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 分类:同人 | 字数:13.0万字

第2章 却扇诗

书名: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0

此时,有个落拓不羁的僧人,身着一件褴褛发黄的袈裟,踏着一双破洞芒鞋,正毫无顾忌地大步流星,径自闯入了温府的深宅大院。

守门小厮刚要阻拦,却见那僧人袖中飘出一串菩提子,正与老夫人佛堂供奉的念珠纹样相同,顿时骇然退开——这竟是连圣上都寻不到的净凡大师。

惊鸿院香案前的青烟尚未散尽,净凡已如一阵裹挟着檀香的风卷到案前。

他枯瘦的手指捻起洒金红纸的婚书,浑浊眼瞳里忽有精光迸射:“乾造陆重锦,坤造温知虞……”沙哑的诵念声惊得檐下铜铃乱颤,老夫人手中茶盏“当啷”坠地,碎瓷混着茶汤溅上绣金裙裾。

“孽缘!”老僧突然暴喝,婚书如烫手山芋般被掷向香炉。

纸角堪堪擦过三足狻猊炉耳,在将燃未燃之际被老夫人扑救下来。

“大师,这八字可是相冲?”老人声音发颤,却见净凡以芒鞋碾碎地上茶盏残片:“何止相冲?此婚若成,白虎衔尸,朱雀折翼,温陆两家必堕无间!”

廊外忽有环佩急响,素衣少女提着染墨的裙裬奔来,发间玉簪斜坠欲落。净凡转身时,正对上温知虞泛红的眼眶。

“大师……”她合掌行礼的指尖沾着未干的墨迹,似是方才正在抄经。

老僧破袖忽扬,三枚铜钱叮当落在她足前,摆成个残缺的离卦。

“莫追水中月。”沙哑偈语随风散入回廊,待众人回神,只见芒鞋踏过的青砖上,深深烙着半枚莲花印。

温知虞望着净凡大师消失的方向缓缓跪倒,额心触地时,一滴泪砸在铜钱卦象中央,将离卦洇成了涣散的坎纹。

再抬头时,嘴角已挂起了微笑。

长长舒出一口气。

这辈子,她与陆重锦总算再无瓜葛了!

……

用过午膳后,温知虞步履轻盈,怀着满心的喜悦,向着祖母的惊鸿院翩然而去。

春阳透过垂丝海棠的间隙,在她月白织金襦裙上洒下细碎光斑,腰间禁步随着脚步发出清越的玉鸣。

转过九曲回廊时,却见青砖小径上立着两道身影——着竹青直裰的温珣正与身旁男子执卷论道,那人玄色锦袍上的银线云纹在日光下流转,竟是当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陆君衍。

也是陆重锦的小叔叔。

“大哥。”温知虞福身时,鬓边累丝金蝶触到垂落的紫藤花穗。

陆君衍执卷的手微微一顿,深潭般的眸子映出少女脖颈间晃动的翡翠璎珞圈。

温珣轻咳一声,不着痕迹地挡住陆君衍的视线:“虞儿可是要去惊鸿院?”见妹妹颔首,他指尖无意识摩挲腰间玉佩,“长庆侯夫人……”

话未说完便被陆君衍打断:“听闻侯府世子前日猎得白狐,正欲制裘献与佳人。”这话说得轻巧,却让温知虞藏在袖中的手指骤然收紧。

待那抹月白身影消失在花墙后,陆君衍忽将书卷抵在温珣肩头:“令妹眼中,可没有待嫁女儿该有的羞怯。”他望着青石板上摇曳的竹影,“倒像是……看透生死的琉璃灯。”

惊鸿院外,十二岁的温知舒正踮脚折杏花,见长姐到来,忙将沾着晨露的花枝塞进她手中:“阿姐快看,侯夫人带来的红珊瑚比佛堂的还大呢!”

小丫头雀跃的声音惊飞檐下白鹦鹉,扑棱棱的振翅声里,温知虞望见堂屋内端坐的妇人——吴氏赭色褙子上的缠枝纹,与前世囚禁她的那间厢房帐幔如出一辙。

大姑娘身姿高挑,风华绝代,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二姑娘容光焕发,俏皮可爱,相传即将与睿王的嫡孙喜结连理。

吴氏瞪大眼瞧着姐妹俩,内心颇感忿忿,温府两位姑娘似乎注定要与她的儿子失之交臂。

“虞儿来得正好。”继母徐氏假笑着起身,鬓间金镶玉步摇晃得人眼花,“侯夫人特地将合婚庚帖……”

话音未落,温知虞已盈盈下拜:“劳夫人费心,只是净凡大师已下预兆,我与陆世子若是结合必有大灾。”

“啪”的一声,吴氏手中茶盖跌落,在青砖上碎成三瓣。她慌乱地用帕子去接徐氏递来的新茶盏,滚水溅在织金袖口也浑然不觉:“大师当真如此说法?”

“大师说小女命格清寒,恐折了侯府的福泽。”温知虞垂眸盯着吴氏颤抖的指尖,前世这双手曾将滚烫的燕窝泼在她手背,“倒是二妹妹……”她忽然转向懵懂的温知舒,“前日不是还说想学打璎珞?”

徐氏涂着丹蔻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吴氏却如蒙大赦般拉住温知舒的手:“好灵秀的丫头!我们府上后日要办赏樱宴。”话音未落,忽见温知虞拈起案上红笺,就着未干的墨汁写下几行小楷。

“这是前朝谢夫人拒婚时作的《却扇诗》。”她将诗笺轻轻推至吴氏面前,珊瑚镯子磕在黄花梨案几上发出清响,“夫人觉得,配不配得上世子的白狐裘?”

窗外忽起一阵穿堂风,卷着杏花瓣扑进屋内。

吴氏望着少女唇角若有似无的笑,眼前人眼中没有哀戚,只有淬过冰的琉璃光。

“阿姐!”温知舒突然指着窗外惊叫,“陆大人的玉佩掉在竹林里了!”

众人转头望去,却见陆君衍正负手立于月洞门外,闻言轻笑出声:“看来陆某的贴身物件,都爱往惊鸿院跑呢。”

温知虞指尖还沾着未干的墨香,惊鸿院外的竹影被斜阳拉得老长,在青砖地上洇出斑驳的痕。

陆君衍玄色袍角扫过月洞门边的忍冬藤,腰间果然空悬着玉坠的丝绦,他却不急着拾取,反而将目光落在温知虞发间微颤的金蝶上:“大姑娘的却扇诗,倒让陆某想起《璇玑图》里回文诗的妙处。”

“让陆大人见笑了。”温知虞不着痕迹地将温知舒护在身后,前世这位首辅大人正是陆重锦的政敌,此刻他眼中玩味的笑意却比吴氏颤抖的茶盏更令人心惊,“不过是些闺阁笔墨……”

“闺阁笔墨能写出'宁碎昆山玉,不承白狐裘'的气节?”陆君衍忽然俯身拾起玉佩,指腹擦过温知虞裙裾的织金云纹,“就像这禁步——”

他指尖轻弹她腰间的玉珏,清越声响惊得徐氏鬓间步摇乱晃,“看似困于方寸,实则声动九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