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6章 曹操的防守战略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荀攸这主意说跟没说一样,即在许都的东、北两面,选择下邳、鄄、中牟三城,作为屏障,来挡陈炎大军。如今,曹操的防御正是如此。

曹操想起了贾诩:“文和,你又有何良计?”

贾诩仍旧如以前一样,等曹操问了,他才说点什么:“公达之策,乃是稳妥的防御策略,但如我所料不差,陈炎必会佯攻兖州,主攻徐州,且司空当小心许昌西侧?”

“西侧?河南尹之地?”

“正是,司空可别忘了,陈炎的水军横行于黄河之上,在任何一处均可登上南岸,不是非得在兖州或河南中牟一带登岸,亦有可能在雒阳小平津或弘农茅津等渡口上岸,届时敌军可兵临许昌西面,司空不得不防。”

“且敌军控制黄河,河东孤悬于黄河北岸,杜太守镇守河东,兢兢业业,但恐怕难保河东周全。”

荀攸叹了口气:“河东孤悬北岸已久,派重兵把守,粮草又不能渡过黄河,若不派重兵,又难挡陈炎大军,实是……”

董昭突然插了一句:“司空断不可放弃河东。”

“哦,公仁可有良计?”

“河东乃易难攻之地,司空不需要重兵把守,只需要扼守要道,即只需少量兵力,就能稳守住河东。河东北面与太原接壤,但有霍太山隔开,可在霍太山险要之地镇守,借地形坚守,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若敌军从上党而来,则需经过轵关和箕关,坚守两关,只需一千兵力,就能挡上党之兵,杜太守兵力较少,不足以分守诸关,但司空只需派两三千兵力,支援杜太守,河东兵力五千左右,就能保河东不失。”

“公仁所言,倒有几分道理,若只需两三千兵力,不会影响兖州和徐州防线。”

贾诩苦笑一声,提醒曹操:“司空。河东之危,并非在如何防范敌军并州大军,而是黄河,敌军水军强盛,已是具备在黄河两岸任何一渡口登岸,关隘防御再高,亦无法挡敌军水军登岸呀。”他似乎有暗讽董昭之意。

说起陈炎的水军,在场诸人无不唉声叹气,曹操也黯然失色。

董昭并不甘心:“敌军水军兵力并不多,不过两三千而已,敌军在并州兵力也不足万,河东兵力三分,一千兵力,可守太原方向,一千兵力,可挡上党及河内方向,三千兵力,坚守茅津。若茅津无敌军,则将其兵力调到太原和上党方向。除非敌军三面来攻,否则我军必能稳守河东。”

“另外,上次在中牟渡口,我军霹雳车攻敌军战船奏效,司空不如派人加紧督造,待冬季河水冰结之时,再将数十台霹雳车运到茅津,安置于岸边,用来袭击敌军战船,防范敌军水军上岸。”

“不错,公仁提醒了我,我可以在每个渡口安置数十台霹雳车,如此便能阻止敌军水军上岸。”

曹操差点忘了,自己手里还有破敌军水军的利器。手下诸臣听了,也是个个点头称是。

“虽然如此,恐怕河东还是难以坚守。”贾诩再次出来泼冷水。

“这是为何?”

“去年,钟校尉号令关中诸侯,共同出兵,攻打并州,却兵败而归,那一战,使得司空在关中声誉大为下降,关中诸侯必会蠢蠢欲动,陈炎大军即将南下,不知司空打算如何应对关中之事?”贾诩果然是智者,想到了关中局势会对河东造成的影响。

“关中诸侯不满,但元常有韦元将之助,必能稳住局势,我当全力应对陈炎大军南下。”

“也就是说,司空并不打算出兵,前往关中?”

“文和,我兵力比陈炎弱,再出兵关中,又如何挡陈炎大军?”

“若如此,我只好劝司空调回河东杜太守了。”

“这……是为何?”

“河东杜太守乃关中人,之所以为司空效力,皆因陛下在许都,司空又能掌关中,保关中平稳,去年兵败并州,关中诸侯蠢蠢欲动,司空又不打算出兵关中,一旦陈炎大军南下,关中诸侯必会趁势而起,钟校尉或许能保长安不失,但关中终是大乱。”

“若关中乱,杜太守必心中不安,又如何能为司空镇守河东呢?届时,陈炎只需要一使者,就能说服杜太守投降。为今之计,司空只能将杜太守调回许都,再将河东托付给司空亲信,如此才能保河东周全。”

“文和住口。”曹操一听大喝:“你此言是挑拨我与杜伯侯之间的关系吗?杜伯侯一向忠心耿耿,又怎会背我而去?当初我委他重任,他助我摆平王邑,稳住河东局势,乃是有功之臣。我若将其调回许都,他反起疑心,与我生了嫌隙,又该如何?文和,你乃老臣,当识分寸。”

曹操脸色威严,足见他对贾诩的话很是不满。

“司空……这……”贾诩稍稍犹豫,正想辩驳,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似乎没必要,是自己一时鲁莽了,说了不该说的话。他连忙向曹操行礼:“司空,是我所言有失,好在这里的都是司空亲信,不会泄露刚才的话。”

此刻,他暗恨自己一时嘴快,多管闲事。下次就算曹操主动问,他也故作哑巴了。

荀彧对久不上前场,甚少发言,此时他也出来提醒曹操:“若陈炎大军南下,司空能与孙权结好,乃是好事,但刘表只怕会蠢蠢欲动。刘表此人,年纪老迈,虽无进取之心,但有刘备屯兵于新野,必会蛊惑刘表,趁机出兵北上。”

“司空当早做准备,我以为,司空当列数江夏黄祖之罪,再派人去见孙权,许以条件,让孙权出兵,攻打江夏,一旦孙权动手,黄祖不安,必会向刘表求援,如此一来,荆州战事再起,刘表就无力大军北上,亦不会听刘备的怂恿。”

“有理……有理,就按文若所说去办。”

曹操与诸臣陆陆续续商议了几天时间,渐渐地得出一个防御方案来。于是,他提前做了大军调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