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 分类:同人 | 字数:13.0万字

第51章 愿效犬马

书名: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字数:0 更新时间:07-26 04:30

“正是。“陆君衍喉结微动,望着她发间斜插的累丝衔珠凤钗——去岁上元节灯市,他隔着人潮望见她买下这钗时,金珠流苏也是这样晃人眼的。

廊外竹影扫阶,惊得铜缸中锦鲤摆尾。温知虞忽而轻笑:“首辅可知这些太平缸原是前朝遗物?“她罗帕轻点缸身錾刻的缠枝纹,“祖父在世时,最爱在缸底刻《心经》镇宅。“

陆君衍广袖下的手指蓦地收紧,想起政事堂暗格里那卷《漕运疏》——正是温老太爷临终前递的折子。他忽然起身至铜缸前,但见暮色里缸底经文若隐若现:“阿虞可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正是要心无挂碍。“温知虞截住话头,藕荷色披帛扫过缸沿露珠,“故而我欲将流民分置京郊十二庄,择其善武者授以开山刀法。“她转身时鬓边凤钗流苏缠住他腰间玉带,“待南唐商路开通,这些便是现成的镖师。“

陆君衍呼吸微滞,政事堂积压的流民卷宗忽然有了眉目:“此事明日我便奏请圣上。“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玉带扣上的竹报平安纹,“只是南唐山高水险...“

“山高有虎,水险藏蛟。“温知虞忽然执起案上玉镇纸,“然虎皮可制甲,蛟珠能照明。“镇纸底部的“御赐“二字映着烛火,“正如圣上赐婚,是险途亦是机缘。“

更漏声里,温珣的皂靴踏碎满庭竹影。他立在碧纱橱外望见妹妹眼中星火,恍如见父亲当年执剑镇守玉门关的模样。待要开口,忽见陆君衍广袖轻扬,公服上的云雷纹竟与妹妹披帛暗绣的缠枝莲严丝合缝。

“令妹大才。“陆君衍执礼时,腰间鱼袋碰着青玉环佩叮咚作响,“安置流民之策,当入《时务策》供六部参阅。“

温珣喉头微哽,想起昨日在户部看到的弹劾折子:“舍妹闺阁浅见,首辅...“

“非也。“陆君衍忽而展颜,眉间积压半日的阴翳尽散,“阿虞此法,可解漕运三成力役之困。“他指尖在青玉案上勾勒南唐舆图,“若辅以茶马互市...“

温知虞忽然执起湘妃竹笔,在陆君衍袖口补子上添了道朱砂:“首辅漏算了这个。“她腕间沉香手串滑落,十八颗珠子正滚成个“海“字,“闽南船坞新制的福船,载重可比官船多三成。“

暮色彻底染透窗纱时,陆君衍立在垂花门前回望。西厢暖阁掌起十二连枝灯,温知虞执卷的侧影映在茜纱窗上,恰如他袖中婚书上“同舟共济“的朱批——原是昨夜他在政事堂烛火下,蘸着朱砂一笔一画摹的。

鎏金铜漏滴至酉时三刻,书房内的沉香灰烬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温珣指尖摩挲着青玉笔山,望着妹妹执笔勾画的南唐舆图:“俞家那位混世魔王上月刚砸了燕春楼,黎家公子在赌坊输掉三间铺面...“

“正因如此。“温知虞蘸着朱砂在泉州港标出红点,“御史台的眼睛,从来不会盯着粪土里的蛆虫。“她腕间翡翠镯碰着砚台叮咚作响,恰似去岁生辰时兄长赠的八宝璎珞项圈。

廊外忽起穿堂风,惊得案头《漕运志》哗啦翻页。温珣按住书卷,瞧见妹妹在扉页批注的“明修栈道“四字,忽而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的半截虎符:“庞煜此刻正在浆洗房...“

话未尽处,红缨打起湘妃竹帘:“小姐,人带来了。“

庞煜皂色短打上沾着皂角沫,十指冻得通红。他缩着脖子跪在青砖地上时,温珣瞥见他后颈未愈的鞭痕——正是前日俞锦恩纵马过市时抽的。

“抬起头来。“温知虞执起鎏金暖炉递过去,“可还记得去岁冬至的肉包子?“

庞煜浑身剧震,望着鎏金炉上錾刻的缠枝莲纹,恍惚见那日雪地里塞来的油纸包。喉头滚动半晌,终是重重叩首:“小姐大恩,庞煜愿效犬马!“

温珣忽而起身推开槛窗,暮色里练武场的刀剑声隐约可闻:“宇洋他们已在西跨院候着。“他转身时腰间鱼袋碰着青玉环佩,“泉州港的福船图纸,我托工部旧友抄了副本...“

话音被突如其来的犬吠打断。庞煜猛然抱头蜷缩,原是俞锦恩豢养的细犬追着狸猫窜过月洞门。温知虞望着细犬项圈上的东珠,忽而轻笑:“阿兄可记得前朝海商王家的发迹史?“

“你是说...“温珣指尖在《漕运志》“私贩“二字上重重划过,“要借纨绔之名行海运之实?“

暮色染透茜纱窗时,宇洋三人跪在青石阶前听令。温知虞执起鎏金令牌:“泉州十二港的暗流图,今夜便送去俞府。“令牌底部的“御“字在烛火中若隐若现,惊得宇骁佩刀险些脱手。

红缨提着六角琉璃灯引路时,庞煜踩着满地碎琼乱玉,恍如回到六岁那年的雪夜。浆洗房飘来的皂角味里,他忽然听见小姐轻声道:“待商船出海,你便做船队的账房先生。“

戌时更鼓响过三遍,俞府后院的歌舞声穿透朱墙。黎牧雨搂着胡姬掷骰子时,忽见窗外掠过道黑影。他醉眼迷离地推开轩窗,却见鎏金筒里插着卷泛黄的《海寇剿灭记》——正是他祖父当年的奏疏抄本。

“妙极!“俞锦恩踢翻酒案,玛瑙扳指在烛火中泛血光,“小爷正愁没乐子!“他执起镶金嵌玉的短刀,在《漕运志》扉页刻下“混江龙“三字。

此刻温府西厢,温知虞正执笔勾勒船队旗号。鎏金砚屏映着她鬓边微乱的碎发,恰似那日陆君衍策马过市时,被春风吹散的柳絮。她忽而搁笔轻笑:“红缨,明日把库房那对鎏金太平缸送到俞府。“

“小姐真要送...“

“就说贺俞公子新得爱犬。“温知虞指尖抚过舆图上的泉州港,“顺带捎上祖父留下的《星宿海图》。“

四更梆子响时,庞煜蜷在耳房板床上。掌心攥着的肉包子早已凉透,他却仿佛嗅到海风裹挟的咸腥。窗外细雪簌簌,恍惚见小姐立在船头,罗裙翻卷如海上初升的明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