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178.4万字

第1201章 李岩废除白银,推出银票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李岩再咳一声,继续道:“陛下,张阁老施行一条鞭法之时,统一赋役,计亩征银,简化手续,杜绝胥吏上下其手。既富了国库,也安了民心,确为良法。”

“然其根本之弊,在于它将粮食等货物、税收等杂役,彻底锁死在了白银之上!”

“从此,大明官府、天下百姓,啥也不认、只认白银。”

崇祯眉头紧锁,慢慢回味。

这大明天下,确实只有白银好使。

赵士锦紧跟反问道:“李相公,朝廷收税,自然要收银钱。便于运转,省去贪腐,这又有何不妥?”

“若是收取实物,标准不一,质量不一,易腐易坏。总不至于,让朝廷官员,拿一堆木炭、胡椒,抵作工资吧?”

李岩轻轻一笑,摇摇头:“白银虽好,可大明问题的根本,就出在这白银之上。”

“我大明并非产银大国,国内流通之白银,十之七八,依赖海外流入。”

“白银流入虽多,陛下、赵侍郎可否知道,那么多流入大明的白银,大多都去哪儿了?”

崇祯一怔!

赵士锦倒是门清:“陛下,天下白银,都流入富商之家、官绅之家、勋贵之家、藩王之家、大地主之家。”

“百姓手里,要真有银钱,就不会饿死人了。”

李岩点点头:“赵侍郎所言极是,可富商、官绅、勋贵、藩王、大地主……这些人家,年年富余,白银只进不出,越积越多。”

“这就造成了,不管流入大明多少白银。最后,这市面上流通的白银,都会越来越少。”

“大明百姓要交税,要获得白银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李岩又轻咳一声,声音越来越冰冷:“他们利用一条鞭法对白银的绝对依赖,囤积居奇,可获暴利!”

“丰年谷贱伤农,豪商便趁机压缩银根,囤积白银,致使银贵物贱。农户只得贱卖粮食,换取白银交税,低价卖粮。”

“平日里,一石粮食,可以换得一两白银。可到粮食丰收上市之时,豪商压价,估计要五石粮食,才能换得一两白银。”

“如此,豪商便完成低价屯粮的大计。”

“而灾荒之年,粮食减产欠收。豪商控制白银供应,再贿赂官府催收税银。百姓为了交税,无粮可卖,无银可交,就只能低价卖田卖屋。豪商如此操作,便可获取十倍、二十倍暴利。”

“如此,大明土地、财富,便源源不断流入豪商、士绅之手!”

“豪商囤积的粮食,也惜售、甚至不售,造成银贵物贵。百姓饥饿,甚至要低价卖儿鬻女,才能活命。”

“如此周而复始,大明的土地,就都到了豪商、士绅手里。”

“而大明的银子,照样源源不断,流入豪商、士绅手里。”

“这民生凋敝、百姓穷困、粮饷不足、收入不足的黑锅,最后都要由大明朝廷来背,也就是要陛下来背。”

......

李岩如此比喻,深入浅出,在场所有人都听不懂了。

“李相公,莫非,真要废除这白银?”

“可是,不用白银做货币,咱又能用什么作货币呢?”

赵士锦既听懂了,也没听懂。李岩之剖析了白银之害,却又没给出解决办法,真是让人愁。

李岩轻轻一笑:“陛下明鉴、张皇后明鉴,白银作为货币,自然是好事。”

“只不过,这操纵货币的手,应该死死掌握在大明朝堂手中、掌握在陛下手中,不能掌握在豪商、士绅手中。”

崇祯、张嫣、赵士锦......在场众人的目光,又齐齐盯在李岩身上。

或许,他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陛下,要解决此困,甚是简单,只需发行银票、用银票代替白银即可。”

“朝廷用银票收粮,百姓用银票交税,就可解银荒之困。”

赵士锦轻轻一笑:“李相公,你说的银票,不就是大明通行宝钞么?”

“这大明通行宝钞,洪武皇帝、永乐皇帝都发行过,贬值严重,一度闹得民怨沸腾,最后,都失败了。”

李岩点点头:“赵侍郎说得对,这银票,就是大明宝钞。”

“不过,换个名称,唤作银票,百姓就更容易接受。”

赵士锦摇摇头:“李相公,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发行发行大明宝钞,都失败了,换个名称,治标不治本,又如何能够成功?”

赵士锦此言一出,众人怀疑的目光,又再次聚集在李岩身上。

是啊,两大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没搞定的事,李岩又如何能搞得定呢?

李岩轻轻一笑:“陛下,张皇后,侍郎大人,今非昔比。”

“以前发现的大明宝钞,之所以失败,是滥发多发、币值不稳、不能交税、贬值严重。”

“自己发的宝钞,自己都不认,百姓又如何会认?”

此话一出,众人都点点头,深以为然。

李岩继续道:“今日,陛下有铁矿、盐矿,有源源不断的盐、铁。自古盐、铁,可都是百姓必须之物。”

“今日发行银票,可以用朝廷税收信誉担保,再用大明皇家百货公司储存各大商市的盐、铁为质。”

“任何人,拿着银票,即可向官府交税,又可置换生活必须的盐、铁。”

“若再适当让利,一个银元的银票,可置换比一个银元还多一两的盐铁,百姓好利,定会真相持有。”

“到时候,陛下发行银票,就可以买尽天下之粮。丰年收粮,荒年买粮,价不多增,百姓乐用。”

“百姓储存银票方便,也可尽买天下之物。各大商市,只收银票,不收银元。所有银元,就可收归朝廷,用作发行银票之凭证。”

“这样一来,就绕开了白银之困,解了白银之毒。天下白银,全入官府,尽作大明之财。”

李岩说完,现场一片寂静。

只听得呼吸之声,听不到任何人质疑和表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