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5章 向陈炎求援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传我将令,派出两千兵力,掘道至易京城下,在寒冬来临之前,必须完成,明年开春,拿下易京。”

郭图连忙高喊:“大将军英明!”

“大将军,颜良乃冀州名将,可否派人去一趟东平陵,看看能否赎回颜良?”

“田丰!”袁绍一听这建议,立即又生气起来,一声怒喝:“颜良战败丢了渤海,他若在,我必治他的罪,浪费钱财赎回又有何用?难道赎回后再治他罪吗?还不如让他在陈炎那受苦。”

田丰被袁绍喝斥,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许攸连忙拱手:“大将军,颜良将军还是赎回为妙,一则他跟随大将军数年,一直勤勤恳恳,立功不少,今不慎战败被俘,若赎回,他必会感恩戴德,军中将士看在眼里,也会感同身受,对大将军更忠心。若不赎回,则寒了将士的心,对我军不利。”

“二则,颜将军乃大将,有勇猛之名,军中几乎无能胜他之人,若不赎回他,他为了保命,可能会降了陈炎,届时对我军就不利了。”

得许攸提醒,袁绍才明白过来,采纳了许攸的主意:“好,派人去东平陵,将颜良赎回……另外,派人盯着颜良的家眷,若其投敌,将家眷抓捕入狱。”有张合、赵叡投敌的教训在前,袁绍也不得不有所防范。

许攸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心里高兴,下意识地看了田丰一眼。

田丰郁闷地很,同样的意见,他提了,袁绍压根就不想听,还喝斥他;许攸提了,却被袁绍采纳,你说气不气人。

……

易京。

战败的阴霾笼罩着公孙瓒整个军营,将士们个个垂头丧气,似乎明白这易京终究是守不住的。

袁军也趁机几次攻打易京,易京不愧是公孙瓒耗费无数钱粮建起来的,真是易守难攻。在军中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公孙瓒仍率军击退了袁军,守住了易京。

袁绍进攻不下,开始放缓进攻的频率,以进攻来掩护士兵掘道。

五六天之后,公孙瓒逐渐恢复过来。虽是败了一仗,但他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寒冬将至,袁绍进攻放缓,他就获得喘息之机。只要张燕率领黑山军到达易京,易京之危就会解除。

公孙瓒正在想着什么,田楷走了进来:“将军,可听到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数日前,陈炎攻占了渤海!”

“什么?攻占了渤海?”公孙瓒一开始也不相信:“消息可确切?”

“确切!”不过,田楷却没有明说消息的来源,他在青州前后待了四五年时间,自有一些消息渠道,打探到了这个消息。

公孙瓒微微叹了口气:“唉,几年前,陈炎只有一两千兵力据青州,如今竟能从袁绍手里夺了平原和渤海,再……”再看看自己,他感到一阵惭愧。他回想起当初伊籍来见他时的场景,当时他还是高高在上。

“将军。”田楷可不是听公孙瓒感慨过去来的,他接着说:“陈炎据了青州,又从袁绍手里夺了渤海、平原,兵力已是不弱,大势已成,今我军被困易京,张燕大军不知何时能到,不如派人去向陈炎求援,若陈炎大军到,说不定亦能解易京之危。”

“可是,我与陈炎之间,已是数年没有往来,他会出兵吗?”

“陈炎此人,非平庸之辈,我军若败了,袁绍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他,他如何不知?再说,当年将军派族弟公孙范将军率军支援他,力助他在青州站稳脚跟,否则他岂能据青州?公孙范将军又战死于青州,他是感恩之人,必不会忘记此恩情,我以为他会出兵的。”

公孙瓒自然更希望陈炎出兵:“好,不如你去一趟东平陵,见一见陈炎,向他求援。”

“正当如此,我即刻启程,若顺利的话,明年春,援军就能到达易京。”

田楷稍作准备,就带着几个士兵,离开易京,骑快马向济南东平陵而去。不过,他会取道,先去一趟渤海南皮,否则有可能错过了。他担心陈炎就在南皮,还没有回东平陵。

……

冀州渤海郡南皮,建安三年(193)十一月上旬。

处理好渤海战后之事后,陈炎率领大军往东平陵而去。到了中旬,他才回到东平陵。此时,天已经很冷了,济南还没下雪。

这冬季一到,陈炎最关心的莫过于白叠了。两百亩白叠已经采收,只是产量略低,一亩只产了两百多斤,总产量四万多斤。

早在出兵之前,陈炎就安排杜袭和国渊,白叠采收后,先赶制一千件白叠衣和若干白叠被,分发给治下各级官员,就当是官员福利。冬季照样赶工,制出的白叠衣,先存放到库房里,待他回来,再分配一定量到军中。

白叠脱籽后,要把白叠籽放好,到明年春继续扩大种植。陈炎稍稍计算了一下,每年都扩大种植,五年后,所产的白叠就可以满足青州人的需求了,可以做到青州人每人一件白叠衣。

今年是首年收获,因种得太晚,收获也晚了,已无法在冬季来临之前全部制衣。所以,他也不打算外卖。

他嘱咐国渊,明年要早点种,最好二月底就要种了,等到七八月收获之后,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制衣和售卖。

陈炎又趁着寒冬来临前,去了一趟乐安博昌,巡视了一下盐场。冬季缺少阳光,盐场改晒盐为煮盐。相对于晒盐来讲,煮盐对柴火消耗要求极高,在工序上更为复杂,效率有所下降,产量也有所下降。当然,因战乱之故,盐属于稀缺物品,价格较高。即便是煮盐,也是有比较可观的利润的。

不过,从盐工的嘴里,陈炎得知盐场今年改进了晒盐的工艺。据说是某个盐工从徐州广陵来的,引进了广陵盐渎县盐场晒盐的一种工艺,称为板晒。

要知道,自古以来,广陵郡盐渎县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制盐之地。因制盐扬名天下,后来干脆连地名也改成盐城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