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讲,两人打算把刘璋给卖了。法正自然不会把孟达给忘了,他联系了孟达,相约共同进退。
这天,法正下班回到家里。
下人来报:“家主,有人求见,自称是关中来的,叫赵戬。”
“赵戬?”法正一时没想起是谁,先是皱眉思考了一下,随后目光突盛:“莫非是长陵邠卿公之子赵戬赵叔茂?快,他在哪?”
法正离开关中时,年纪还轻,但也知道长陵赵家的名望。
“在大堂等着。”
法正来到大堂,果然有一个年纪近五旬的人坐在那里。
“扶风法正法孝直,见过叔茂公。”法正向赵戬行礼,以示尊敬。
赵戬做出搀扶姿势:“孝直无须多礼。”
法正招待赵戬坐下,两人聊了起来。不过,法正并没有直问来意,而赵戬也不急着说明来意,两人就关中的风俗人情,讲了半个时辰。在这聊天的过程中,赵戬慢慢地把关中的现状,告诉了法正。
法正听了,心中惊骇,当年关中大乱,他才不得以南下,想不到十年之后,关中终于平定了。他是个聪明人,此时也大体上猜到赵戬的来意。
赵戬铺垫了那么久,也该步入正题了:“孝直,想必你已猜到了我的来意,不错……我如今为骠骑将军效力,曾助张辽将军攻占长安,平定关中,今日,我亦是奉骠骑将军之命来成都见孝直。”
“不知骠骑将军之意是……”
“汉室衰败,宦官掌权,奸臣当道,致使乱了朝纲,自黄巾以来,天下大乱,诸侯林立,百姓民不聊生,足见汉气数已尽。战乱二十余年,百姓久思和平,今骠骑将军,应运而生,起兵于青州,一一平定北方州郡,给天下带来和平,给百姓带来希望。”
“骠骑将军大军很快就会南下,南方三州,刘璋、刘表和孙权,实力孱弱,就算合起来,也未必是骠骑将军的对手,不过是以卵击石而已,天下大势将定,负隅顽抗,只会带来灾难。”
“孝直本是关中人,当年入蜀,只为躲避战乱,为刘璋效力,只为谋取前程,今刘璋盘踞益州,为骠骑将军之敌,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且刘璋暗弱无能,他日骠骑将军大军南下,顷刻之间,便能攻入蜀地,届时刘璋败亡,孝直前程尽毁。”
“孝直是聪明人,当知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刘璋只是你从关中进入蜀地后,唯一而又无奈的选择,今我来到成都,若你愿意为骠骑将军,我自当引荐,届时孝直成为骠骑将军之臣,还可趁这天下尚未统一之时,谋取一些功劳,以为前程,还能恩萌子孙,否则哪日天下大定,你想立功都无功可立,则一生前程未卜呀!”
赵戬也是有辩才,一番话滔滔不绝,丝毫不给法正说话的机会。
“只是……叔茂公所言并非无理,只是我终是益州牧之臣,若背叛益州牧,恐怕……”这时代的人,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会一下子表现出来,法正先是表达了他的难处。
“你所虑不无道理,不过这容易解决,孝直可以直接向益州牧请辞,我再向骠骑将军引荐孝直,届时你成了骠骑将军之臣,必会得到重用。你可知道,我为何入蜀后就先找到你?”
“哦,这是为何?”
“在入蜀前,骠骑将军特意给我写了封信,让我南下谋划益州,称你精于谋略,但心思关中,故让我先来找你,可见骠骑将军器重于你。”
陈炎确实给赵戬写了封信,让赵戬入益州时,可以酌情考虑从法正和孟达身上入手。当然,他肯定不会告诉赵戬,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就背叛了刘璋。赵戬不知内情,就以为陈炎器重法正和孟达。
“竟有此事?”法正微微吃惊,想不到陈炎竟如此赏识自己。
“自然是真的,否则我来成都后,何以先来找你?”
“叔茂公,你来成都已有多长时间了?”
“四五天时间了,问这干嘛?”
“叔茂公多虑了,此事重大,我需再三考虑才行,不敢今日回复叔茂公。”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我亦相信孝直懂得取舍,不过,孝直最好不要犹豫不决,今张辽将军已到了汉中,接管原汉中数万兵力,正囤积粮草,随时都会南下。”
“哦,蜀地之所以易守难攻,皆因道路难行,从关中入蜀,唯有走蜀道,从荆州入蜀,唯有走水路,其余道路皆不通,骠骑将军大军若从汉中南下走蜀道,恐怕困难重重呀。”
“哈哈哈哈。”赵戬笑了起来:“孝直放心,我虽不知详情,但骠骑将军大军向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入蜀大计,骠骑将军自会考虑清楚。”
其实,陈炎确实已经有了入蜀大计,早在他让张辽驻军于汉中时,就对张辽有所交待,让张辽做好前期的准备。赵戬也得知一些情况,但他不会在法正未投效之前,就透露给法正,以免走漏风声。
双方聊了之后,法正送走了赵戬。他又给孟达写了封信。孟达驻军梓潼一带,恐怕要数日才能回复。
十几天之后,孟达终于回信了,法正才与赵戬相见。
“叔茂公,此事过于重大,我无法一个人做决定,因而与一故友书信往来,商量了一番,倒耽误了些些日子,还请见谅。”
“无妨,孝直所谓的故友,可是孟达孟子敬?”
“叔茂公也知道此人?”
“略有耳闻,此人与你一起入蜀,是你至亲好友。”
“正是,今他驻军在外,不能回成都,他给我回了信,称此事由我决断,他愿听我安排,我思虑再三,决定效力骠骑将军,还请叔茂公代为引荐我和孟子敬。”法正起身,向赵戬行礼。
“哈哈,孝直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仍有一好友,姓张名松字子乔,此人乃成都人,颇有才华,深得才刘璋信任,只可惜,他去襄阳了,否则有他相助,必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