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 分类:都市 | 字数:112.9万字

第36章 父亲过来

书名:青春甜的要命 作者:良渚酋长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志平带晓月回了趟老家后,父母亲就经常电话过来,询问两人近况,志平总是自信地说,晓月完全听他的话。母亲便在电话那头笑了半天,问那什么时候办事?

志平一句“不着急,再看看吧。”就让父母完全不懂志平怎么想的了,两人好的像是鱼儿离不开水,却又不想结婚。

看来还得让儿子灰灰心,他才会珍惜,太容易得到的,他反倒是无所谓了。又觉得晓月姑娘太听话了,他们的儿子可怎么办哦,这个处处有人照顾他的家伙。

然而吕婶和陈叔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李厂长问他们孩子什么时候能办事,陈师傅笑嘻嘻的说就那样,然后就不说话了。吕婶则坚定地说20岁才不到姑娘,明年再说。

李厂长说到孩子们来来回回地跑,别人都看见,迟迟不结婚,大村大户的怕人说闲话。

吕婶哈哈一笑,她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现在男孩女孩在一起的不稀罕,她一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倒是晓月必须有个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晚饭的时候,李厂长问了志平跟晓月两人近期相处的情况,志平说一点问题没有,都挺好的。每次他去总部晓月都过来,帮他洗衣服,收衣服。她也听话地看小弟留下来的书,有不懂的就过来问志平。

厂长说他跟高总汇报了他们的事,要求给晓月安排一份工作,高总就立马让水产公司问一下车间,让志平等人事部的通知去办理入职手续。

志平满心感激,然后一个人拎着热水瓶去房间了。

人事部的电话一过来,晓月和志平就骑车往总部赶去。

虽然是冬天,但是小阳春的天气,两人骑着单车在阳光灿烂的乡村道路上一前一后的你追我赶。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到了环湖总部,高高的办公楼,他们远远就能看到。小月不解地问志平,今天这么高兴是不是看到老婆有工作了呀?

志平惊讶的说不出话,他想到平日文静不乱说话的晓月,现在竟然在总部大门口承认她是他老婆呢。

志平无法回答,只用手指着一脸坏笑的晓月喊道,你,你呀!

晓月停下车用脚平衡的单车,故作严肃地说,正经一点,正经一点,马上去四楼报名了。

志平才安静下来说,那就先饶你一次胡言乱语,回家再说。

晓月不服气的把头一扭,装作不屑的模样,哼一声,进了总部大院。

志平对总部太熟悉了,总部里的每一层楼都有志平认识的员工。他们很惊讶,志平这么大方的带着一个年轻好看的姑娘。

志平像是荣归故里的将军,一路春风得意的去四楼人事部,推门而入。

人事部的小刘也是以前在团委里共事的熟人,小刘顺利地帮他们办完,工作牌和饭卡一一交代的都很详细。

志平感慨,以前的好同事实在是太了解他了。

他们办完又去财务办理工资卡,一切都很顺利。大姐亲切的让他们坐下来,给他们泡了茶,然后大姐笑恩盈利给晓月办了办好手续,还帮着晓月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像是老家的母亲一样关心着志平。

回到家后,晓月把员工卡别在胸前,换上蓝色的工作服,在屋后的院子里来回走动。

志平在院子里看《南方周末》,他抬头看到夕阳下的晓月是这里最美的风景,阳光洒在小院的那棵柿子树上。志平仰头看见蔚蓝的天空和天空下几颗火红的柿子,那种色彩干净的画面让志平无比享受,如同面前笑靥如花的晓月一样让她动心喜欢。

张海山听说晓月办了入职手续,成了正式员工后,就和老伴商量过,必须要去一趟瓦厂了,毕竟李厂长把孩子当成儿子一样看待,这份如山一样的恩情他们家是一时半会没法报答的了。

那天志平陪着父亲先去了李厂长宿舍,他听到父亲拉着李厂长的手,千恩万谢的放不下,嘴里不停的说着“哎呦,是的哟,太忙了,过不来。”

志平便感到父亲总是很弱小,总是得帮过他的人感恩不尽。志平觉得此时父亲应该大步昂首挺胸,儿子都要娶媳妇了,还有什么好卑微的呢?

晚上李厂长在食堂设宴请了吕婶和陈师傅,大家相见甚欢。

食堂的灯光换上了大瓦数的日光灯,照得墙壁白白亮亮,仿佛要让双方在这个宽敞明亮的环境下,把所有的事情说清楚。

志平并不清楚父亲来的目的,他只觉得自己和晓月这么久了,双方父母也该见个面吧?

志平看到第一次见面的晓月的亲爷爷是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中山装的老头,正在大声地说着天南海北的见闻。志平感觉就是个无所不知的江湖郎中,又觉得奇怪,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倒是得意洋洋,自命不凡。

李厂长见气氛热烈,便夸奖晓月的乖巧和志平的诚实。话题转到两个孩子身上,志平就觉得不好意思了,拉着晓月去了办公室那边,晓月在路上却笑着说:“干嘛走呢?可以听见他们说什么呀?”

“你不觉得不好意思啊?”

“我早就听过我妈说过,要让你家长过来拿两万块钱才能结婚。”

志平便沉默了,他想到这些年来一路颠颠簸簸过来,现在他对晓月很有感情了,晓月对他更是一心一意。

他不觉得婚姻是能拿出价格来讨价还价的,幸亏自己刚才离开了饭桌,否则自己坐在那里只会难过吧!

志平抬头看看繁星点点的夜空,那乱糟糟的一堆璀璨,仿佛是他一路来的情路坎坷。

志平默默的走到办公室,他不说话,晓月看出志平心事重重,便说:“哥,你放心,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是你的人。”

志平没开灯,只有路灯昏黄的光线照进办公室,他和晓月默默的抱在一起。

志平想,今晚应该高兴些,谈归他们谈,他一定要让父亲感受到他在这里过的很顺心。

不知过了多久,志平听到食堂那边传来老头大声的说话,才放开拥抱着的晓月,站起来摁亮电灯,等着他们过来。

晓月整理了下头发,重新扎好辫子,然后对着志平里亲一下道:“你不要胡思乱想,等我消息。”

志平惊讶:“你有什么消息?”

“不会让陈运河他们的想法得逞啊?”

志平感到非常惊讶,晓月真是直来直去,爽快至极,他的心里所有想法,晓月一句话不说,但完全明白。

陈老爹的声音到了门口,晓月站在路灯下微笑着等父母过来,然后跟他们一道回往回走。志平看到父亲还拉着陈老爹的手不放,一个劲的赔小心,仿佛志平做了什么错事似的。终于放下老头的手又握了陈运河的手,然后恭恭敬敬的送他们出了厂门,一家祖孙四人沿着昏黄的路灯慢慢往村里走去。

父亲回头的时候,很满意地跟志平两人往食堂走,他一路叮嘱志平凡事要听从主任安排。志平想问父亲谈了什么?又看到父亲兴致高昂,就觉得应该是满意的结局,便没问。

李主任在食堂将那剩下的白酒慢慢喝,志平父亲走过去给他点了一支烟,然后自己也点了一支,坐下来吸了一口,满意地说:“不算花钱哦,我很满意,三万不多。”

“怎么要三万?凭什么?”志平突然很生气的样子。

父亲一把拉他坐下来,说:“你小孩太不懂事了,人家一个工作的女儿,花个三万块钱不算多呀!”

“拉倒吧,上班不就是前几天我和主任找人帮忙入职的吗?”

志平一激动就实话实说了,他也明白了吕婶为什么一直催着晓月能早点办入职的事,原来如此!

父亲给李厂长打了个招呼,就和志平往宿舍走去,志平只在心里想,晓月刚才说的对,一定不要让吕婶得逞!

晚上睡下的时候,父亲又语重心长的告诉志平,晓月一家人不错,要好好珍惜。以后晓月上班了,他也要多往村里走动,毕竟晓月还有个小弟上高中,用钱厉害呢。父亲让志平不要太在乎钱,他们一辈子挣钱不就是为了志平吗?

志平没在说话,他心里很沉重,自己的父母确实跟着他受罪了。然而,晓月的父母却一点罪也不愿受,这算什么家庭呢?

志平对自己辛辛苦苦的父母油然而生了敬爱之情,也就真真切切的讨厌起晓月的父母的来。

只是他没法说,然而父亲却能感觉到志平心里的郁闷,便宽慰地说:“你安心好了,这样的家庭花不了多少钱,如果换作我们村里随便哪个家庭没个三万五万事情办不下来,谁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呢?”

父亲反问的这句话像是烙铁烫了志平一下,他瞬间清醒了许多,他顺从你应承着,父亲又缓缓的说道:

“孩子,我们以前的话就不提了,你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老父亲心里都清楚,现在李厂长牵头给你们说了这个事。你一定要慎重,先要学会讨好她父母,这一家人不外乎就是平时拎几瓶酒过去陪陪他们。人都是有感情的,何况他们还把你当成未来的女婿,你更加有理由,大大方方地去跨进他家门槛里。你想想每月这酒钱菜能多少钱啊?她家庭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没有其他爱好,就喝一口酒。”

父亲又说:“等你们办了事以后,过个几年,有机会了,再把她带走,但现在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毕竟她是个没读多少书的孩子,很少有自主意识,你盲目的把她带走,风险很大的。

“你别指望她离开父母,改造成你想要的那样,几乎不可能。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迅速离开后,因为两个原来的家庭就不一样了,于是就会迅速有矛盾,而后又迅速的回娘家。这样一折腾,那我们张家所有的前期努力都打了水漂了。

“再说你也不能轻易离开这个厂,如今能走到这一步,都是因为有个瓦厂做依靠。说起来还是个会计,总要比离开瓦厂成个无业游民强多了。”

志平就很烦,他跟父亲总是很难说到一起。他在心里有过打算,结了婚就辞职,然后做瓦,拉晓峰姐夫入股,把瓦卖给粮站,这不是长远的规划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总不能偷花连花盆都搬走了吧?”

父亲说了句玩笑话,志平心情瞬间好起来了。他觉得父亲不管什么时候还是很善良的。

父亲告诉志平,一切慢慢来,不可以大起大落的变化,只要在这里就从内心里头尊重陈师傅一家人,那样才不会让晓月为难。

这话又让志平警醒了,再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如此吗?

也就害怕起来,难道他非得要跟这个家庭长时间的绑在一起吗?他的创业梦想呢?

那晚志平返来复去睡不着,他能听到父亲轻轻的鼾声,他在黑暗里睁大眼睛,耳朵仿佛能听到村庄极远的声音,又能听到瓦厂极近的荒草丛里寒虫的唧唧声。

天还没亮,父亲就轻手轻脚的翻身下床。他悄悄地用冷水冲了把脸,就精神气爽的回了房间,见志平蒙头大睡,便掩门退出,在食堂里摁亮电灯,用记账的铅笔和一页空白纸急快的写了几句话给儿子的话。

平儿,见字如面,我一早回去了,你在这里一定要搞好团结,凡事多忍一下,拿不定的主意的时候可以问李大伯,什么时候办事,我等你们通知。在这里千万别瞧不起人,也不要看太多的书,要看眼前的人和事。

你碰的头破血流,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啊。父亲张海山即日。

将纸片压在儿子的书桌下,张海山就慢慢的带上门,往瓦厂大门口走去。

这时天还没有大亮,只有东方的天空泛出一丝鱼肚白,天空高原,深蓝的天空,点缀着几颗寒星,迎面刮过来清晨的冷风。张海山不禁裹紧了衣服,他想起二十年在上海警备区服役的时候,那时的清晨很冷,他很年轻,凌晨接岗也是这样,越冷的天,精神状态越好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