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206.5万字

第924章 资阳血战,鹊桥始成,汪丞相的绝妙主意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内江到资阳,走山路,三百里。

山路难行,十几万大军,集体行动,人马、粮草、辎重、车炮......全速前进,昼夜不舍,至少也要六天的时间。

若是派出三千营精锐骑兵,只带三天干粮,一路率先出击。多则两天、少则一天,便可抵达。

可是,若被张可望、张文秀、白文选发现。

十万大军围来,极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崇祯这一战,两路平推,求稳不求险。

骑兵、步兵、火枪兵、车炮兵、鸳鸯阵......各兵种联合作战,大明军队的绝学,全都带出来了。

为鼓舞士气,粮草、饷银、田契、赏银......全部带足。

为的,就是每仗均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对面之敌,务求全歼、全胜!

这一次出征,崇祯挥剑荡群寇,他的目标,除了蜀中的张献忠,还有关中的李自成。

只是,大军统一行动、迁延日久,就要苦了早已苦战良久的王永吉、黄得功、刘之勃、刘佳胤、杨展、曾英所部。

......

崇祯大军离开内江,启程行动的时候,平南王张可望、抚南王张文秀、龙骧将军白文选正对资阳实施围三阙一的战术,继续围攻东门迎晖门、南门明秀门、西门阜成门,独留北门拱极门。

虽然进展缓慢,但每天都有杀伤。

大西军人多势大,两个换一个,都有得赚。

明军的战力,在慢慢降低,虽然缓慢,但肉眼可见。

更为关键的是,张可望抓了几个明军伤兵,一番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终于撬开了嘴,也得知明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张可望大喜,兴奋道:

“抚南王,龙骧将军,现已查明:明军的粮草,不多啦。”

“有些明军,正饿着肚子打仗。过不了几日,他们就将全部断粮。”

“呵呵……此时,正是攻城良机。”

张文秀、白文选大喜。

惊喜之余,白文选还是建议道:“平南王、抚南王,是否先围起来,再调集一些炸药、炮弹过来。”

“先围几日,等他们粮草耗尽,饿得头昏眼花、饿得浑身无力、饿得刀枪都提不起来,咱再炸一次城门,定可一举攻下。”

白文选之计,既稳妥,又能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利益,是攻城的首选。

张可望却摇摇头:“文选兄弟,不是我张可望不爱惜将士性命,实在是时间不等人啊!”

“平南王,此话怎讲?”张文秀也纳闷了。

张可望叹息一声:“宫里传来消息,陛下大婚,要娶大明前首辅陈演家女儿,并封为皇后。”

“这大喜的日子,四处征战的将军们,都有喜报。”

“唯有我十万主力大军,兵出资阳,一月有余。徒费钱粮,久攻不下。”

“若围而不攻,坐等其灭亡,咱当下,就没法向陛下交待啊。”

“若能一鼓作气,在陛下大婚期间,一举攻下资阳,用王永吉、黄得功、刘之勃、刘佳胤、杨展、曾英这些个贼人的人头,为陛下贺。”

“本王相信,陛下一定会喜上加喜,一定会万分高兴。”

听完张可望一番话,张文秀、白文选方恍然大悟。

张文秀点点头:“平南王说的对,陛下在成都,可还一直等着咱们呢。”

“朝廷那些个大臣,也一直盯着咱们呢。其他的武将,说不定,还想看咱们的笑话呢。”

“咱们只有速战速决,尽快拿下资阳,才能堵住朝中悠悠之口,不给陛下心里头添堵。”

张可望长叹一声,立马抱拳:“那就有劳两位,拜托两位啦。”

“我张可望在这里说句话,谁要是先攻进资阳城,我张可望,以后唯他马首是瞻、言听计从。”

......

三人相视,点头,咬牙,下定十分决心。

各自回营,立即率领各自兵马,继续猛烈攻城,昼夜不息。

这是一场没有炸药的、真刀真枪的碰撞,你死我活的较量。

......

黄得功、刘之勃、刘佳胤、杨展、曾英......及一众将士,又纷纷登上城头,冒着枪林箭雨,杀了个血染战袍,杀了个尸横城头。

迎晖门、明秀门、阜成门三大城门,又变成了三张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嘴。

一日激战,尸满城,血满河。

不知又有多少生命,在这城上、城下,香消玉殒,碾碎成粉。

......

城都府,按照张献忠的要求,大西工部尚书王应龙,召集所有成都百姓,建起了一座五里长、十丈高、张灯结彩、巧夺天工的鹊桥。

这……简直就是奇迹!

为了建这鹊桥,工部尚书王应龙,立马变身拆迁队长。成都府足足拆了一千多栋房屋,既腾地方,又得木料。

大慈寺的上千和尚,也被抓了过来,帮着扛木头,打木桩。

成都府大牢里,因不满糙米难下咽,被罚粒米、滴水不给。三日时间,一万多蜀王府宗亲,竟活活饿死、渴死五千多人。

连刀斧手都省了!

死了的尸体,全部丢到锦江,差点又把江水堵一回。

从不珍惜粮食、从不爱惜钱财、从不知饿是啥滋味的他们,何时受过这样的罪?

剩下的人,饿三天,果然都老实听话。给半个死面馒头,就一个个感恩戴德,叫干啥就干啥。

啥也不会干的他们,也会抬木桩了,也会抡大锤了,也会卷起袖子干脏活、杂活、累活了……甚至,都会跟乞丐、野狗抢夺掉落地上的馒头渣渣、残羹剩饭。

谁特么高人一等,命贵三分?

然并卵,并没有。

谁拳头大,谁武力大,谁说了算罢了!

……

五里长、十丈高的鹊桥建成,张灯结彩,灯火一亮,整个成都府,都轰动了。

除了被拆房屋的、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其他的人,甚至都大声惊叹、啧啧称奇。

甚至,把大西军的罪恶,都一时忘得个一干二净。

一众赶到成都府,参加科举、想在大西王朝当大官的学子,也纷纷惊叹于眼前的奇迹。

天上鹊桥会,一朝降人间!

此桥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一个个,不由自主地舞文弄墨、写诗撰文,为大西皇帝张献忠和陈演之女陈皇后歌功颂德。

左丞相汪兆龄见状,大喜!有种百姓归心、士人归心、王朝兴盛的感觉。

眼珠一转,灵光一闪,嘴角一笑,立马有了一个邀功请赏的绝妙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