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206.5万字

第1217章 崇祯回宫,大赦天下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方正化。”

“内臣在。”

“传旨山海关总兵阎应元,及副总兵张振明、张煌言。”

“朕授阎应元为山东巡抚,务必集山东全省之力,支援郑成功收复皮岛。”

“再授张振明、张煌言为山东副总兵。协助山东总兵郑成功,全力进攻皮岛。”

“臣遵旨。”

“谢陛下圣恩!”郑芝龙、郑成功及一众大将大喜。

有山东全省粮草辎重支援,拿下皮岛,易如反掌。

同时,崇祯也将三员忠心耿耿的大将,纳入水师,不使郑家一家独大,也是为了郑家长远着想。

他可不想,大明再出现一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铁板一块的关宁军。

崇祯转头,看向郑芝虎、郑芝凤,施福、甘辉、李魁奇、杨六、钟斌七员大将。

再次道:“传旨,授郑芝虎、郑芝凤、施福、郑芝豹为参将,各赏银元三千枚,甘辉、李魁奇、杨六、钟斌为守备,各赏银元一千枚。”

“各军随郑成功、张振明、张煌言参战,立下功勋,朕再重重封赏。”

“谢陛下圣恩。”七员大将大喜,急忙大声领旨谢恩。

忙完一切,部署好水师战略。崇祯亲自登上一艘战船,在蓬莱水域,游览视察,感受大海波涛。

郑芝龙、郑成功父子,跟随在侧。

“安南伯,这海船,如何行稳致远,无坚不摧?”

“陛下,此战船,亦叫福船,采用的是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造船工艺。”

“该船吃水深,抗浪性强,船底为水密隔舱,即使毁了一舱、只一舱进水,其他舱室,亦完好无损,无伤大害。”

“依船大小,小船有十个至二十个不等的水密舱、大船有三十个至六十个不等的水密舱。即使毁坏一半,亦能航行。”

“此水密舱之法,为大明独有。海上交战,抗火炮能力极强,撞击能力亦极强。”

“同时,在船舱之外,船头、侧翼有铜钉、铁皮等物包裹,大大增强攻击力和防御力。”

“每艘海船之上,可放置十门至二十门红夷大炮,以为海战之用。”

“可以说,此海船,就是大明海上的军事堡垒。畅通大海,无可匹敌。”

崇祯大喜:“安南伯,此船,可下西洋、入倭国否?”

郑芝龙点点头:“陛下,均可!”

“好......果然是大明之船队。”

“安南王,这样的船,有多少艘?”

“陛下,二十三艘。如果需要,臣之五弟郑芝豹,在泉州安平港,还可继续监造。”

“只不过,一艘海船,要银元三万枚。耗费糜大,经费不足。”

崇祯轻轻一笑:“方正化。”

“内臣在。”

“迅速传旨户部尚书方岳贡,迅速拨三百万银元,分别在福建、广州、天津打造三个大型海船制造基地。每个基地,投一百万银元。”

“迅速传旨工部,组织天下海船工匠,进驻三个基地,全力督造海船。”

“内臣遵旨。”方正化急忙领旨。

郑芝龙大喜,三个基地,每个基地一百万银元。

如此一来,郑家基地,就要进账一百万银元。这单生意做下来,赚个三十万,完全没问题啊。

当晚,崇祯在蓬莱水城,与众将饮宴,一片君臣和谐。

还跟郑成功约好,等张振明、张煌言率军赶到,加紧练兵。

待崇祯大军出击之时,立即出兵皮岛,两路夹击,共灭贼寇。

第二日,崇祯带上何庄、方正化、徐缺,离开蓬莱,返回京师。

他出征之时,吴妃吴萌萌、袁贵妃袁氏,都已经怀有身孕。

这个,是他御驾亲征,最最放心不下的。

崇祯一行,一路驱驰,风尘仆仆。

十日之后,终于抵达京师。

崇祯策马冲进德胜门,冲进皇城。

他费尽心力保护的人,保护的城,保护的天下,慢慢变好,是他最大的安慰。

战马直入天街、直入大内,听到消息的司礼监太监王承恩,尖着嗓子急忙高呼:“陛下回宫啦......”

紧跟着,宫内一众太监,也口口相传,齐声高呼:“陛下回宫啦......”

听到消息的周皇后,急忙带着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坤兴公主、昭仁公主在宫门口迎候。

崇祯看见憔悴的周皇后,急忙翻身下马。

“臣妾,恭迎陛下回銮!”周皇后领着太子、两王、两公主深深福礼。个个脸上,都充满着喜悦。

“儿臣叩见父皇!”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也急忙行礼。

崇祯一眼看去,太子朱慈烺举止沉稳,一身英气,又长高了半个头。

“皇后辛苦,快快平身!”

“太子、定王、永王,快快起来!”

“坤兴、昭仁,也快快起来!”

崇祯翻身下马,亲手扶起周皇后。

然后,再一把拉起八岁的昭仁公主,一把抱起来:“昭仁,父皇不在,有没有听皇后的话?”

“父皇,昭仁可听话了。”

“功课可曾懈怠?”

“回父皇,儿臣不敢懈怠,儿臣每日读书、习字、背诗,都已经背会十首诗了。”

“呵呵......昭仁确实聪明!”

“昭仁,快快下来!”周皇后急忙道:“陛下,袁贵妃、吴妃产下两皇子,正等陛下去看呢。”

“两皇子,真的?”崇祯惊讶大喜。

“陛下,十八日前,吴妃诞下一皇子;三日前,袁妃又诞下一皇子。”

“只是,臣妾也不知道,陛下身在何处,这大喜的事,也没法第一时间禀报陛下。”

“只得让范阁老他们,给两京一十三省发去喜讯,期望陛下早日得知,高兴高兴。”

“好......”崇祯大喜!

“皇后,可曾赐名?”

“陛下,臣妾何敢?都等着陛下回来,亲自赐名呢?”

“好......走,先看袁妃、再看吴妃!”

崇祯冲出几步,立马停住,又回头:“王承恩。”

“臣在。”

“速速传旨,大赦天下。”

“判处三年刑期之刑徒,统统大赦,放归回家,不可再犯,否则严惩。”

“”三年以上刑期之刑徒,各减三年。”

“死罪之人,一律免死。”

“老臣遵旨!”王承恩大声领旨,深受崇祯感染,也跟着兴奋不已。

天下战乱多年,是该想尽一切办法、与民休养生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