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0章 邴原来了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陈炎想了想,也有一番说法:“北海,唯有能者居之。孔相掌北海已有数年,其能想必两位已然清楚,恕我直言,孔相有才无能,写写文章、诗赋还行,治理地方不行。”

“其掌北海,只会给北海带来灾难,使北海永无宁日。青州黄巾作乱已久,十余年从未平息过,三年前,黄巾军攻打北海,孔相得刘备之助,才驱走黄巾军。”

“然北海境内,大大小小黄巾乱军一直存在至今,危害百姓,使得百姓不敢出远门,不能安心耕种,北海亦是一片萧条,今日黄巾军再攻北海,孔相亦是无能为力,还得靠我率军来支援。我击败黄巾军并将其收拢,解了北海之围。”

“我对北海有窥视之心不假,两位心中有所不满,我亦理解,但两位需知,今日我若撤兵回济南,用不了多久,黄巾军可能还会卷土重来,再度攻打营陵,届时你们将如何自处?须知北海及周边东莱、琅琊等郡散落的黄巾军仍有数万人之多。”

“两位可曾听说过,黄巾军攻打我济南或齐国?要想北海免受黄巾军侵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我占据北海。我据北海后,必会收拢黄巾军民,为其分配土地,让其耕种,用不了多久,黄巾乱平。”

“两人支持孔相,看似仁义,实则是把北海十余万百姓推入火坑,只是为自己获得些许虚名而已,此乃沽名钓誉。我率军于此,断不会坐视北海陷入人间炼狱,如若不是为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早就在城门口时,我就可骤然发动袭击,夺了北海。”

其实,他确实也考虑过趁孔融打开城门时,突袭进去,但他正在收拢黄巾军,不敢分心。

陈炎这番话先把孔融给贬了一顿,再强调孔融继续当这个国相,对北海有害无利,只有他据了北海,才会解决北海的问题。

是仪和王修陷入思考,一时没有反驳陈炎,显然他们也同意陈炎的一些观点,只是一时不接受陈炎的做法。

“两位有所不知,早有数日前,黄巾军攻朱虚,我率兵解围,曾同根矩先生详谈一番,根矩先生对我所言,亦是十分赞同。”

“国相见过根矩先生?”

“根矩先生乃大义之人,黄巾军攻打朱虚,根矩先生号召城内数千百姓,共同守城,朱虚差点被攻破,我及时率军赶到,才解了围,我与根矩先生促膝长谈,都对北海的前途和命运甚是担忧。”

“而后,我兵进营陵,根矩先生又和国子尼谈了一番,对孔相掌北海已是十分失望,希望北海易手,能解黄巾贼患,能让北海得到安宁,如此对谁都有好处。最多不超两日,根矩先生会赶来营陵,若两位不信,可自行询问他。”

“若是如此,我们定要和根矩相谈一番。”

是仪和王修一听邴原支持陈炎,这态度立马有了改变,疑虑少了许多。可见,邴原在青州的威望之高。两人也留在了济南军的大营中。

次日,邴原赶到了营陵,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人,便是徐干。徐干,字伟长,北海剧县人,历史上的建安七子之一。

邴原先来见陈炎,得知陈炎把孔融给扣押了,也是一时无语。

“国相,你与孔相有私怨,为何不早告诉我?孔相乃圣人之后,在齐鲁之地威望极高,你扣押他,有损威望。”

“根矩先生,正因为是私怨,我才不告诉你,当时与你见面,未曾细想,今我破黄巾军,收拢两万多军民,急需拿下营陵,调粮食先支撑一段时间,再将这些人分置在各郡县,若不扣押孔融和武安国,如何保证我的安全?”

邴原微微一想,这事倒也不能怪陈炎,是孔融太糊涂了,才为武安国所骗。陈炎被劫杀,差点丢了性命,岂能不气?

“国相,我明白了,今我已联系北海的一些名士,一番劝说,他们大多都支持国相,听闻是子羽和王叔治也在这里,我先见他们,若他们也支持,此事大定。”

“如此就拜托先生了。”

邴原向陈炎告退,和徐干一起去见了是仪和王修。一个时辰后,四人一起出来了。

“国相若据了北海,东莱自然也不在话下,如此一来,国相已据青州六郡国中的五个,仅差了平原,子羽和叔治皆愿奉国相为青州刺史。我等别无所求,只是希望国相信守承诺,解决黄巾贼患,还青州一个安全稳定。”

“根矩先生请放心,我能治理好一个济南,自然也能治理好青州,青州安定,亦是我所希望。”

“好,我现在就去见孔相,国相请等我消息。”

陈炎把孔融单独关押在一个营寨里,看到邴原走进来,孔融微微吃惊。

“根矩?你为何在这里?”

“奉济南相之命而来。”

“怎么?你为陈相效力?”孔融有了些嫉妒,他曾几次想请邴原出仕,邴原都不鸟他。

“非也。”

“那你来此……”

“我赶来……只为济南相办件事情。”

“什么事?”

“请孔相自辞北海相之位,将北海托付给济南相。”邴原直接说明来意。

“什么?”孔融怒目圆睁:“根矩,你这是何意?”

“孔相若继续当这北海相,恐怕是北海人的灾难。”

“你何出此言?我任北海相已有数年,在北海行教化,设书院,举贤才,尊儒术,广屯田,亦曾聚兵平黄巾贼,保百姓,为北海可谓是殚精竭虑,你竟如此诽谤于我?”

“邴原,分明是你与陈炎勾结,欲夺北海,我原以为你乃清高之人,已超凡脱俗,想不到你会为陈炎所用,为谋夺北海,采取如此肮脏手段,迫我请辞。”孔融破口大骂起来。

邴原不为所动:“几年前,我刚从辽东回到朱虚,贼寇张饶率众数万从冀州南归,孔相率军出击,却为其所败,张饶攻占朱虚,朱虚如人间炼狱,后张饶数万众散去,流落于民间,成了流寇,为害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