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178.4万字

第976章 刘侨请尚方宝剑,志义营危机重重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对刘侨的建议,窦民望深以为然。

“刘侨兄弟,你说的对,不揪出这几个奸细,咱们都得累死。”

“今日收完,明日又贴出来。只有灭了他们,咱才有安生日子。”

“万一再搞出什么刺杀之类的幺蛾子,咱兄弟俩,吃不完,兜着走。”

刘侨重重点头:“窦提督说的是,咱快入宫请旨,去抓明军密探。”

......

大西皇宫,张献忠看着窦民望和刘侨收来的十几封、从墙上撕下来的劝降信,听着窦民望和刘侨关于在交换俘虏中混杂大明锦衣卫密探的分析,气得跺脚。

大骂:“奶奶的,这帮子贼人,污浊不抗,不忠不孝。朕好心搭救他们,他们就这么对朕?”

“居然敢私藏明军锦衣卫,朕看,他们这是要叛变,谋反呐!”

窦民望和刘侨突然有点懵,他们只是想抓几个密探。可听张献忠的口气,他这是要对三万多俘虏,一齐动手啊。

刘侨大急,急忙下跪提醒:“陛下,混入俘虏营的大明锦衣卫密探,最多不过十几人。臣请旨,彻查俘虏营,揪出密探,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张献忠冷冷道:“刘都督,十几个人,在这三万人中,你如何找得出来?”

看张献忠又要发疯,且交换的俘虏有三万之众,可不仅仅是一千人。这三万人,要都清除了,必定震动大西军。

而且,刘侨一人之言,人微言轻,难以说服张献忠。

在没有兵部尚书的情况下,左丞相汪兆龄不得不站出来,劝一句:“陛下,志义侯宋义将军,一向忠心耿耿。”

“三万多俘虏,难免龙蛇混杂、鱼目混珠。混得些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一定是大明锦衣卫,买通了俘虏、混进俘虏之中,偷偷潜进城搞事。”

“臣建议,给刘都督和窦指挥使三天时间,彻查俘虏营。”

“若查不到,再杀不迟。”

......

“陛下,末将保证,三天之内,一定将密探挖出来。”窦民望也急忙下跪请命,他们有名册在手,审查起来,并不难。

“陛下,臣愿立军令状,三日之内,必破此案。”刘侨大概有了些眉目,当日交换俘虏,他就对其中几人,感到陌生。

凭他多年混迹大明锦衣卫的经验,一定能从那几名陌生人身上,找到突破口。

张献忠呼呼喘着粗气,松了口气道:“两天,朕给你们两天时间,务必,将那几个密探抓到。否则,提头来见。”

两日后,张献忠就要率四大义子出城杀敌,他可等不得三天。他可不想,他带兄弟们出城拼命。任由密探和不忠不孝之人,在城中偷偷放火,把家偷了,扰乱军心。

“这......”窦民望和刘侨大恐。

他们办个案子,居然要担如此风险,实在是提头办案、抬棺办案啊!

“陛下,两天就两天,只是,臣想要一把尚房宝剑,才能震慑这三万人。”刘侨咬咬牙,开了一个条件。

“好说。”张献忠答应得很爽快,一抬手,直接把手中的楚王剑丢给刘侨。

“刘侨,窦民望,见此剑,如见朕。”

“朕知道,你们这是怕志义侯宋义那厮,阻拦你们查案。”

“这样,先给宋义升官调离。其他人,敢有不服审查的,一律先斩后奏。”

“不管查到谁,不管官有多大,胆敢徇私舞弊的,杀无赦!”

刘侨捧着楚王剑,信心大增,和窦民望一起,大声领旨:“陛下,臣遵旨......”

.......

当日中午,左丞相汪兆龄,带着窦民望和刘侨,领着一万皇城禁军和三千锦衣卫,全副武装,带着名册,杀进志义营。

汪兆龄拿出圣旨,对着宋义,轻轻笑道:“志义侯,陛下念你劳苦功高,忠心耿耿,要升你官,可喜可贺啊!”

宋义愣怔着,有点懵。他为俘虏,可入不了张献忠的法眼,如何就能升官?

站在宋义身边的一众亲兵,则是大喜,长官升官,那么,他们就可以兵凭将贵,鸡犬升天。

“宋义,接旨。”

宋义闻言,大喜,立马跪地接旨。

汪兆龄大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志义侯宋义,自跟随朕南征北战,始终秉持赤胆忠心。每战临危不乱,志气大如钢,意志坚如铁。”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志义侯重归大西,富贵至极,当担重任。”

“今,大西兵部尚书一职空悬,无人统领中枢,拖延干系极大。朕特册封宋义为大西兵部尚书,为朕大军统管粮草,筹集军资器械。”

“圣旨一到,立马交割,兵部入职,不得有误。”

“钦此!”

“宋尚书,恭喜恭喜。”汪兆龄呵呵笑着,合上圣旨,递给宋义。

一众将士,听到宋义高升兵部尚书大员,也都高兴万分,个个都觉得皇恩浩荡。

有三个人,站在靠后位置,内心却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在这节骨眼上,升官调离,手无兵权,可不是什么好事。

宋义也有点懵,不知是福还是祸,不知该悲还是喜。

“丞相,宋某大字不识一斗,如何看得懂朝廷文书,这兵部尚书之位,末将怕是做不来啊。”宋义迟疑着。

汪兆龄哈哈一笑:“志义侯,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咱才有机会出将入相。照你这样说,那工部王尚书,不也是竹匠一个?大字不识一个?”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他都做的,你如何做不得?”

“好说......好说......”宋义听此一言,再无法拒绝,斜眼看了一眼躲在后面的三人。

再回头,只得跟窦民望交接大印,跟着左丞相汪兆龄,前往兵部任职。

看宋义走远,刘侨和窦民望相视一笑,露出了一脸的杀气。

有尚方宝剑楚王剑在手,这志义营,谁敢不从?

远处的三人,看情势有些微妙,急忙装作若无其事一样,慢慢后退,缩出大帐。

刘侨一抬头,突然看见,有人退出大帐,立马大吼:“给我站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