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260.1万字

第551章 再回长安!孔颖达:老夫要去帮张小子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5

“虞夫子?”

孔颖达有些微惊,笑着接了过来。

“世南能有什么急事。”

“大雪连天,封了人间,这个时候,世南应是和文达饮酒的时候,想起了老夫。”

“以往,每一场大雪,都是老夫和国子监一众夫子把酒言欢的时候。”

孔颖达露出了些许回忆之色,感慨道。

“估计,今后想要和他们再如此纵狂饮酒,已是没有机会了。”

“长安·······”

“老夫余生,很难再去了。”

“想想,心中倒还真是有些······难过。”

孔颖达说着,拆开了信笺。

这一次从长安回来,孔颖达已没有想过再回去了。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这一趟就是回兖州等死来了。

不过,尽管心中思念往日的时光,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因为,和虞世南盖文达他们饮酒的次数实在是太多,数之不尽,而天伦之乐,却才刚刚开始体验。

孔志约轻轻一笑,恭敬道:“阿耶,若是你想饮酒,孩儿可唤上家中弟兄,一同陪你。”

“他们,也一直向孩儿唠叨,说是阿耶你回来了,定是得寻个机会,不醉不归!”

“只是前几日阿耶刚回,孩儿想着先让阿耶歇息几日,养养身子,今日大雪,万物皆休,倒还真是个不错的机会。”

孔志约思量着,询问孔颖达的意思,想要安排。

只是,孔颖达的声音再没有响起。

他盯着手中信笺,原本轻松的神态,渐渐凝重,悠闲的身躯,也慢慢的开始僵直起来。

孔志约也感受到了不对,不敢再多言,静静等待。

好一阵子,孔颖达才放下了手里的信笺,双眸沉沉的望着湖心,沉默。

“阿耶,可是长安,出什么事了么?”孔志约小声问道。

“嘶·······”

数息后,孔颖达才深吸口气,点了点头。

“虞老夫子他们处理不了么?”

“阿耶已经回了山东,他们·······”

孔志约的话没有说完,直接被孔颖达打断。

“他们处理不了。”

孔志约瞳孔微微一缩,忙道:“阿耶,你才刚刚回来,家中儿郎还都没有拜见过你。”

孔颖达叹了口气。

手中的信笺,轻轻放下。

他的眼神,显得无比纠结,很是挣扎。

正如孔志约所言,自己刚刚回来,这一趟本就想着在家中养老了,长安的是是非非,自己不再掺和,那么大的舞台,留给年轻人去吧。

可是这件事·······

让孔颖达不得不慎重。

毫无疑问,这一场冬至论道,定会铭记于青史之上,成为万民所讨论的焦点。

若是儒家不参与,所谓的儒释道,岂不是真的变成了民释道?

尽管,孔颖达对民学没有了之前的偏见,可他为孔氏之后,仍旧是儒门魁首,这个重担岂是能说丢就丢下的?

若是自己不去,世南文达他们将会非常被动,这对儒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创伤。

到时候·······

孔颖达把信笺递给了孔志约。

孔志约双手接过,急忙打开。

快速浏览一遍,而后双眉刹那簇起。

“这!!!”

孔志约骇然。

“李淳风这是想干什么?他这是想要踩着秦川伯的民学,腾遥而上?”

“此子,算计太过于阴险!!!我的老天?佛门佛子竟直接打上了玄都观。”

“咕咚!!!”

“佛门怎突然变得如此勇猛?这佛门佛子,在想什么?”

“莫非,这三家也是有意识的想要把我儒门踢出去?”

想到这里,孔志约的脸色已变得很难看了,心中更是有层出不穷的想法涌现。

民,道,佛三家这一次掀起的这般波澜,怕是将会影响今后大唐的走势。

怪不得刚才阿耶说,虞老夫子盖老夫子他们无法处理。

这三家齐出,天地之下,估计也只有阿耶能够震住了。

可是,阿耶才刚刚回来啊!!!

湖心亭下,骤然安静。

“哎······”

过了颇久,孔颖达幽幽一叹。

“其实,老夫回来的时候,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一种感觉,自己,迟早还会再回长安。”

“只是没有想到,竟然那么快。”

“这小子·······”

“坏事做了那么多,嘿,被人盯上了吧。”

孔颖达摇摇头,好似下了决定,轻轻一笑,感慨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民,道,佛这三家,毫无疑问,民学处于绝对的弱势。”

“老夫得回去,帮帮张小子,共同对抗佛道之压!”

“不然,老夫还真害怕这小子,被这两家分而食之!”

孔颖达站了起来,也有些担忧。

孔志约还想要说什么,但,望着阿耶的神情,也知此事,是已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的。

如此大事,天下关注,毫无疑问,儒学绝对不能缺席!

“志约,给老夫收拾行李。”

“对了,还有惠元这孩子,这一次,就跟我一同去长安吧。”

“估计那里的事,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孔颖达想了下,吩咐道。

“阿耶,这么急?”

“山东大雪封路,京兆府那边也是大雪浩浩,要不,等几日再上路也不晚,冬至,还有些日子!”

孔志约担心路途难走。

孔颖达直接摇头拒绝了:“从山东到长安,皆是官道坦途,就算积雪厚些,慢点走,也无妨。”

“冬至······别看还有几日,若是路上万一被什么事一耽搁,时间就紧了。”

“即刻动身!”

孔颖达饥下了决定。

孔志约不敢再多说,赶忙下去亲自收拾了。

一个时辰后,孔氏大院外。

层层人群站着,皆注视着三辆牛车。

孔颖达身披大氅,拉着一位十多岁的少年,朝众人挥挥手,便走进了车厢,而后,马夫轻轻甩动了缰绳,三两牛车,顶着寒风,在雪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远行而去。

“阿郎,阿耶怎么突然那么急。”孔家大妇冲孔志约浓浓不解并且深深担忧问道:“惠元他那么小,天如此寒,万一······”

孔志约吐了口气,白雾蒸腾。

“此事,阿耶不得不上路。”

“至于惠元,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好的一次机会。”

“有阿耶教导,并且拜于秦川伯门下,若是能把握住,或可接替阿耶,一门双魁首!”

秦川伯······

孔夫人不说话了,这个名字,她也多有耳闻。

这么多次围炉茶宴上,出现的频次,很高,长安那边似乎但凡发生些什么事,都有秦川伯的影子。

据说,这位秦川伯才不过是十多岁,同样为少年。

却创出民学,名动京城,甚至都踩得儒学,喘不过来气。

这个名字,在兖州,几乎是读书人的公敌!

毕竟,这里乃是孔氏之地,圣人故里!

风,稍稍大了些,卷起了积雪,遮盖了视线,渐渐地,那三辆牛车,看不见了。

只有路上的车辙,留下了他们远行的标记。

孔志约长长吐了口气,僵硬的脖颈,转向了长安的方向。

冬至?

不过半月之数了。

那一日,想必会很精彩,定是必能炸裂天下!

不知,儒学能否抢的一抹风头。

秦川伯苦苦支撑孱弱民学,真的能挡得住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