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50章 边让的外孙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此时,曹军也追到了后面,士兵嗷嗷叫着喊打喊杀。战场形势再度发生变化,轮到陈军撤退,曹军追击。

不过,陈军久经沙场,也没有慌乱,曹军一路追击了几里路,也没杀到陈军多少士兵。只是看着陈军越撤越远,曹纯和曹真才不甘心地下令停止追击。

此战,曹军先是诈败引诱陈军追击,陈军上当之后,反应神速,仍将军队撤了回来。双方算是互有伤亡,不分胜负。

此战过后,曹纯和曹真明白,即便曹军兵力稍稍占优,陈军整体战力仍然超过曹军。两人也不敢草率发动进攻了。

陈军先是昨日被突袭,后是今日差点中了敌军的诱敌之计,典韦和成廉早已吓出一身冷汗,也不敢再草率进攻。两人连忙派人去请沮授过来,军中没有一个智力高的人出谋划策,真是让人胆战心惊的。

总之,双方都采取了守势,没有主动进攻,慢慢形成了对峙的状态。

……

兖州陈留郡陈留县

高顺向陈炎请命,率陷阵营往官渡东面,寻找合适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把汴渠给填了。

填河这种事情,一看就知道是大工程,并非短时间内完成。不过,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填,就未必不能。汴渠每一段水域的宽度和深度都不一样,有些水域可能又窄又浅,给填河带来了可能性。

为了避免被曹军发现,高顺率军远离北岸百来步,只派斥候在岸边查探,以寻找适合的水域。另外,他也让斥候仔细观察对岸,以便掌握曹军的巡逻规律。

高顺率军一直沿汴渠东行,不知不觉就到了陈留郡陈留县境内。中牟的东侧便是陈留,陈留城距离官渡也不足百里路,汴渠将陈留县一分为二。不过,陈留城在汴渠的南岸,仍掌握在曹操手里。

走了上百里路,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高顺有些心灰意冷。看来,填河之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于是,他又细细思考其他的过河之法。为了避免被对岸的曹军发现,他把大军驻扎在远离河岸一里左右的地方。当然,斥候仍在河岸边仔细察觉。斥候查探久了,高顺也渐渐掌握了曹军的巡逻规律,大概率是除了在河北岸广撒斥候外,还派骑兵沿河南岸巡逻,每天往来一次,正好巡逻到陈留县境内。

高顺也想过,自己只要沿着汴渠继续走几十里或上百里,可能就会超过敌军巡逻的范围,过河会容易些。可是,他又转念一想,他所率是步兵,跑得太远,就无法兼顾粮道。

转眼间又过了几天时间,高顺仍是一筹莫展,想不出过河的办法。这天,突然有士兵进来:“将军,营寨外有人求见,就要见军中主将。”

高顺一脸疑惑:“见我?来者是谁?”

“来人自称是虞松字叔茂,乃陈留本地人。”

“这是什么人?见我何事?我岂是随便一人就能见的?”并非高顺摆架子,现在是战时,他不能随意见别人,且这虞松竟敢主动到军营来见他,确实可能有其他目的。

“他说他有办法帮助将军渡过汴渠,请见军中主将。”

“他有办法渡过汴渠?他又如何知道我想渡过汴渠?”高顺仍是满脸疑惑,但随即一想,先见了再说:“好,你把他请进来。”

虞松进来了,这是一个年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身文人打扮。

“先生就是虞松虞叔茂?”

“正是,陈留虞叔茂见过高将军!”

“先生知道我?”高顺为了怕被曹军的人发现,驻扎之处较为隐秘,营寨连旗帜都没插。

“我在外面时就听士兵称将军为高将军,骠骑将军手下有两个姓高的将军,我一时不能确定是谁,见到将军后,我便知道是高顺将军。”

“哦,我与高览将军岁数相仿,先生又怎么分辩出来?”

“将军乃兖州人,口音与我相似,我一听便能听出来。”

“原来如此,哈哈哈哈。”高顺笑了,老乡情谊还真是有用,两人的关系瞬间拉近了许多。

稍稍聊了几句后,高顺很快就进入主题:“士兵来报,说先生有办法助我渡过汴渠,不瞒先生,我为此事忧虑已久,倒是先生又如何知道我大军想渡过汴渠呢?”莫名其妙地有人来找他,说要帮他渡过汴渠,他不谨慎都不行。

“去年秋,曹操突然派人在官渡筑垒,附近百姓都知道此事。当时我在陈留,得到此消息,曾好奇地来官渡看了一下,便猜出曹操筑垒官渡,是为了防范骠骑将军大军南下,一旦中牟被攻下,曹操便以官渡为防线,这垒就能发挥作用了。果然,今年夏季,曹操兵败中牟,撤退到官渡,与骠骑将军对峙。”

“几日前,将军率军驻扎于此,曹操的军队早已撤到汴水南岸,是以我猜是骠骑将军的军队,其目的是渡过汴水,以牵制曹军。想必骠骑将军攻官渡不下,才会让将军往东而行,寻求渡过汴渠的方法和时机。”

“嗯。”高顺点了点头,又问了另外一个他更关心的问题:“先生为何要助我?需知骠骑将军与曹操战事未定,数年来,兖州都是曹操的根基所在,兖州人大多数都倾向于支持曹操,而非我主骠骑将军!”

虽然陈炎已占据兖州大部分地区,只剩下汴水以南仍归曹操所掌,但高顺心中很清楚,曹操掌兖州已有十余年了,根基深厚,支持曹操的人可能更多。

“兖州为曹操所据十余年,其根基虽雄厚,但不代表兖州人就支持曹操,十年之前,兖州人不就曾迎吕布而反曹操吗?曹操据兖州以来,兖州常年处于战乱之中,至今未停歇,致使兖州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亡,兖州也从一富庶之地,变得日益贫瘠,将军亦是兖州人,难道不痛心?”

“呵……”兖州战火点燃,陈炎也有责任,高顺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