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 分类:同人 | 字数:13.0万字

第21章 押宝

书名:外室欺上门?我转身嫁给渣男他叔 作者:董汉分三锅 字数:0 更新时间:07-26 04:30

陆重锦捉住姜莺莺作乱的手,在腕间落下一串轻吻:“四叔年近而立尚未娶妻,祖母岂容温氏明珠旁落?这温大小姐被他给截胡了。”

他突然低笑,“倒是莺莺这般拈酸,可是要学那《妒记》里的妇人?”

姜莺莺翻身坐起,松垮寝衣滑落肩头:“我若是妒妇,早该毒哑那温家小姐。”

她望着菱花镜中陌生的倾城容颜——这具身子原该是官家贵女,如今却成了侯府外室。

五更梆子惊破残梦,姜莺莺盯着承尘上摇曳的蛛网,意识渐渐回溯到21世纪。

她仍记得横店片场刺目的镁光灯,记得自己扮作宠妃摔碎琉璃盏时,威亚断裂的失重感。再睁眼已是西魏罪臣之女,奄奄一息地倒在流放途中。

“莺莺在想什么?”陆重锦把玩着她散落的青丝。

“想侯爷那日从尸堆中将我抱起。”她将脸埋进男人胸膛,藏住眼底冷光。

什么《天工开物》的火药方子,什么《千金方》的救命良药,真照着记忆炮制,不是炸了丹炉便是毒死药仆。

唯有眼前人,是她在这吃人世道抓住的浮木。

姜莺莺突然咬住陆重锦喉结:“若我非要那正室之位呢?”

窗外惊雷乍起,陆重锦眸中欲色化作寒潭:“莺莺可知,四叔前两任未婚妻...”他指尖抚过女子战栗的脊背,“一个溺毙在及笄礼的荷花池,一个疯在合卺夜的红烛前?”

……

南城的暮春总带着脂粉气,姜莺莺倚在紫檀雕花榻上,指尖缠绕着男子腰间落下的蟠螭玉佩。

博山炉吐着苏合香,却掩不住窗外飘来的迎亲唢呐声。

“姑娘,陆大人送来两匹浮光锦。”侍女捧着缎子碎步进来,见自家主子正掐断案头垂丝海棠,“说是给漱玉裁夏衣......”

姜莺莺嗤笑一声,珊瑚珠串在雪腕上叮咚作响。

自打陆重锦议亲的风声传出,这宅子里流水似的送进绫罗绸缎,倒像是拿金银丝线织就的囚笼。

她忽地起身,石榴红裙裾扫过青玉砖,惊得笼中画眉扑棱翅膀。

菱花镜里映出张秾丽面容,眉间却凝着霜:“去请陆世子,就说小公子夜咳不止。”

戌时三刻,陆重锦携着夜露推门而入。

官袍未褪的郎君仍带着工部文牒的墨香,却在触及姜莺莺眼波时化作绕指柔:“莺莺,运河图纸......”

“重锦。”葱白指尖抵住他唇,姜莺莺将人引到黄花梨书案前,“太子既要牡丹诗,何不用‘云想衣裳花想容’?”狼毫在澄心堂纸上蜿蜒,墨迹未干便被纳入玄色广袖。

陆重锦凤眸掠过惊艳,面上却淡如春水:“这几日要往温府下聘,你且安心在此等我。“

“安心当个外室?”姜莺莺突然轻笑,丹蔻划过他喉结,“我昨日算过,若承包运河石料运输,少说能赚这个数。”她比出三根玉指,腕间缠枝金钏晃得烛火摇曳。

陆重锦呼吸蓦地粗重,攥住作乱的手:“莺莺,你可知工部多少人盯着这个大工程?”

“所以更要早做打算。”她顺势偎进他怀里,吐气如兰,“温二姑娘的嫁妆单子我瞧过,城南三间绸缎庄正合我用。”

说着从妆奁底层抽出沓图纸,“这是改良后的漕船构造,载重可增三成。”

陆重锦抚过图纸上精巧的榫卯结构,忽然将人打横抱起。青纱帐落下时,姜莺莺瞥见窗外探头的小厮——果然又是温家派来盯梢的。

云收雨歇后,她伏在男子汗湿的胸膛,指尖描摹他锁骨下的朱砂痣:“牡丹花会那日,我想去西华门看热闹。”

“不行!”陆重锦猛地坐起,玉骨扇柄轻敲掌心,“你可是罪臣之女,满朝文武包括皇上和娘娘都认得你这张脸。”

“陆郎忘了?”姜莺莺执起螺子黛,对镜勾出远山眉,“三年前死在流放途中的是姜家嫡女,如今活着的,是南城寡妇吴氏。”铜镜映出她眼角泪痣,与从前判若两人。

三更梆子响时,陆重锦带着姜莺莺做好的五首牡丹诗离去。

姜莺莺推开雕花窗,望着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转身从暗格里取出易容工具,铺了满案,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宫宴帖子。

“姑娘真要去?”侍女吓得打翻茶盏。

“备车。”姜莺莺易容完起身,又换了一身利落的男装。

……

暮色染透朱雀大街时,“四海赌坊”鎏金匾额下的朱漆大门洞开。跑堂小厮敲着铜锣沿街吆喝:“牡丹诗会开彩头咯!押长庆侯府陆世子一赔三,江南才子林逊一赔十!”

二楼雅间珠帘轻晃,温知舒掐断案头垂丝海棠:“襄苎,把妆奁里的银票全取来。”

她望着对街飘摇的“陆”字灯笼,丹蔻几乎掐进掌心:“母亲那两千两可送过去了?”

“夫人说......”丫鬟话音未落,温知舒已掀帘而出,藕荷色披帛扫落博古架上的青瓷瓶。

正厅里徐氏正对账,算盘珠撞得噼啪响。

温知舒扑到黄花梨方几前,鎏金护甲划过账本:“母亲可知昨夜工部侍郎府送来多少箱笼?陆郎的牡丹诗连太子都赞不绝口!”

徐氏捏着佛珠的手顿了顿:“知舒,你父亲最是厌赌。”

“这不是赌,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温知舒夺过丫鬟手中的紫檀匣子,“您瞧,这是陆郎昨日送来的诗笺。”洒金宣纸上墨迹遒劲,题着“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戌时三刻,温府角门溜出十数道黑影。

温知霖揣着攒了三年的月银,身后跟着七八个粗使婆子。赌坊金丝楠木柜台前,碎银子与银票堆成小山,账房先生笔走龙蛇记着“陆重锦”。

“温二小姐又加五百两!”跑堂扯着嗓子喊,惊起檐下栖着的乌鸦。

与此同时,惊鸿苑的海棠纹窗棂透出暖光。

温知虞执起青玉茶匙搅动茶沫,雪水烹的雨前龙井泛起涟漪:“红缨,取东街三间铺面的契书去钱庄。”

“小姐真要押林公子?”侍女捧着鎏金匣的手直颤,“外头都说那是个冷灶......”

温知虞抿了口茶汤,望着宣纸上新誊的《清平调》。昨夜陆重锦在醉仙楼题诗时,可曾想过这诗原是他人所作?她抚过袖口金线绣的鸾鸟,唇角微翘:“要赌,就赌个大的。“

子时的更鼓声中,红缨抱着描金匣踏进赌坊。

正打瞌睡的账房先生瞥见“一万两”的数目,惊得打翻砚台:“姑......姑娘当真要押林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