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1182章 他李靖,还有几年活头?竟如此滑头!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5

其实也不仅仅是薛仁贵,温柬在旁坐着,听着,尽管护农卫的事他真的没有精力和心思去费劲了。

但,张楚说的这些,很多建设之法,很多建制之术,便是他也从未听说过。

这让温柬心中撼然不已。

要知道,自己可是从乱世中一路闯过来的,尽管不像是陛下那般,在血与火中历练,可也见过大场面,但,毫无疑问,乱世中那乱七八糟的军队建设,都没有张楚这般说的清楚!

他万万想不到,对于军事,张楚竟也如此精通,似乎一点都不亚于兵部老人。

张楚说的有点口干舌燥。

一大口饮尽了杯中的桂花茶。

顿时只觉得浓郁香气直沁心脾。

瞧着温柬和薛仁贵呆呆望着自己模样,轻轻一笑。

两人如此,张楚并不意外。

而且,张楚心中其实也很清楚,自己说的这些,几乎就是后世军队建制最皮毛,也是最表象的东西了,而且,真正的灵魂之举,张楚连提都没有提。

可,就算这样,对于两人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温公,仁贵,某家对军事一道,多的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还没有时间亲自整理调教试验过。”

“所以,我说的这些,你可以尝试尝试,若是不行,便直接舍弃,若是有能对护农卫帮助的地方么,便融会贯通,吸收应用进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

张楚笑着说道。

薛仁贵是精神一震,口干舌燥的立马长舒口气,然后朝张楚重重抱了下拳:“将军之言,历代兵书上都多未提起,但,其之见解,仁贵却认为大多可行。”

“而且,远远要比兵书之上的更为·······更为完善!”

“将军,卑职会慢慢尝试,慢慢摸索,若是有什么不懂之处,还要多请将军教诲!”

薛仁贵声音无比凝重。

“这是自然。”

张楚拍了下薛仁贵的肩膀:“这就要辛苦你多多实践了。”

“诺!”薛仁贵兴奋。

温柬捋着胡须,也是从沉思中渐渐回过神来,呷了口茶,感叹道:“如此见解,太岳,你便是和李尚书探讨,定也不落于下风。”

“不过,你所说的军队建设之路,注定也是一条持久之策,一时半会很难见成效。”

温柬一言,便点出了张楚军改中最关键的地方!

时间!

对于这一点,张楚自然清楚。

“尝试着军改,温公,本就是一条荆棘之路,若不是护农卫从零开始,给了太岳这个机会。”

“说实话,刚才所说的这些,太岳想都不敢想。”

张楚无比赞同,为温柬斟满茶杯,无奈的说道。

温柬很开心:“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好。老夫就是想提醒你,不要随意插手其他卫军之事,护农卫,是咱们自家的东西,怎么折腾都可以,可其他卫兵,想要做出改变,哼,这已不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除非,全都打散!”

“但,这可能吗?”

温柬摇摇头。

大唐的建立,毫无疑问,依靠的就是当前这一支功勋武将和军队。

发展到现在,军队之中的复杂,武将之中的山头,还有那些交织到一起,甚至可以说是和大唐国本纠缠到了一起的根须,这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谁敢碰,最轻的也是被撞的头破血流。

“温公,太岳心中,有数。”张楚抱拳。

温柬颔首,他笑着朝外看了一眼:”好了,时间不早了,有什么事,下午再说。“

“走,太岳,仁贵,去食堂。”

“先填饱肚子,才是大事。”

不知不觉,竟已是中午。

张楚扭头望着堂外明媚的阳光,想了下:“温公,贪多嚼不烂,再说小子肚子里这点军事存货也就这点了,再多说,也说不出来什么了。”

“护农卫之事,仁贵,就交给你了。”

“食堂么,我就不去了。”

张楚眯了下眼眸,跟着温柬一同站了起来。

“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总也得把饭吃了不是?”温柬皱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话,太岳,还是你说的吧。”

张楚笑了:“温公,不是不吃,而是换个地方吃。”

“小子想着,去李公府上一趟。”

“有些事,小子想和李公谈一谈。”

正朝外走的温柬脚步猛地一顿,骤然侧目道:“卫国公?”

张楚颔首:“正是。”

不过,话音刚落,张楚便立马反应过来,知道温柬在担心什么,立马再补充道:“放心吧温公,我寻李公,是有其他的事。”

“不是去寻李公要兜售上午之言。”

温柬松了口气。

他也知道,自己过分担心了,太岳,不是傻子,也不是不懂进退取舍之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这一点,他比自己还要拎得清。

“那好吧。”

“既如此,老夫就不留你了。”

“呵·······”

温柬笑着,重新朝外走去:“听说,李尚书自吐谷浑回来后,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连过年,都不曾露面。”

“你去拜访拜访也好,让李公不必如此谨慎。”

“他害怕功高盖主,可当今陛下,正值壮年,他李靖,还有几年活头?”

“不趁着还能为大唐分忧,为陛下分忧的时候多干些事,早早的就明哲保身·······”

“现在的后辈,都这般的滑头了吗?”

“告诉他,就说这话,是老夫说的。”

这话,温柬说的一点毛病没有。

李靖在他面前,正儿八经的得自称一声‘晚辈’,而且话说回来,整个朝堂上,资历比温柬高的,还有几人?

张楚笑笑:“这话,定然替温公带到。”

“温公,告辞。”

“去吧,去吧。”温柬笑呵呵的摆摆手,目送张楚离去。

“仁贵,走,嘿,老夫可告诉你,咱们司农寺啊,最让老夫我满意的,不是什么红薯土豆,而是太岳这一手建起来的食堂。”

“人家都说六部中枢,不在尚书省,不在太极殿,而是在咱们司农寺。”

“知道为什么吗?哈哈哈······等你到了食堂,就知道老夫为何这么说了。”

温柬大笑着,拉着有些茫然的薛仁贵快步奔向了食堂。

娘的,别说他是司农寺卿,可若是去的晚了,一些好吃的菜,也照样捞不到。

六部堂官,三省御史台这些地方,一个个的,都是老饕。

见到好吃食,眼珠子一个比一个红,在司农寺食堂,就算是天地上官,也比不上自己的嘴和肚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