿匪之机,聚众作乱,杀县令,斩刺史,攻取夏州。

其后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接连占据关内道十二州。

天佑十二年,石重胤登基称帝,国号为魏,年号永隆。

又向突厥称臣纳贡,得始罗可汗赠送狼头纛,赐尊名“解事天子”。

此前,他与赵王刘竞成,合攻京畿道,所幸,王宗仁战而胜之,并且拿下关内道七州,两家分庭抗礼。

董澄微微颔首:“既如此,便派遣使者,出使荆、夏二州,与萧宪、石重胤约为友盟,共同对付高楷。”

“是!”王宗仁肃然应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