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6章 袁熙退兵

书名: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 作者:家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青州军防守严密,牵招见久攻不下,士气渐衰,只得无奈地下令鸣金收兵。

袁熙看到攻城不利,心里闷闷不乐,但他仍对牵招说:“牵将军,明日再继续进攻,务必拿下涿城。”

牵招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次日,袁军再度发动攻城,仍是进展不大,只是勉强攻到了城下,一些士兵爬上城墙,但很快就青州军给击退。

连续攻城四天,袁军的进攻毫无进展,军中士气低落。

田豫看到敌军的进攻似乎一日不如一日,心中大定。不过,他也不敢趁机出城,一则他的职责是坚守涿城,而不是非得击败敌军,躲在城里,依靠城墙坚守,才是最好的选择;二则这些士兵没经历过大战,包括他自己也没打过大战,也不敢轻易出城。

总之,如今该着急的不是田豫,而是袁熙。

此刻,袁熙与牵招也在商议着。

“牵将军,今连续攻城四天,涿城仍坚如磐石,你可有办法破城?”

“二公子,从敌军的情况来看,那田豫早就做好了准备,以坚城固守,我军兵力虽雄厚,但大军久战,已是疲惫,想强行攻破涿城,只怕难了。”

“那以你之见是?”

“不如……退兵吧!”牵招犹豫了一下,终于把退兵二字说了出来。

“不行,父亲让我率军攻打涿郡,此机会难得,若是退了,父亲必会诘难,你我难逃责罚,必须攻下涿城才行。”

牵招行了个礼:“非末将不力攻,二公子也看到了,前几日攻城,士兵已是尽力,但进展却不大,若继续进攻,士气不振,亦是徒劳。”

“士气何以不振?”

牵招恼怒,就说了出来:“士兵皆魏郡、清河、安平人,在易京一年有余,有的甚至交战几年,早已疲惫,好不容易取得胜利,本以为可以回去,却又奉命进军幽州,是以有些不忿,士气低落,今大军急需休整。”

“既如此,父亲又要为何派你率军攻涿郡?”

“大将军以为陈炎已败退,涿郡空虚,就派末将率军而来,只是顺势接收涿郡,却不料陈炎先占据了涿郡,我军失了先机,再战就不利了。”

袁熙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说:“不能退兵,先休战几天,整顿兵马,振奋士气,再看看能否攻破涿城。”

牵招也是无语,他认为再多休整几天,也没多大意义,但他没有决断权,只好说:“好吧!谨遵二公子之命。”

休战了四五天之后,牵招再次发动攻城,连攻数日。田豫一如既往地死守,袁军仍旧拿涿城没办法。袁熙与牵招又商量了起来。

“今数日攻城不下,不知将军还有主意破城?”

牵招摇了摇头:“久战之下,士气不可用,只怕已是无力拿下涿城,是进是退,就由二公子决断吧!”

袁熙又想了想,有了主意:“涿郡除了涿城较大外,范阳亦不小,不如我军先占据范阳,与敌军对峙,平分涿郡,将军看如何?”

牵招一时不敢回答,沉吟一番摇了摇头:“今大军疲惫,驻范阳并不能重整军队,振奋士气,且幽州贫瘠,范阳一城也养不了那么多军队,大将军虽击败公孙瓒,但河间乃主战场,受战事拖累,已是破败不堪,只怕也无法供应足够的粮草。”

“我军仍需从邺城运粮,粮道又途经河间,容易为敌军所截断,届时我军就会面临缺粮的危险。大将军让二公子率五千大军来涿郡,也是深思熟虑,若二公子能拿下涿郡全郡,勉强可养活这些军队,无须长途运粮。若不能拿全郡,这大军就养不了了。”

“那如今该怎么办?”

“唯有撤兵了,若不及时撤退,只怕时间长了,军中粮草不济,届时就晚了。”

袁熙想了半天,终是无奈,同意撤兵。袁军很快就撤回冀州,一场虎头蛇尾的攻城战结束了。田豫看着敌军离去,松了口气,他总算度过了一关。

……

建安四年(199年)七月下旬,陈炎终于回到了济南东平陵。此次离开东平陵前后将近八个多月,也真是够累的。

东平陵在杜袭的掌管之下,一切如常。回到府上,先和蔡琰缠绵一番,两人久别胜新婚,可谓是如胶似漆。

不过,衙署里积累下的公文也是堆积如山,陈炎只好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战时,杜袭会把一些重要的公文,送到前线,由他来处理,但大多数政务还是会积压,等他回来才能处理。

七月正是收获的季节,正好国渊在东平陵,陈炎先把国渊叫过来,了解夏秋收的情况。青州今年不算丰收,也不算太差,比去年稍好一些。全州耕种粮食约两百五十万亩,收到粮税三十多万石,再加上七八千俘虏、全州近万士兵屯田,收入超过六十万石,总算比自己花半年时间抢来的粮食多。可以看出,在这个乱世,抢还是王道。

扣除各级官员俸禄、士兵的饷粮,青州今年算是个肥年了。不过,平原、渤海两郡去年才夺得,屯田政策实施还不到位,还需要陈炎给补贴,相信明后年就能自给自足。

另外,陈炎治下的盐场产量逐步提高,造纸工艺也提到不断提升,再加上甄家与苏双的运作,市场也越来越大,这两块也给他带来不小的收益。

白叠倒是丰收了,陈炎很是高兴,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忘记自己治下种了多少白叠,反正有下面的官员掌控就行。他还记得他的目的,五年内青州每人都能有一件白叠衣。当然,这是指产量上能满足,实际上可能价钱高昂,一些穷人仍然穿不起。

谈完收成之后,国渊兴致勃勃地向陈炎讲了一些耕种的技巧。例如他提出了一个叫穗选法的概念,即在收获时,选择生长旺盛、穗大粒满、无病虫害的麦穗,将这些麦穗单独割下,晒干后妥善储存,作为下一年播种的种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