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军事 | 字数:70.7万字

第996章 帝之手腕!诸公麻了

书名: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5

不过,这一次陛下好像不打算维持这样的平衡了。

若是这些代表着过错的折子被销毁后,那么接下来的功劳簿,势必会让武将阵营愈发强大。

这一战,虽说结束的时间不算晚,甚至可以说是兵贵神速了。

吐谷浑这块不小的地方,不过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便攻其于一役解决,不论怎么说,都算是快刀斩乱麻。

如此,该有的册封和荣誉,绝对不会因为时间过快,处理的方当而减少多少。

国公,郡公,侯爵,伯爵······

怕是将会再涌现出来一大批!

这对于文臣而言,绝对不是好消息。

李世民呷了口浓茶,瞧着长孙无忌,思量了下,继续道:“辅机所言也有道理。”

“但,这一次,朕意已决。”

“吐谷浑一战,过程就在兵部行军史册上记录着。”

“大问题,不曾出现,就算是有过错,也不过就是滥杀,好色,贪财,亦或者某种程度的枉法,对西域诸国犯下些过错。”

“这些罪,若是往重了说,不小,可·······”

“将士们悬命在外,他们也都是朕派出去,为朕,为大唐卖命,吐谷浑这种贫瘠之地,多少肯定会出现这些问题。

“这是免不了的,若是抓着这些不放,多会让将士们心生不愿。”

“其实,若说他们有问题,倒不如回过头来,说是朕有问题!他们的过错,都在于朕,若不是朕开战,他们定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李世民放下茶杯,笑着说道。

别看他语气轻飘飘的,但,长孙无忌,萧瑀,王珪他们相视一眼,却也再说不出来什么话了。

其实,他们心里也很清楚。

真正能让陛下起杀心的,是什么?

是叛逆,是谋反,是以下犯上,是临阵脱逃········

可这些,他们全都没有听说过,更何况,这一战,还出现了京兆七府这般之事,京兆六府几乎全灭,而北山府兵跟着张楚,转战千里之间,忍受着西域腹地那恶劣的条件,却非但没有逃窜,也没有做出什么叛逆投降之事。

反而是瞅准机会,隐忍数月,把伏允的脑袋,直接给割了下来。

这般行径,足已让陛下龙心大悦,更是能让吐谷浑出征将士身上,多了一层英雄孤胆气息。

如此,陛下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真说起来,这些是原因,但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世民心中,所准备的,要酝酿的,也默默发誓必须要做到的,灭高句丽之战,还需要这些将士们,赴汤蹈火,身先士卒!

毫无疑问,吐谷浑之战,不过就是练兵之战。

李世民启用那么多青壮,为的就是练兵,而后以这一战青壮为中坚,以进攻高句丽!

大业未成之前,当不是雄鹰尽,良弓藏的好时候。

赏赐,让将士们心怀感恩,方才可尽显帝王之手腕。

“陛下所言甚是!”

房玄龄微微直起了身子:“陛下所举,方可让天下英雄归心,好如陛下之手臂,可清扫天下之异端。”

“这一战,西域之事,皆可平也,陇右之道,也皆可随心进也!”

“此宏图也,相比于此,将士们犯下的些许微不足道过错,就如一粒灰尘也,一吹便没了。”

李积,魏征,柴绍等人也都是无比赞同房玄龄说的话。

这一战,如此摧枯拉朽的平定了吐谷浑,说实话,西域那些就算心中还有蠢蠢欲动心思的小国部落,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趴着!

这一战,能为西域多几十年的和平,这对于大唐而言,才是最最重要的。

“善!”

李世民无比认同房玄龄的话:“既如此,辅机,你吏部多和兵部,走动走动,早些把赏赐草拟一份名单出来。”

“可赏可不赏之事,当赏!”

“可记可不记之功,当记!”

李世民再缓缓道。

长孙无忌起身,行礼:‘’诺!

“玄龄,萧公,你们尚书台和刑部,大理寺也走动下,在大军回归当日,朕,要大赦天下!”李世民也看向了房玄龄和萧瑀。

两人齐齐领命。

甘露殿中诸公也都垂眸观心起来,开始思索起陛下这两道旨意对自己的影响,对自己身后族业的影响。

各有心思。

也各有盘算。

就在房玄龄和萧瑀再落座的时候,左丘忽然匆匆自殿外走了进来。

他快步到了李世民身侧,低声道:“陛下,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孙少卿,求见陛下。”

原本手指轻轻叩着膝盖,体态轻松,满脸笑意的李世民,忽然一僵,他不自然的放下了右腿,缓缓坐稳了起来。

他看了眼左丘。

左丘微微颔了下头。

“呵······”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消失的快,重新浮现的速度也很快。

他轻笑一声,双手撑着案桌,缓缓道:“那就让孙少卿进来吧。”

“正好,诸公皆在,在坐各位都是饱读诗书之鸿儒,一同跟着朕瞧瞧,孙少卿是不是又遇到了奇怪的案子,也好,一起断一断。”

左丘领命躬身退下。

不过这话,并没有引起甘露殿内诸公太多的在意。

虽说孙伏伽有望晋升为大理寺卿,也是颇为受陛下赏识的俊才,但,孙伏伽对于他们而言,还是太年轻了,他们所考虑的事,远不是孙伏伽所能接触的。

他是能臣干吏,可也不过只是定一人,一家之生死,而殿中随随便便一人,身后便是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看着,等着呐。

他们所影响的乃是天下,乃是一阁,乃是一道,一州之大事!

孙伏伽迈步走进来。

大殿中依旧寂静。

无人多看他一眼。

仍是沉浸于自己的思量盘算之中。

可,当孙伏伽把状纸递给李世民,开口的那一瞬,原本沉默的甘露殿内,所有人都猛地抬起了脑袋!

嘴角抽搐。

双眸浑圆。

难以置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