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45.3万字

第394章 袁绍托孤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第394章 袁绍托孤

“告老还乡?”袁绍皱起眉头,什么告老还乡,分明是看苗头不对就辞职,他无心顾及这些,接着吩咐:“我忘了这事,那就以张南为主,焦触为副,出兵救援,其余之事,待我好好思虑一番……我累了,你们下去吧!”

众人听了,默默地离开了。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来探望袁绍的病情的。袁绍感到一阵酸软无力,又躺了下来。

次日,袁绍单独把审配叫了过来,他支撑着坐了起来。

“正南,如今形势,我还有希望吗?”

审配话到嘴边,犹豫了起来,片刻之后才说:“大将军乃英雄豪杰,若非病体缠身,陈炎又算什么?”

“正南,你就别安慰我了。”袁绍神色黯然:“我年纪已老迈,又重病在身,只怕命不久矣……我死了之后,邺城恐怕顷刻间分崩离析,陈炎再兵进邺城,不费吹灰之力,邺城就收入囊中,陈炎打定主意了,正等着我死呢!可恨啊!我起兵十余兵,终是壮志未酬……”

“大将军……”审配跪了下来,抽泣着。

“正南,数年来,我出征在外,都是让你坐镇邺城,皆因我信任于你。”

“大将军对我恩重如山……”

“你起来吧!”

审配这才站出来,抹了一下眼泪。此刻,他已经明白,袁绍把他叫来,多半有机密之事托付。

“我英雄一世,诸子却个个不成器,唉,生子当如陈炎呀,连我都羡慕他。再看看我诸子,显思年纪较长,却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显奕优柔寡断,难成大事,显甫二十余岁,不经大事,鼠目寸光,其他诸子皆碌碌无为。我若在,可护诸子周全,我不在,只怕兄弟阋墙?,如此又如何是陈炎的对手?”

显然,袁绍是知道袁谭和袁尚相争之事的。以前是不想管,现在是想管又管不了。

审配听了,脸稍红,他暗中支持三子袁尚。此刻,他也暗恨自己不顾大局,参与冀州内部世子之争中来,辜负了袁绍的期望。

“今我把你叫来,想把后事托付于你……”

“大将军,田元皓之言,不足为信……邺城尚有兵力两万余,自保有余,陈炎必不敢轻易来犯,只要大将军把病养好,邺城就有希望……”

袁绍摇了摇头:“我与陈炎交战数年,当年兵强马壮,尚且不能击败他,如今只剩下这些残兵败将,又士气全无,诸将人人自危,又如何能与之交战?咳……咳……”或许是太激动了,他咳了两声。

“我……死后……请正南看在这些年我厚待正南的面子上,为我安置好家眷,我死不足惜,但袁氏血脉不能断……”

“大将军……”审配只是哭喊着。

“怎么?正南不愿意?”袁绍挣扎着要起身下床,做出下跪姿势:“我求……正南了……”

审配惶恐,连忙起身,把袁绍扶回床上:“我答应了,我答应了,还请大将军吩咐。”

或许是刚才用力过猛,袁绍又止不住咳嗽了起来。

“来人,来人。”审配喊人了。

片刻,袁绍的妻子刘夫人进来,过来搀扶着袁绍。袁绍推开刘夫人的手:“你出去,我与正南相议正事。”刘夫人只好又出去了。

“我年纪六旬,本是稀寿之年,纵观一生,亦曾轰轰烈烈,就算是死了,亦是无怨无悔了,唯有放不下的便是妻儿。”

袁绍接着交代后事:“高元才乃我外甥,是我自幼看着长大的,我信任他。原本我想让他驻军上党,若邺城有变,则走滏口陉回邺城,当时我掌魏、赵、清河,又有曹操为盟友,尚有一线生机。”

“然而,去年底清河被占,曹操又战不利,我便意识到,高元才大军若回邺城,只怕我无粮养活他的军队,且若并州又难以保全,谁知他却写书信建言攻打井陉,我本就想拒绝,让他固守太原,只是卧病在床,这事就耽搁了下来。”

其实,高干长年在并州,对冀州形势了解难免不足,他哪里知道,袁绍已是病入膏肓。如果他知道袁绍病重,或许就会从并州赶回来。

“今他出兵常山,想攻破井陉,难于登天,就算是一时胜了,以当前形势,只怕难改大局。不过,确实如他所说,太原若有事,他可即时撤回来。我若死了,正南就安排人护送我家人,走滏口陉,经上党去太原,把我家眷托付给高元才,他必会妥善安排好。”

“这……谨听大将军之命。”审配已是泪流满面。

袁绍从枕头下抽出两封信来,递给审配:“这两封信,一封是写给诸子,让他们听从你的安排,另一封是写给高元才,嘱咐他保护好我妻儿。送走我妻儿后,邺城之事,就由正南主持,就……降了陈炎吧。”说这话时,袁绍心中不甘呀!

“降了?”

“陈炎其志不小 ,将来成就难料。若不降,他必会死追不放,只怕我妻儿难保,唯有降了,他才会放过我妻儿。”

“大将军……”审配已是泣不成声,他比袁绍还激动。

“正南……此事就……交给你了。”

“大将军放心,我会以死护大将军家眷周全。”

袁绍还想说着什么,却控制不了自己,哽咽了起来。两个老男人相对而泣。

……

幽州涿郡涿城。

前年,陈炎去了趟幽州,见了田畴,得田寿的承诺,由其出面说服鲜于辅和阎柔,同意田豫带人过境,兴修水利,挖通水道。

田畴前后去见了鲜于辅和阎柔,终于说动两人同意了。田豫很快就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涿城本来只有五千士兵。半年前,王凌在冀州招募了八千兵力,都被陈炎调到了涿城去,并交由一人负责,专门训练骑兵。此人正是颜良。

话说颜良投效了陈炎后,其家眷一直被袁绍扣押在邺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袁绍又重病在床,对颜良家眷看守越来越松懈。陈炎让吴敦派了些人,潜入邺城,把颜良的家人给救了出来。而那时,颜良都被他雪藏了两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