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5章 商人的又一作用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吴敦派了很多密探,潜伏在棋牌院里面当伙计,张世平并不插手,只是故作不知。他赚他的钱,吴敦做吴敦的事,两人互不干涉。

至于甄尧,借着陈炎内兄的身份,甄家的生意遍布北方四州,也在往豫、兖两州扩张,他的商队甚至还进入了荆州。

陈炎就把三人一起召集了过来。

“见过将军。”

“三位请起,你们坐下吧。”陈炎专设了个小型宴席,招待三人。

“我常年征战在外,倒不知你们三人生意做得怎么样了?”陈炎只不过随口一问,其实三人的情况,他也是了解,毕竟他们也是为他做事。

“皆托将军的福,近几年生意亦是风生水起。”

“当年我曾经亏损,如今也算是翻身了,皆靠将军。”

“是呀,靠将军给的机会,我亦是商路遍布天下。”

三人一一把近几年的成就说了一遍,算是向陈炎汇报工作。陈炎又随口给了些指示,随后慢慢进入正题。

“今我据四州,与曹操大军对峙于黄河,双方近两年曾数次交战。此前我担忧北方忧患,故而不敢力战。今年,我平定乌桓,暂明消除后方隐患,虽仍有匈奴、鲜卑在北,但两者居住地距离幽并之地还远着,我亦一时拿他们没办法。”

“明年,我将大军南下,进军兖州,我与曹操交战两年,每年都只是小战。此次战起,其激烈程度必远超此前战事,若我赢了,则曹操败亡,若我输了,则我亦危矣。此战重大,我亦忧虑重重。”

陈炎这话有些夸张了,他进犯兖州,那是曹操的根基,一旦赢了,曹操就会面临败亡的危险。如果他输了,最坏的情况就是败退,还影响不了他的根基。

“正好得知你们三人在东平陵,今日就把你们三人召来,实则有一事,想托付你们。”

“将军请讲。”三人嘴上虽这么说,却是面面相觑,因为陈炎所说,多半与战事有关,但在战事上,陈炎从来不会找他们做什么。

陈炎给每人递上去一张纸,上面是份清单。

“这是什么?”

“这是曹操军中的战备辎重清单。主要有粮食、兵器、药材、绢帛衣物等。今年春夏两季,我驻酸枣和濮阳的军队,南渡黄河,攻打中牟和鄄城,又抄掠兖州东国各郡县,兖州连年交战,几无停歇,早已民生凋敝。”

说起来,这兖州也算是挺惨的。黄巾之后,兖州先后经历黑山军侵扰、青州黄巾侵扰、曹操和吕布交战等战事,兴平三年(196年)后,兖州稳定了三年时间,便好景不长。后来,曹操大军北上,曹操与陈炎交战,都发生兖州。整个兖州已是民不聊生。

“曹操想筹备军中粮草及物资,主要靠豫州,但确切地讲,是只靠豫州颍川,颍川东面,沛、陈等地也是连年交战,这两年才平息,汝南一直困顿,南阳方向,曹操和刘表也是数次大战。至于徐州,曹操数次屠徐州,整个徐州除了我治下的琅琊、东海,其余地方早就惨不忍睹。”

“然,豫州虽富庶,但仅凭颍川一地,实不足了支撑曹操近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想必这几年,曹操的压力也很大。据我所知,他曾指使治下大量行商,来我青州购置粮食,运往豫州售卖,他再采购。我早就知道这些,只是此为民间行商行为,我才不欲插手。”

苏双和甄尧都曾运粮食到兖州卖过,听到陈炎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了一下。没办法,兖州缺粮,青州粮多,青兖州两州又隔着近,走黄河水路押粮也方便,一些商人就看准商机,从青州运粮到兖州卖。这些粮食自然就会有部分落入曹操的手里,成为军中粮草。

“但我与曹操大战将起,粮草辎重是曹操的弱点,若再任由这些行商运粮售卖到兖豫两州,此无异于资敌,故我打算控制行商,严禁运粮到兖豫两州,你们看如何?”

“这……”甄尧主做粮食生意,先发表意见:“青州乃产粮重地,经将军多年治理,已是繁荣,粮食产量极高,兖州却偏偏因战乱而受影响,缺乏粮食,故民间行商运粮到兖州,只怕难以避免,将军若禁了,一则有损名誉,二则行商仍会暗中运粮,只怕禁也禁不了。”

“哦,我欲借你们之手,来加剧曹操的辎重压力,你们可有办法?”陈炎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们三人。

三人先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陈炎只是看着三人,看架势非得要三人想出点办法来。

还是苏双先开了口:“不如将军提高粮食的价钱,价钱提了,运出兖州等州的成本自然就高了,行商获利少了,愿意运粮去兖州的行商也会变少,如此一来,进入兖州的粮食也会变少了。”

“不妥,粮食价格随行就市,我若强行提高粮价,固然兖州的粮价也会变高,可我治下百姓购买粮食的价钱也会上涨呀。”

甄尧也有了主意:“其实……也不难,提高商税即可。”显然,他认为提高商税可以解决问题,但他自己就在经商,贸然提出这种对自己不利的意见,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怎么提高?”

此刻,甄尧就不得不回答了:“行商在青州购置粮食,会先运送到渡口,租用船只,运送到兖州的渡口,粮食主要通过济南的朝阳、泺口两个渡口和乐安的临济渡,三个渡口离开青州。”

“自黄巾之后,天下大乱,商业不兴,这通行税和车船税形同虚设。将军治理青州后,青州日益繁荣,商业大兴,五年前,将军出征在外,杜长史下令恢复了通行税和车船税,但税额较低。今将军适当地提高三大渡口的粮食通行税、车船税这两大税。”

“但凡押运粮食经过这三大渡口去兖州的,通行税和车船税叠加,通行税由运粮的行商支付,车船税则由车主和船主支付,车主和船主肯定会提高拉运粮食时租用船只的价钱,行商运粮的成本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