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254章 李世民懵了!以春秋笔法论春秋!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5

皇城。

立政殿。

这里的气氛仍旧凝重。

李世民面前放着折子,但是他的眼睛完全是没有心思的落在上面。

脑海中,还皆是朱雀门外的那些麻烦事。

“听说,长安附近城池的地方官员都来长安了?”李世民端起了茶杯, 起身,缓缓走到殿门前,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毫无感情的问道。

内侍统领左丘急忙走过来:“回禀陛下,是······是有些。”

“呵·······”

“也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吧。”

李世民轻笑一声,抿了口手中的茶。

左丘赶紧颔首:“英明不过陛下。”

“只是,神仙岔的百姓突然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些官员的折子没有送到陛下案前。”

“但,他们现在还都没走,似乎还在观望城中态势。”

“只要有机会,他们手里的折子,就会毫不犹豫的送给陛下来。”

李世民打了个喷嚏。

长孙皇后从后面走了过来,把一件长衫披到了李世民肩上。

“陛下,最近一入夜,秋风就急的很。”

“还请陛下不要在殿门前站着了。”

长孙皇后关切道。

李世民把手里的茶杯递给了她,并没有转身,双手负后,眉头轻皱,目光沉思。

“观音婢,你说,孔颖达他们下一步要怎么做?”

“时间,留给张楚的不多了。”

“这是第几日了?”

“第三日?明日,不,或许入夜前,就会有动静了。”

“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

“张楚这小子,到底在干什么,亦或者说,在等什么呐?迟迟不动,让朕好生心焦。”

李世民慢悠悠缓缓道。

长孙皇后把茶杯放到桌上,与李世民并肩。

“陛下,臣妾这里还真有些消息。”长孙皇后轻轻吸了口气,头上的凤钗被风吹得晃动,望着朱雀门的方向,沉吟片刻,还是说道:“听说,孔颖达打算假装昏死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

“这一步,朕,早就想到了,这些地方官员躲藏于长安之中,不离去,就是在等着这个节点。”

“孔颖达以身入局,逼迫朕断决。”

“无耻!无耻至极!这是逼宫!”

“不过,不得不承认啊,这一步,朕无法应对,只要孔颖达昏死于朱雀门前,胜负,便已经出了。”

“就算后面楚小子用什么手段弥补,都难了。”

“可是,这小子到现在,一点消息还都没有。”

李世民神情有些凝重起来了。

孔颖达要走的棋,其实李世民很清楚,不仅仅是自己,恐怕整个长安的那些人,现在都已经看的清楚了。

毕竟,孔颖达昏迷后,需要各方官员串联上折子胁迫自己出面。

既然串联,便不可能密不透风。

更何况,这串联面积之大,还不仅仅只是为首的几位商议,从上到下,都在等着孔颖达昏迷呐。

他们走到现在,已经是可以说把所有的底牌都亮出来了,成为阳谋。

可是,张楚这一方,到如今,丝毫蛛丝马迹还都没有。

让李世民,看不透。

让长安其他人,也都无法分析。

长孙皇后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了,再多说其他的,也已经无意,只能轻轻叹息一声,似乎,从现在看,张小郎君就算要做些什么,也来不及了。

时间,不够了!

宵禁的暮鼓声,就要响起。

孔颖达,十有八九就是要在这个时候昏倒了,这是对他最有利的时间点。

秋风来。

晚风动。

凉意浓。

大殿前宽敞的广场上,都有秋叶打着旋的飞舞着,渐渐地,秋叶中还多了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刮过来的落败的花朵,杂物·······

风终究是少了些许风情,不会挑选吹拂的东西,只要是它觉得自己能卷的动的东西,就会一个不落的裹挟着,带着,飞向它能飞到的最远的地方。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张纸,施施然从空中落下,好巧不巧的又施施然的打着圈的,摇晃着的,飞向了李世民的脸。

李世民有些烦躁的用手驱赶。

最后落到了脚边。

左丘不愧是内侍统领,赶紧走上去把那张纸拿走:“陛下,皇后娘娘,天色晚了,风大了,不如进来歇息吧。”

“这········”

“嗯?”

左丘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陛······陛下!”一息后,左丘突然惊叫了出来,直接跪在了地上。

李世民皱眉。

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左丘,不知道他为何突然如此:“怎么了?说!”

长孙皇后也望了过去,左丘向来是一个无比稳重的人。

左丘双手捧着刚才那张纸,头不敢抬,颤颤巍巍的低声道:“陛下,这张纸上有字,请陛下亲自过目!”

李世民疑惑。

伸出手。

左丘跪着移送,李世民手指夹起纸张,拿了起来。

长孙皇后好奇,也把脑袋凑了过去。

被风好似送来的垃圾,谁都没想到上面竟有密密麻麻的文字。

而当两人看到文章标题的时候,整个人的呼吸都猛地一颤,后背微微发凉。

一时间,立政殿内,只有风声。

李君羡来了。

手中同样也拿着两份一样的文章,步伐匆匆,脑门上皆是汗珠。

但当他看到陛下和皇后娘娘正认真的阅读着的时候,急忙站到了一侧,耳鼻观心,静等圣训。

“咕咚!!!”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殿中,才响起了一声李世民艰难吞咽口水的声音。

原本湿润的嘴唇,这会变得竟然干燥无比。

下意识的看了眼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正凤眸浑圆的盯着他,那涂抹着胭脂的嘴角,还轻轻抽动着,呼吸急促。

长孙皇后也艰难的咽了口唾沫。

李世民再低头看着手里的文章,而后刹那间,骤然抬头,拿着文章,指着李君羡,骇然道:“这·······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文章是谁写的?”

李君羡立马抱拳躬身:“回禀陛下,这文章的出处,暂时还不清楚。”

“根据百姓所言,城中多处都有这样的文章传诵,有数辆马车沿街挥洒。”

“陛下手中的文章,应该就是朱雀门前的那辆马车撒出来的,这辆马车顺着朱雀大街,直接出了明德门。”

“城中金吾卫和不良人,还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都消失不见了。”

“陛下,是不是要责令万年长安两县,抓获主事人?”

李君羡询问。

李世民挠挠头,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

要不要查?

这文章······

他的头脑有些发懵。

“外面,孔夫子他们,如何了?”长孙皇后反应十分灵敏,直接询问。

“对!孔夫子他们,还有朕的百姓·······”李世民也猛地反应过来,这文章是谁写的,事后再说也无妨,当前要紧的是朱雀门前的那些人。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孔老夫子他们········”李君羡犹豫了下:“孔老夫子他们都已经走了,包括百姓们,朱雀门前,已无人请愿。”

“只是,只是孔老夫子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好。”

“朱雀门前的所有人都亲眼看到了,孔老夫子见到这篇文章后,暴怒跳起,想要把所有纸张都撕碎,可惜········”

“数量太多,孔老夫子力有不逮,最后气的吐血三丈,昏迷不醒。”

“已经被虞老夫子他们送回了国子监。”

李君羡说的很详细,没有纰漏。

李世民摸了下脖子,神情恍惚。

整个长安这几日都被闹得沸沸扬扬,整个长安的眼睛这几日都落在了朱雀门前面。

可最后········

就这样,结束了?

他再低头,看着手中的文章,不由的狠狠再倒吸了口凉气。

一篇文章,便彻底瓦解密密匝匝的围剿。

这手段,这法子·······

李世民只觉得头皮发麻,整个人的呼吸都像是岩浆般,大汗淋漓于脑门上落下。

沉默!

死寂!

“可有人,发现秦川县子他们的身影?”数息后,李世民再问道。

李君羡摇头:“秦川县子的身影,从未出现过。”

“嘶······”

“朕知道了,下去吧。”

“对了,传太医署,立马赶去国子监,给孔老夫子治疗。”

李世民喝道。

李君羡立马去了。

立政殿再次恢复寂静,落针可闻,鸦雀无声。

李世民扶着门框,直接坐到了门槛上,长孙皇后跟着也坐到了旁边。

“是这个臭小子?”

好半晌后,李世民看向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看着手里的文章,突然轻笑了出来:“陛下,这人还都没找到呐,臣妾怎么会知道?”

不过李世民不理会这话,自顾继续道。

“好小子。”

“这几日一点动静都没有,却没想到,竟最后搞出来这般爆炸的手段。”

“不仅狠狠怒骂了孔颖达他们一顿,更是直接把这局,给砸烂了。”

“孔颖达他们想了半天,摸索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凑了几个像样的借口来恶心这小子。”

“没想到,这小子就直接骑在他们脑袋上·······”

“他们撑不住,被恶心的直接认输了。”

“论恶心人的手段,孔颖达他们真的是差这小子太远了。”

“这篇文章,已是让民学立于不败之地了。”

李世民声音沙哑。

长孙皇后笑笑,脸上,已是多了些许放松:“孔夫子他们曲解本宫的女则,让本宫解释都不好解释。”

“这下好了,有人直接曲解孔圣人,也该轮到他们恶心了。”

“这般手法,陛下,比那些史官都要专业呐。”

“而且,这手法,这篇文章里有句话说的对,还真是孔圣人着春秋的时候使用,留下来的。”

“这篇文章,不过是发扬光大了。”

“陛下,要不要,召见秦川子,秦川子向来聪慧,看看他能不能发现些许端鸠呐?”

李世民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就叫,伤人终伤己啊。”

“这臭小子,害的朕白白为他担心了。”

“哼!”

他想了下,摇头。

“不必,他会来找朕的。”

李世民似有责怪,不过他起身的动作,却比这几日都要轻盈的多,拍拍屁股,回了大殿。

“对了,左丘,下诏,让长安两县,去寻这件事的幕后黑手。”

“不知是谁,竟如此可恶,乱朕国子监!”

李世民还嘟囔了一句。

左丘领命,缓缓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