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178.4万字

第247章 何复撕劝降书,强征男丁和妇女

书名: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作者:楚南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第三位,翟凤耆,广平防御使,刘芳亮的手下悍将。

第四位,真定府副总兵谢家福,杀保定巡抚徐标后,投降大顺军。

第五位,大明原通州总兵张汝行,此人在广平府投降大顺军。亲自出马,招降不少州县。

五员大将身后,一白一红两路大军。

两路大军阵前,一白一红两杆“刘”字大纛旗,在“迎薰”门下随风飘扬。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回到大汉帝国、刘氏天下呢。

“迎薰”门城头,保定府知府何复、同知邵宗元持刀勇立。

看着城下黑压压一片流贼,目光坚定,毫无畏惧。

因为,保定城是一座坚城。他们,也有必死之心。

保定城,全城周长12里,墙高3丈5尺,四周有宽3丈、深1丈5尺的护城河。

城墙顶部,每隔60步修筑一个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共81个。

可侧击敌人,又称敌台。

保定城共有4门,东门“望瀛”门,南门“迎薰”门,西门“瞻岳”门,北门“拱极”门。城门正楼建城楼,城门外筑瓮城。

城西南部向外凸出200余米,略呈弧形,形似足靴,素有“靴子城”之称。

保定城是河北入京师最后一道防线,为京师南大门、京畿之拱卫,长年驻有重兵。

保定巡抚徐标,可是加的兵部尚书衔。还兼管河道,统天津、紫荆、井径、大名四道兵备,领河北六府卫所军务,可谓位高权重。

只可惜,徐标在真定府,被真定府副总兵谢家福背后捅刀杀害。副总兵谢家福也投降了刘芳亮,正作为刘芳亮的先锋军,进攻保定呢。

现如今,狼烟四起,四处征战,到处缺兵。

如今的保定城,也就只剩下一万多老弱病残,且缺粮缺饷。

纵使知府何复、同知邵宗元再怎么勇猛无畏,保定城也岌岌可危。

城头,城下。

刘芳亮和何复,遥遥相望,隔空对决!

刘芳亮突然提起一把硬弓,张弓搭箭,瞄准何复,一箭射去。

箭出如龙,快如闪电。

迅捷铁箭,擦何复知府耳边飞去。

一箭,深深没入迎薰门城楼木柱之中。

箭尾,兀自抖动。

上面,竟然绑着一封劝降信。

何复取下一看,当真是武将所为,一点不拐弯抹角。

“额大军前来,不伤百姓,不征粮纳税,各地望风而降。”

“尔等也该早降,加入大顺军,一起做兄弟。”

“否则,额大军破城,玉石俱焚,不得好死。”

何复览毕,冷冷一笑,当着城头众将士的面,一把就将劝降书撕了个粉碎。

抬手一扬,碎碎的劝降书,如天女散花一般,飘落城下。

刘芳亮大怒!

“匹夫,狼日的!”

他一路进军,望风而降者众,还没有如此无理、如此没有礼貌者。

刘芳亮提起雪花亮银枪,奋力一挥,大吼一声:“动......”

二十万大军,立即开动起来。

任继荣、任光荣兄弟俩领一半五万左营大军,杀向东门“望瀛”门。

刘希尧、原大明通州总兵张汝行领右营10万大军,杀向西门“瞻岳”门。

刘芳亮率领广平防御使翟凤耆、原大明真定府副总兵谢家福,率剩下一半五万左营大军,守在南门“迎薰”门。

刘芳亮、刘希尧采取的,跟崇祯如出一辙,还是围三阙一的战法。

独留北门“拱极”门。

就是想留下一条生路,让城中百姓、军民放弃抵抗,夺门而逃。

他们再驱兵掩杀,大获全胜。不费吹灰之力,攻取保定。

三路大军抵达后,迅速行动。

策马来回负囊取土,目的就是:填护城河。

保定城护城河宽3丈、深1丈5尺,够他们折腾一两天的了。

虽然流贼一时无法攻城,但何复表面镇定。心里,依然焦虑万分。

“邵同知,求援信送出去了吗?”何复急问。

“知府大人,早已经送出去了。预计,今日晚些时候,就能抵达京师,送呈兵部尚书李大人手上。”

何复点点头:“听说,京师三大营都被陛下带走了,远在宣府、大同。真不知道京师,还能派出多少援兵。”

邵宗元皱眉道:“知府大人,塘报送呈李尚书,如果京师无兵,尚书大人也会六百里加急,送呈陛下,援军迟早抵达。”

“下官唯一怕的是,流贼分出一路兵马,趁京师空虚,进攻京师,那就要坏大事。”

何复点点头,“邵同知所言极是,所以,咱们要对流贼狠一点,把他们打疼了,拖住他们,等陛下大军回师,一举击破流贼。”

“下官谨遵知府大人教诲。”

“邵同知,保定城目前有多少人口?”

“知府大人,兵一万三千人,士民工商,大约7万人。”

“城中粮草,够用几日?”

“知府大人,城中官府粮库有大米五千石、面三千石,不扩军的话,够吃二月有余。”

“若是征百姓为兵,则大大不足。”

何复摇摇头:“邵同知,不征兵,光凭这一万三千老弱残兵,绝难守住保定城。”

“保定一丢,本知府和你,丢城失地,死罪难逃。”

“京师,也将门户大开,危如累卵。”

“我意,城中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尽皆强征入军,全部上城头守卫。”

“知府大人英明!”同知邵宗元大声赞同。

何复目光坚定:“同时,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妇女,要尽皆编入民工队,为城头将士,运送滚木礌石、粮食物资。”

“啊......”邵宗元大惊。

“知府大人,下官从未听说,有征召妇女之先例。”

“再说,城头为丈夫、儿子,城下为娘亲、妻子,只怕军心不稳,引起反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