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4章 陈炎和沮授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徐盛等人有些不解,连陈炎也是一样。

“沮授兵力三千,但他不能尽出,最多只能出两千兵力,我军攻下漯阴后,可驻军一千,兵力上以一敌二,沮授有谋略又如何?攻城也只能强攻,这谋略又用不上,但他不是勇将,强攻漯阴必难以攻破。”

“麹义兵力四千多,他驻军祝阿,是为兼顾防范朝阳和泺口两个渡口,可是祝阿与东阿距离不远,不过两百里路,曹操在东阿是有驻军的,麹义必须有所防范。我有一计,州牧可派人潜入祝阿,暗中散播谣言,只说曹操对祝阿虎视眈眈,有攻打祝阿之意。”

“麹义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必对谣言深信不疑,那么他就敢出重兵攻打渡口,能出两千军队已经算是不错了,届时我军在渡口驻军至少也有一千五,兵力相当,我军守住渡口并不难。”

“可是,若是那麹义知道我军驻渡口的军队有一千五,又改为攻漯阴呢?”徐盛又问。

“这……倒也无妨,我军先大军压境,攻下漯阴,然后再撤一部分兵力回渡口,其实,漯阴和渡口互成犄角,更有利于我军防守。只要渡口不丢,漯阴也不会有事。此战意义重大,我军若真能拿下漯阴,黄河防线就安全了。”

众人听了,也没有其他意见,陈炎环顾众人:“既然诸位没有异义,那就按奉孝之计去打这一仗,我军必会旗开得胜。”

众人散了之后,高览私下来找陈炎。

“州牧,此战我可否……”袁绍是他的旧主,他不想与旧主的军队交战,陈炎曾答应过他,但似乎又忘了。

“子观无须担忧,此战你不参与,我让你随军而来,是来替换仲从,驻守朝阳城和朝阳渡,仲从会率陷阵营随我出战。”

“原来如此,还是州牧考虑周到,多谢州牧。”高览放心了。

……

七八天之后,陈炎率军渡过黄河,留高顺的陷阵营在渡口,一则督运物资,二则在渡口修建防御工事。按照陈炎的计划,陷阵营将是抵御麹义大军的主力。

随后,陈炎率两千大军,前往漯阴城。一天之后,大军兵临漯阴城,漯阴城城门紧闭。

陈炎让大军休息一晚,次日率军列阵,准备攻城。然而,他还没下攻城的命令,城门突然打开了,里面的士兵主动出城,缴械投降。原来,漯阴县令昨晚跑路了。陈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漯阴城。

进入之后,陈炎做了几件事,一是搜刮了城内的府库,掌控粮食、兵器、药材等军备物资;二是赶紧检查城防,城墙该加固的得加固;三是下令安抚百姓,告诉百姓大战将至,愿意离开的,可自由离开,如果愿意迁移到济南,也可以安排。

三天之后,在平原的沮授收到了漯阴城被攻陷的消息,微微吃惊。正旦日前后,他受命回了一趟邺城,见到了袁绍,曾向袁绍建议,加强平原的防守。原因是陈炎夺了北海,已是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青州,可能会有西进或北上的意图。

袁绍手下诸臣商议一番,最后拒绝了,理由是陈炎收拢了黄巾军的兵力,虽兵力增长,但战力普通,不足为患。且陈炎如进军平原,则失黄河天险,更有利于袁军。或者说,袁绍更希望陈炎率军进入平原,以平原为战场,而不是他派遣大军进入济南。

得到陈炎攻占漯阴的消息后,沮授派人把此事上报袁绍,同时派人去见麹义,建议祝阿和平原同时出兵,夹击漯阴。

人派出去后,沮授开始整顿军队,组织民夫,安排粮草运输,做好战前准备。

两天后,沮授率两千步兵,从平原出发,向漯阴而去。行军两天时间,沮授大军到达漯阴境内,距离漯阴只有二三十里路。

陈炎在漯阴城里,士兵来报:“报……平原方向敌军已进入漯阴县,距离只有十几里路了。”

陈炎和郭嘉对视一眼:“奉孝,你和伯悦率一千大军回渡口,我与文向镇守漯阴。”

典韦手里还有五百骑兵,面对麹义时,或许会有更大的用途。陈炎明白,渡口的压力要比漯阴城还大。

“州牧放心,我等必会坚守渡口。”典韦和郭嘉行了个礼,就离开了。片刻之后,两人率五百骑兵和五百步兵,向渡口而去。

又过了一个时辰,沮授率军来到了漯阴城,他先下令大军安营扎寨。次日,他率军于城下列阵。沮授和另外一名将领叫苏由的,带着些士兵来到城下。

此刻,陈炎和徐盛正在城头上,看着袁军一帮人过来,知道敌军将领有话说。

陈炎先问话:“莫非是沮授沮公与?”他早已知道沮授驻守平原,看到来者为首之人是个文士打扮的人,自然猜出是沮授。

“正是,你是济南相陈炎?”沮授故意称陈炎为济南相,言下之意是,不承认陈炎为青州牧,只承认朝廷任命的官职。

“公与先生,你率军来此,想必是为攻城而来,那你攻城便是,为何来此找我说话?莫非想劝降于我?”

“正是,济南相才华非凡,若你愿意投于大将军,必得大将军重用。”

“哈哈哈哈,沮公与,你乃冀州名士,我亦敬你三分,袁绍最擅自之事,便是过河拆桥,你前主子不就是被袁绍所害吗?”

“前主子?”韩馥之事已是时过境迁,算起来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了,沮授竟一时没想起来。

“怎么?你忘了,当年,你怂恿韩馥献邺城投于袁绍,结果如何?韩馥不是被袁绍所害吗?”

沮授这时才想起来,顿时脸色铁青:“胡说,大将军待韩馥甚厚,他受人迫害,大将军还主持公道。”另外,韩馥投袁绍,沮授是持反对意见的。

“迫害韩馥之人,难道不是袁绍指使?我是不是胡说,公与先生心里清楚。”

“哈哈哈哈!”沮授暗恨自己被陈炎轻易挑拨,他狂笑几声,掩盖自己的情绪:“早有耳闻,济南相巧舌如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