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759章 齐奔神仙里!少年长大,总是不知不觉间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5

虞世南和盖文达闻言,仔细一想,便也已是理解孔颖达的想法。

相互看了彼此一眼,两人冲孔颖达皆点了点头。

“颖达,你说得对。”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儒学融会贯通,海纳百川,才形成了八家之派,辉煌一时,就算李斯建言,焚书坑儒,可我儒学之大树,仍是繁盛之巨冠。”

“到了汉朝,董师建言于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有我儒学之一统。”

“如今,已是有八百多年。”

“八百年啊,时光滚滚,浪花翻腾,我儒学,也该有如此一劫了。”

“或许,民学的出现,对吾等,也是一个机会啊。”

“儒学,犹如祖凤,浴火重生,想必定所散发出的光芒,比八百年前,更盛,更耀眼!!!”

虞世南缓缓道。

盖文达深以为然。

两人齐齐告辞,立马组织各夫子,各学学子,准备一同参加神仙里之春耕开坛!

-------------

天色蒙亮。

当明德门再打开的那一瞬,乌央乌央的人群,马车,竟好似堵塞了的堰塞湖突然被捅开一般。

早就已是等待在明德门外的运输马车,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过去了繁忙的冬日,都已到了开春,生意竟然还会如此火爆。

一时间,马嘶人叫,好不热闹,瞬间就把清晨的些许寒气,给冲的干干净净。

而后春风起,便只剩下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色了。

“国子监的学子,不要走散了,今日虽是前往神仙里听从张祭酒讲课,但,吕氏春秋曰: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国!”

“子更曰:要立志求道,立足于德,行事靠仁,游乐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我们虽是研究学问,但,身体之强健,却也是万万不可耽误,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同拉练于神仙里,莫要只记圣贤书,而却忘了自身之体魄!”

孔颖达驾车来回游荡于国子监队伍前后,手持马鞭,高吼道。

他头顶儒冠,身着儒袍,颇有上古儒者之风。

君子六艺的驾车,更是所展现的淋漓尽致,偌大的马车,穿梭于人群之中,速度却丝毫没有影响。

虽说国子监的学子里,发出了一声声的哀嚎,但,孔颖达的话,没有人不敢听。

也不得不说,国子监学子,这群可以说是大唐地位最高的读书人,列阵而行,尽管松松垮垮,可统一的儒者之袍,却也显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

“哈哈哈·······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此乃道德经之道训。”

“吾玄都观虽是潜心向道,一心成仙,但,打开视界,解惑于心,知阴阳之变化,明五行之轮回,也是可帮吾等飞升的道理,今日张祭酒开坛讲道,汝虽为民学之魁首,可圣人训,大道为简,至理相同。”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吾等奔走向秦川,劳其体肤,听民学魁首之开坛,明智于心,未免不是一场修行,如此盛世,怎能错过!”

随着一声嘹亮的道号响起,李淳风身披紫袍,带着一群道士,也朝着神仙里奔去。

“阿弥陀佛!”

“万物一!万物一!民学魁首于佛门有缘!更况且,春日乃一年之计始,民学魁首于春天开坛讲道,贫僧,怎能错过?”

玄空带着古月一群和尚,也顺着人群,走了出来。

这引得无数百姓纷纷侧目,而后心中更是澎湃,都想着一睹今日神仙里开耕之盛事。

何兴友,赵百草等太医署所有不当值的医者,带着这个冬日新收的民学医科学子,直奔神仙里。

自然,他们身边还有司农寺黄平,吕亮等所有司农寺大小官吏,甚至于李渊也在他们之中,而身后,则是民学农科之学子。

浩浩荡,也是颇为壮观。

人声鼎沸之间,长安距神仙里之间的道路上,人头犹如蚂蚁般,攒动不止。

一辆马车,在前后马车的保护下,顺着人流,缓缓移了出来。

一角车窗掀开,露出了城阳的眼睛。

“哇!!!”

“这人也太多了吧。”

当看到外面的景色,城阳忍不住惊呼而出。

车厢中,正坐着李世民,长孙皇后,房玄龄和房夫人,外加城阳五人。

房夫人有些贪婪的望着外面的景色,东瞧瞧,西看看,精神头,比之前强了很多。

“好妹妹,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时光,多出来走走,定是没有坏处的。”长孙皇后攥着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手背,感慨道:“瞧瞧,瞧瞧·······”

“这般阵仗,平日间,哪里能看到呐?”

“多和这些年轻人走一走,咱们的心啊,也都能多年轻几岁。”

长孙皇后玩笑道。

这一次奔赴神仙里的百姓,多是年轻人。

又是一年春好处,毫无疑问,一同约起来前往神仙里,乃是年轻人中极为时髦的一件事。

更何况,长安能去的地方不多,听闻此事,少年可以用如此正当的理由把自己心中的爱慕姑娘喊出来,结伴而行,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话。

年轻的姑娘少女,则也都是受不住春风所带来的萌动,想着能不能在如此热闹的人群中,找到心仪的那个他。

更别说,国子监,民学,更甚至道观,佛门除了带头的夫子,先生们年纪大些,其余的可以说都是年轻人。

刹那间,长安城外阳气似乎都要冲天了。

房夫人连连颔首:“姐姐说的是啊。”

“没想到,张小郎君,竟已是有了这般影响。”

“想起来,当时妹妹我拉着我家二郎,在国子监门口为民学叫骂,才过去了多长时间呐?”

房夫人想起了去年的往事,不由也是多了几分感慨。

似乎,少年长大,总是不知不觉间。

“谁说不是啊。”长孙皇后也颇为感叹。

闲聊着,欣赏着,以至于到了后面,李世民吩咐驾车的李君羡,把车帘给掀起来了。

春风入车厢,更让人心旷神怡。

谈谈笑笑,不多时,马车过了潏水,神仙里,已就在前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