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206.5万字

第398章 四省民心不可失!四省学子不可弃呐!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王承恩,又尖着嗓子,说出千年不变的朝会开场白。

次辅兼礼部尚书邱瑜,率先出班启奏:

“陛下,臣接陛下圣旨,今秋再开科举,三年一考,换为两年一考。”

“礼部已将诏书下发各省,广泛告知各省学子。”

“只是,山西、河南、湖广大部,陕西全部,还受流贼所控,这里的学子,诏书不得进,亦不得参加陛下的恩科。”

崇祯一愣,这个事实,确实难办。

“邱尚书,可有什么办法。”

邱瑜无奈摇头:“陛下,臣思索多日,多方打探,实在是闯贼设卡,道路阻塞,诏不得达,学子不得行,臣愚陋、计穷也。”

崇祯皱眉,扫一眼众臣:“诸位爱卿,可有妙计?”

“陛下,臣以为,可派人潜入闯贼控制之地,偷偷粘贴诏书,告知学子们,偷偷来京,或可跑出部分学子。”吏部尚书李遇知,开口献计。

崇祯摇摇头:“闯贼设关,道路阻塞,学子一露面,定然被抓壮丁,岂能通行?”

“此计,朕看不妥。”

李遇知无奈退下。

崇祯又道:“诸位爱卿,有万全之计,朕重重有赏。”

听到重重有赏,一众文武大臣万分兴奋,却一个都没开口。毕竟,这个事情,确实非常难办。

除非,明朝大军打进去,把闯贼全部灭了,把失地全部收回。否则,一切免谈。

可如今战局,多尔衮马上叩关,又怎么抽得出兵力,全面进攻山西、河南、湖广呢?

众人沉默之际,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突然站了出来,不过,他提的不是办法,而是杀招。

“陛下,从抓获的闯贼看,河南一地,有16个举人、33个秀才加入闯贼,湖广一地,有12个举人、25个秀才加入闯贼,山西一地,有14个举人、31个秀才加入闯贼,陕西一地,有26个举人、59个秀才加入闯贼。加入闯贼的,一共有68个举人、148个秀才加了闯贼。”

“依臣所见,上述四地,加入闯贼的学子较多。他们都忘了君臣大义,都忘了圣贤之道。”

“臣以为,这些地方的学子,不要也罢。”

孟兆祥此言一出,一众文臣武将都纷纷交头接耳。

“不是吧,这么多,看来,山西、河南、湖广、陕西四省的学子不能要啊......”

“是啊,他们都被闯贼同化了,要我是,一个忠字,他们就不够格......”

“对,我大明才子,主要出自江南一地。西北蛮荒之地,哪有什么人才,不要也罢.....”

......

众臣,顿时议论汹汹。

崇祯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说了一个事实,却把主题都给带偏了。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

崇祯冷冷一句话,众人立马安静下来。

“孟侍郎,朕问你,这68个举人、148个秀才,是主动加入闯贼?还是被迫加入闯贼?是否有难言之隐?”

“这.......”孟兆祥头顶冷汗直冒:“陛下,这个,臣没问清。”

“臣以为,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作为学子,读了圣贤书,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该加入闯贼,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崇祯摇摇头,这些个老先生,再让他们带偏主题,今晚,就真睡不到皇后和贵妃了。

崇祯把目光,盯向一位特别的臣子,他要就是陕西人、崇祯元年进士、大明前扬州府推官,闯贼的吏政府尚书、入城谈判被崇祯扣下的:宋企郊。

上一年十月,李自成兵围乾州,扬言“但得宋某一人,免屠城”。乾州城中老幼齐跪拜于宋氏府门,填街塞巷。宋企郊踌躇一夜,投降闯贼,被任命为吏政府尚书,为“宋天官”。

“宋爱卿,你是陕西人,还是朕的第一届天子门生,又曾身陷贼营,评价山西、河南、湖广、陕西四省学子,以及孟侍郎甄别的这68个举人、148个秀才,你最有发言权。”

“你说说看,山西、河南、湖广、陕西四省的学子,还能不能要?”

所有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全都看向宋企郊。

宋企郊一愣,刚才听着群臣之言,他深感脊背发凉。如果依照群臣的意思,那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省的学子,岂不是要被大明抛弃?

可现在,整个皇极殿,也就只有他能够替这些悲催无辜之人,说一句话了。

这也是他在群臣面前,第一次开口。

“陛下,臣以为,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所有学子,不管是河南、湖广、山西,亦或陕西,全都心怀大明,心向陛下。”

此言一出,部分人开始小声嘀咕、议论。

宋企郊可不管这些,他在西北,一路跟到北京,见过的死人、悲凉,太多了,早已看淡了名誉、生死。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投机取巧、郁郁不得志之辈,想靠着闯贼,谋一个官位。”

“就我所知,深入闯贼的这些个举人、秀才,绝大部分,都是被迫入军的。”

“啊......不可能吧?还大部分?”

“他是闯贼的吏部尚书,肯定这样说......”

“对,他又是陕西人,看问题,肯定藏有私心......”

“我呸......难得陛下这么看中他,他居然为一己私利,颠倒黑白......”

......

众文武百官,又开始小声嘀咕,窃窃私语。

宋企郊才不管这些,继续道:“陛下,诸位大臣,你们也都知道,臣曾为闯贼的吏政府尚书。”

“你们更知道,闯贼都是一群泥腿子,没文化。我也不知道为啥,他们对这些个举人啊、秀才啊,都特别稀奇。就像看到特别的东西,一定要据为己有。”

“不从,就杀头、杀家人、杀邻居,以此要挟。比如罪臣,已经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却被他们以屠城为威胁,又经乡邻跪求,不得已委身闯贼。”

“如今,闯贼四起,学子们十年寒窗,殊为艰难。罪臣恳请陛下,宽恕这些学子,再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给他们打上,不忠、不信、不仁、不义的标签。”

说着,宋企郊双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声哭诉:“陛下,四省不可丢,四省民心不可失!四省学子不可弃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