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534章 三道争锋?不,四家齐首才当无憾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5

张楚进了长安的时候,此事正传的沸沸扬扬。

都不用打听,已经开始归家的百姓,三五成群的,都是在谈论这件事。

暮鼓响起,张楚有些微惊。

这件事,玄空不曾给自己打过招呼,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强势入局。

至于玄空心中怎么想的,张楚自然明白一二。

李淳风找自己论道,他便寻李淳风论经!

不过,不得不说,这一招倒是釜底抽薪了,两家直接变成了三家,毫无疑问,冬至论道一事,充满了变数。

李淳风不可能拒绝的。

这一次他找上自己,本就是为了让道门声望再上一层,若是拒绝了,不论如何,百姓起码谈论起来的时候,都会打趣几声道门怕了,他这个道门行走对佛门佛子心生恐惧。

李淳风狂傲不羁,怎能忍受得住这般非议?

更别说,这一场论道,他李淳风就是让天下百姓看的。

若是论道结果还都没有出现,就已让百姓起了非议,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民释道。

呵·······

倒还真是有些意思。

张楚嘴角微翘,似乎这件事,开始变得好玩起来了。

而此刻。

当李淳风得到消息,便急匆匆出了观门,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和玄空照面,只看到了玄空留在观门上的那一张‘战书’和无数吃瓜的百姓。

佛门信徒和道门信徒,在这一刻也摩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显然,谁都不服谁。

不过,李淳风倒也无惧。

他命人把这张‘战书’,直接悬挂在了自己命人张贴在旁边墙壁上,于张楚论道的告示一侧。

佛门的强势插入,毫无疑问,让这一场本就开始撩燃全城的烈火,更好似再浇上去了一桶火油般,烧的更旺了,把长安这个城池炖煮的更沸腾了。

九成宫内。

烟雾缭绕,烛火通明,宽阔的地板以玉石铺就,成一八卦深邃之图,富有道韵,肃穆敬立!

而八卦之中,一桌一案一蒲团,一笔一砚一卦象。

蒲团之上,盘坐一须发老者。

老者身着发白道袍,手捏道诀,闭目养神。

李淳风是用一种极为小心的步伐,缓缓走进来的,好似羽毛飘落,秋叶归根,没有丝毫声响。

在外狂傲不羁,好似无人可入自己眼睛的李淳风,此刻,却是恭敬无比。

“天师。”

李淳风轻轻唤了一声。

顿时,眼前这老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在大唐,能称之为一声天师者,除了袁天罡,再无他人。

“这一次,你有些过了。”

袁天罡睁开了眼眸,虽是年岁已长,可双眸却是熠熠生辉,好似燃烧着六丁神火般,可看透人世间一切虚妄。

“佛门入局,此事,已超出你的掌控。”

李淳风闻言,自信一笑,丝毫不惧道:“区区佛门佛子罢了。”

“这玄空和尚,之前,不过只一小僧而已,不知是谁暗中操纵把他抬入佛子之位。”

“不论是论道还是论经,天师,淳风自认,无人是我的对手。”

“玄空不行,惠贤和尚也不行!”

“能让贫道多看一眼的,也就那位远走天竺的玄奘和尚,可惜,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到长安。”

李淳风想起了玄奘,若是玄奘能够平安归来,带来经书,这将是道门最大的一个对手!

袁天罡叹了口气。

看了眼李淳风,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也知道,道门重担,落在李淳风肩上,他的压力也很大。

自己老了,老神仙虽也为道门中人,可好似已独立了出去世人只把老神仙当成了得道神仙,谁还会在意老神仙的根脚?

听说,有些寺庙里,也已为老神仙度了金身。

他沉默了下。

“明日,孙老神仙就回长安了,你跟我去拜访下。”袁天罡又道。

李淳风闻言,有些吃惊,第一次露出了崇拜之情:“天师,老神仙来了?”

他亢奋,立马行了个道门之礼:“好,明日一早就来。”

李淳风告辞了。

袁天罡望着他的背影,目光,最终落在了桌上的那个卦象上。

他为这次论道,占了一卦,可卦象········

他竟然有点看不明白。

上乾下坤,左离右坎,兑震巽艮,八方归位?

这就是八卦的先天位置。

离谱,最后占卜出来的结果,竟就是先天之位?这代表什么?

之前,自己推算儒释道三家气运,皆是有不同反应,可现在······

这是算不出来了?

还是说,守正得一?也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娘的意思。

袁天罡望着这卦象,久久愣神。

----------

国子监。

夕阳已是落下,皓月星辰皆是隐去,窗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寒风呜咽,好似远方有千军万马奔腾。

窗内,炭盆燃着,暗淡烛火轻轻摇曳。

虞世南披着大氅,坐在案桌后,望着面前的秦川纸,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落笔。

他有些犹豫。

也有些纠结。

李淳风和张楚的事,他听说了,今日佛门玄空的事,他自也听说了。

城中的许多流言,他也都听到了,大家议论纷纷的皆是民释道,儒学似是已经被遗忘般,无人提起。

这让虞世南颇为心急。

他也万万没有想到,李淳风的算计之举,竟然扯出来了三家论道之事。

这一次,仿佛民释道要平分天下气运,儒道,已是不昌!

“三家论道,如此盛事,已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到那一日,洛阳晋阳这般城中贵人肯定都会前来观礼,不会错过。”

“若是儒道无人参与,岂不是········贻笑大方?”

“不行!”

“绝不能如此!”

“就算儒道被民学有些冲击,可,天下之大,儒生仍众,若是没有儒道身影,对儒学影响太大,会伤天下儒生之心!”

想到这里,虞世南已下决心,他提起了笔。

“颖达兄,一别数日,家中可好?身子可还安康?自你走后,长安风起云涌,却不停歇·······”

“········”

“若观其信笺,心有所感,望颖达兄,日夜驰骋,世南及天下儒生,甚盼!”

当笔锋落下的时候,虞世南重重吐了口气。

不论如何,这里的情况,都得悉数告知山东。

手指有些颤抖的把这封信封好,只等明日一早,便十万火急送出去。

三道争锋?

不!

虞世南期盼着,四家齐首。

这才当是人间盛世,若儒道缺席,怕是自己将会抱憾终身。

当然,肯定不仅仅是自己·······

虞世南做好这一切,望向了窗外,同样是久久愣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