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1178章 先生,你觉得本宫真的错了吗?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5

上元节过去了。

休沐彻底结束了。

这段时间,许敬宗其实一直在苦思为什么当时长乐公主突然要点自己为先生呐?

尽管自己确实很合适,可,这些时间,许敬宗自认自己已经做到了无比低调,甚至于吏部核查司都快要忘了自己。

自己这个中书侍郎,已是完美的隐匿于风谲云诡的汹汹朝堂之下。

但,谁能想到,竟被长乐公主提了出来。

这让许敬宗怎么想也想不透,他不觉得,长乐公主有这份心思,能亲自选到自己。

不过,不管心里如何疑惑,既然陛下已经下旨,许敬宗也不敢不从。

他想着,进了长乐宫,除了长乐公主询问自己的问题外,其余便一概不谈。

把读书这个任务,安安稳稳的糊弄过去,然后接下来自己继续蛰伏起来,静静等待机会。

反正许敬宗是真的看出来,房玄龄,李靖,柴绍,魏征,高士廉这些人不死或者不老,自己真的很难有出头之日。

“呼·······”

整理好心情,许敬宗拍了拍自己的衣服,便走到了长乐宫宫门前。

有金吾卫全套检验过后,这才推开了长乐宫的大门。

风,是从里面吹出来的。

许敬宗稍稍闭了下眼眸,偌大的长乐宫内,不见一个人影,尽管有侍卫和宫女打扫,但,有人气和没人气的庭院终归还是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

长乐宫很干净,干净的有些荒凉。

许敬宗心里又是轻轻叹了口气,自己当踏进长乐宫宫门,这么多年的蛰伏,不说功亏一篑,起码也是会大大影响自己的进步。

长乐公主,这个这辈子或许都难再出去的软禁公主,并且和高门世族闹到这种田地,自己和她沾上,起码最少得多浪费五年的时间,才能洗干净自己身上沾染的长乐公主‘污点’。

不过,许敬宗也不是庸人自扰的性格,事情既然来了,便没有后悔的时间了,想这些,还不如想想,该如何在这件算不上多好的差事里,获得最大的利益!

许敬宗大步往里走去。

只是,当到了长乐宫殿台阶前的时候,突然········

咚咚咚······

砰砰砰······

并不专业,完全也没有压在音点上的鼓声和啰声,可以说是真的是只有感情,毫无技巧。

原本紧闭的从长乐宫宫殿大门,打开了。

秋兰敲着鼓,高阳打着锣,四位嬷嬷身上缠满了红带子,分站两侧,用力的挥舞。

长乐则是手持束修之礼,亲自走下了台阶,迎接。

“先生第一次来,长乐宫现在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本宫只能以民间束修之礼,来恭迎先生了。”

“还请先生不要责怪本宫怠慢才是。”

说着,长乐行了个弟子之礼。

许敬宗则是赶忙回了个臣子之礼:“公主殿下言重了,言重了。”

“能给公主殿下解惑,已是微臣的荣幸,更别说殿下以此礼相待,下官实在是诚惶诚恐。”

“怎能会那么想呐?”

许敬宗急忙道。

“既如此,还请先生收下。”长乐毕恭毕敬的把束修之礼递给了许敬宗。

许敬宗赶忙搓了搓手,郑重接过来。

他也是读书人,对于束修,心中多少也是有些感慨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长乐公主竟上来演了这么一出,一时间让他更不知道公主殿下心里怎么想的了。

“先生,请!”长乐邀请,站到了一侧。

“公主请!”许敬宗猛地反应过来,立马道。

长乐没有在这事上过多谦让,笑笑,便朝上走去,许敬宗立马跟上。

高阳和秋兰收了锣和鼓,两人和四个嬷嬷一起坐在宫殿前的台阶上。

这是长乐定下的规矩,求学之时,不可让任何人打扰。

午后的阳光,从殿门正好落在案桌前后。

长乐望着对面的许敬宗,亲自为许敬宗斟茶:“先生,孟子曾和梁惠王对言,孟子问: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梁惠王回答,没有不同。”

“先生,你觉得,何解?”

许敬宗淡淡一笑:“都是人亡,自是一样。”

长乐却道:“若是如此,那长乐郡死去的百姓和长乐郡死去的乡绅豪强,是不是也都一样呐?”

许敬宗眉角一挑,双眸不由也眯了下,他望着长乐,呷了口茶,轻轻一笑:“一样与否,大唐律法自是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殿下应该去询问大理寺卿或者刑部,相信他们,会很乐意给殿下解释。”

长乐哈哈一笑,点了点头。

“先生说的对。”

“不知先生可读过孟子?”

“自然。”

“其中有些疑惑,还请先生解惑。”

“但凡下官所知,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长乐取出了《孟子》,两人一问一答间,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太阳都有些偏西了。

长乐合上了孟子,忽然再道:“先生,孟子之中,说尽了如何治理国家,不论是实行仁政,以民为本,还是说是轻徭役,薄刑罚,治国之道,几乎全存于上,可为何这千百年的时间里,仍是有那么多国度存亡不定?为何百姓仍旧常面战乱之苦?”

“为何就没有一个真正能够传之千世,万世的国祚呐?”

“这么看的话,是不是孟子之言,也有不全之处?”

长乐笑着说道。

许敬宗眉头一下又皱了起来。

今日一下午的时间,许敬宗很是愉悦,长乐公主殿下饱读诗书,他好久没有和人能讨论学问这般舒坦了。

一问一答间,长乐公主确实展现出了她的智慧。

这样的愉悦感,也让他一时间忘记了刚开始长乐公主询问自己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让他一下子又是记起了刚开始的皱眉。

他沉思,微微垂眸,双手放在腿上,大拇指在长袍下缓缓的旋转。

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长乐也并没有过多等待,而是再给许敬宗斟满茶,缓缓道:“先生,你觉得,长乐郡之事,本宫真的错了吗?”

许敬宗猛然抬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