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6章 曹军进退之议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第386章 曹军进退之议

荀攸拱了拱手:“以我看,我军攻延津花了太多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去攻酸枣,已是错过良机,退兵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还请司空退兵。”

曹操没想到荀攸真提出退兵,微怒:“若退兵了,那我数月驻军于此,岂不白费?还消耗了不少钱粮。”

别说曹操了,连旁边站着的徐晃听了荀攸的话,都气歪了鼻子。老子攻打延津近一个月,死伤无数,好不容易才拿下,你跟我说撤兵?

“司空所言有理,兵者岂是儿戏?我军长途跋涉至此,好不容易才攻下延津,今公达却言退兵?只怕将士们都不答应。”董卓的话里暗含讽刺。

荀攸长叹一声,可他仍觉得不宜再战,又向曹操行礼:“司空,非我执意建言退兵,而是……司空原本计划,以重兵强攻延津,拿下延津后进军酸枣,攻下酸枣,大事可成,攻不下,则看天气情况,若有风雪,则在延津驻防,押运粮草,明年一鼓作气,拿下酸枣,只要攻破酸枣,就无惧陈炎封锁黄河。”

“可如今,曹仁将军一战败北,已无再战之力,陈炎在酸枣的兵力已有万余。就算我军进军酸枣,亦不可能攻破酸枣。且司空攻延津太晚,没有充足的时间修筑防线,气候就如此还好,若突下暴风雪,防线未筑,敌军必会伺机偷袭,届时延津难保呀。”

董昭又忍不住反驳:“突下暴风雪,敌军如何会偷袭延津?”

“延津太小,暴风雪来临,这里无法御寒,大军需退回中牟,只在延津留有部分兵力,天气寒冷,士兵必会懈怠,此便是陈炎的机会。”

没有看到董昭反驳,荀攸接着说:“今我军错失良机,再攻酸枣已是难上加难,唯有先退兵,明年春,司空大军伺机从河内渡过黄河,再攻打酸枣,同时让袁绍出兵南下,共同攻破酸枣,未必没有机会。”

曹操听了荀攸的话,不像刚才那么生气,反而对曹仁有怒意,如果不是曹仁战败,他攻破酸枣希望大增。曹仁败了,也断送了他的希望。

“子扬,此事你怎么看?”曹操想起了刘晔,刘晔年纪虽轻,却已是崭露头角。

“大军至此,激战一月才攻下延津,却又退兵,徒劳无功,只怕会寒了士兵之心,军中士气大挫,到了春季,亦是不能重振士气。若退兵,司空想再攻酸枣,至少要半年以后。”

刘晔言下之意是说,要么现在接着打,要么退兵半年后再打,二者选其一。

曹操一听,深觉这话有理,军中士气不挫,要休养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不是像荀攸说得那样,春季还能出兵。可是,他要是再等半年,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到时袁绍还在不在,还得两说。

想到这里,曹操很快就做了决定:“退兵之事,休要再提,暂缓攻打酸枣,公明率三千大军,驻守延津,其余军队驻于中牟,另外,押运部分粮草和辎重到延津,做好春季攻延津的准备,公明,若敌军来袭,你务必坚守住。文谦,你率三千大军,驻于黄河南岸,接应公明,若是在变,可迅速支援公明。”

“司空放心,我必不辱命。”徐晃连忙回应。

“末将领命。”乐进也出来回应。

荀攸看到曹操不采纳他的意见,心中长叹一口气。

随后,曹操主力仍退回中牟城,徐晃驻扎在延津。延津只有一些房子,不够住,徐晃将营寨扎在延津外面一里左右距离,也正好可以拱卫延津。至于延津的房子,干脆就用来存放物资。

徐晃又折腾了几天时间,在营寨外围修筑一道栅栏,防范陈军打过来。曹军陆陆续续把差不多两万石粮草辎重放入木屋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辎重,例如兵器、绢帛等。

徐晃正想再挖些陷马坑之类的,防范敌军骑兵,但天上的雪似乎越下越大了。两天之后,暴风雪终于如期而至。他只好让士兵躲在营寨里,穿着白叠衣,又生着火取暖。

曹军中白叠衣不足,那些没有白叠衣穿的士兵,被待在中牟城里。唯有徐晃和驻扎黄河南岸的乐进所率士兵,有白叠衣穿。

外面风雪大作,营寨中柴火不足,慢慢地火也熄灭了,士兵们只能相互挤在一起取暖,以熬过寒冬。

徐晃安排了些人手去看守粮草辎重,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士兵在户外就更扛不住了,都进入木屋中,且还挤到一两间木屋里,外面已是空荡荡的,空无一人。一切也都似乎相安无事。

这天凌晨,天还没亮,黄河的冰上,有十几个人正在行走于冰上,其中有几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盒子,盒子里似乎发出微弱的光。

这十几个人正是由典韦率领的士兵,所谓的盒子里装的其实是油灯。这时代用来生火的东西,一般是阳燧或火镰之类的,都是靠摩擦生火,但在这潮湿的天气里,这玩意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最好的办法是把火种保存后,带过来使用。他们的目的正是去延津,烧毁曹军放在木屋里面的粮食。

原来,陈军占据延津时曾建了近百间木屋,可供几百士兵长期居住。交战时,陈炎只在延津外搭建营寨。但在大军撤退前,他又下令把木屋都拆了一部分,只留下十间大屋。

曹军占据延津后,由于天气寒冷,不会特意去砍伐木材,修建足够的木屋,而是只能选择搭建营寨,供士兵居住。至于原有的木屋,只剩下一个用途,那就是用来存放粮草辎重,毕竟徐晃不能让粮草辎重露天堆放。陈炎故意留下十间木屋,也是算好数量的。就这样,徐晃就上了陈炎的狗当。如此一来,陈炎想对付曹军,就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伺机烧掉其粮草。

白天之时,曹军士兵就算是懈怠些,也会有人在外面看守,但到了晚上,就不一定了。所以,典韦选择凌晨这个最容易让人睡觉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