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 分类:女生 | 字数:743.2万字

第1981章 朱元璋指出成年皇帝优劣,宦官打破百年惯例

书名: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皇宫中,诸多宦官齐聚,商议着下一位皇帝的人选。

左神策军中尉王忠实道:

“这几年大唐有些不太平,咱们是不是得找个比较有能力的王爷来继任皇位?”

“陛下的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样,或许应该从其他几位先皇的子嗣中另外去选择。”

王忠实话音刚落,立刻就遭到了右神策军中尉田令孜的反对。

“这是什么话,嫡长子继承制度乃是华夏和大唐一直以来的根基,咱们大唐好不容易才在最近几位皇帝中重新确立,怎能放弃?”

王忠实目光不善地看着田令孜,冷冷道:

“陛下的那几个孩子,连一个成年的都没有,怎么能让大唐振兴?”

“之前的几位先皇,那可都是成年了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一个很少被人注意到的情况是,中晚唐的政局虽然被宦官集团所控制,但大唐并未因此而出现特别年幼的皇帝。】

大明世界,御花园。

站在亭子外面的朱棣咦了一声,摸着下巴道:

“这不对吧?”

亭子之中,正在不停逗弄着怀中襁褓女婴的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朱棣,哼了一声。

“哪里不对?”

朱棣忙道:

“父皇,该给孩子喂奶了。”

“哦。”朱元璋随手将女婴递给了一旁的乳娘,随后瞪着朱棣道:

“你先给朕说说,哪里不对?”

朱棣摸了摸后脑勺,道:

“宦官干政,不应该立比较年幼的皇帝,好方便控制吗?”

“愚蠢!”朱元璋的口水差点就喷到朱棣的脸上。

“朕早就和你说过,要多读书多读书。”

“你朱老四自从当了太子,每天不是满脑子想着打仗,就是在京师里到处飙车。”

“朕听说你还想要搞什么汽车比赛,是不是活腻了?”

教训了朱棣一顿后,朱元璋才重新将目光投向金幕,淡淡道:

“宦官们立年长的皇帝,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忠于大唐。”

“真正的忠臣,又怎么可能一直把持朝政?”

“他们顾忌的,只不过是朝廷之中的文官,还有地方上的节度使!”

在中晚唐,宦官、文官和节度使三股势力并立,正好形成了一种平衡。

一个成年的皇帝,可以在关键时刻调和三方之间的矛盾,让局势不至于走向无法挽回。

反之,若是一个年幼的皇帝在位,那么各方都会下意识地想要利用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名号来达成扩张己方权势的目标。

长安和整个关中,最重要的军队就是宦官们掌控之下的神策军。

只要有兵权在,宦官们就能确保不管皇帝和文官们怎么闹腾,己方都可以牢牢地掌握住最终局势。

最差的情况下,无非就是再来一次甘露之变嘛。

让皇帝和文官去跟节度使斗,去解决大唐的外交和内政问题。

宦官们只需要死死握住神策军的兵权,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荣华富贵,还不需要承担明面上的任何责任。

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哼了一声。

“所以你看大唐这些个阉人能一直控制朝政上百年,那是真有智慧的。”

“大汉那群所谓的十常侍,吃相那么难看,连给大唐这些宦官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朱棣听到这里,下意识地就想问一句。

那大明的宦官呢?

好在他毕竟还是有几分理智,话到嘴边强行刹车,没说出来。

大明启用宦官,就是从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开始。

若是提起这个话题,少不了又要被父皇责骂一顿!

朱棣呼出一口气,诚恳点头。

“父皇,您说得太对了。”

朱元璋眯起眼睛看着朱棣,突然开口道:

“都记住了?”

朱棣赶忙道:

“都记住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淡淡道:

“你现在立刻去御书房,朕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写一篇三千字的,关于大唐宦官集团如何控制朝政的文章出来。”

“要言之有物,还要从皇帝的角度出发,阐释如何解决宦官乱政。”

“不能有任何现代科技内容出现,必须要纯粹从权谋的立场出发。”

“若是写得不好,呵呵……”

朱棣表情顿时凝固。

不是,我都当了这么多年皇太子了,怎么还要考试呢?

这也太离谱了吧!

朱元璋双目一瞪。

“还不快去!”

“哦。”朱棣低眉顺眼地应了一声,一溜烟小跑离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宦官们的争吵还在继续。

王忠实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气冲冲地对着面前的田令孜开口道:

“老田,你疯了吗?”

“大唐必须要有一个成年的皇帝,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田令孜冷冷地开口道:

“老王,你才是疯了。”

“先皇就是你自己选的,你看看大唐都被搞成什么样子了?”

“如果再选一个和先皇一样的皇帝出来,大唐可就要被搞没了。”

说到这里,田令孜环顾在场诸多大宦官一眼,沉声道:

“事到如今,咱们应该要站出来控制一下局面了。”

“各地节度使太过猖狂,再这样下去的话,朝廷威严何存?”

“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节度使们越做越大,重演汉朝的七国之乱吗?”

王忠实冷笑道:

“田令孜,你说得那么好听,无非就是想要挟持幼帝让自己大权独揽吧?”

“幼帝登基,文官会怀疑我们,节度使会和朝廷离心离德,接下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咱家再说一次,历代宦官先辈们已经告诉过我们了,不能这么做,会天下大乱的!”

田令孜一脸无所谓地开口。

“那就看大家的意见,反正你和我说了都不算数!”

长久的沉默后,其他大宦官们纷纷开口。

“就父死子继吧。”

“皇长子李俨也十二岁了,没几年不就成年了嘛。”

“这样下去也不行啊,之前那些个宰相对咱们都不客气,节度使们也越来越不恭敬,是时候咱们亲自出山了。”

【随着大唐局势的不断崩坏,宦官集团们也意识到了不对。】

【于是他们打破了百年来的惯例,历史性地推举了李漼未成年的儿子李俨登基,成为大唐新的皇帝。】

贞观世界中,李世民看到这里,表情顿时变得极为难看。

“完了,大唐要糟!”

李治坐在一旁听到这句话后,忍不住道:

“父皇这是何意?”

李世民神情沮丧地叹了一口气。

“成年皇帝纵然再怎么是傀儡,但也是有自己意志的。”

“可一个未成年的皇帝,就真的只不过是宦官的提线木偶。”

“宦官们以此发号施令,必然会引发文官集团和地方上节度使的极大不满。”

“接下来,恐怕就是这三大集团之间矛盾的爆发了。”

李治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安史之乱后,宦官、文官和节度使形成了一个相当微妙的平衡。

现在,随着未成年皇帝的登基,这个平衡被宦官们率先打破了。

当局势失去平衡之后,结果就只能是——掀桌子!

大唐王朝,正好就是这张马上要被掀翻的桌子。

李治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变得极为复杂。

大唐,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了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山东,濮州。】

无数流民聚集在城外。

“开门,快开门啊!”

“里面的大人行行好,让我们进去!”

“我们快要饿死了,给我们一点活路吧!”

城墙上,当地太守脸色发白,恶狠狠地对着身边将官们下令。

“尔等必须要盯紧城防,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流民窜入城中!”

在这名太守旁边的一名将军有些不忍心,低声道:

“太守大人,他们是您的子民,怎么能不救济呢?”

太守怒道:

“本官倒是想救,你让本官怎么救?”

“城里府库的粮食都还不够吃,若是放这几万流民进来,那所有人都得完蛋!”

城外的临时流民营地中,几道身影安静地看着这一幕。

为首是一名身材颇为魁梧,神情极为彪悍,浑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近味道的男子。

【王仙芝。】

王仙芝看了一眼面前的流民营地,对着身旁几人低声开口。

“你们的任务就是从里面挑选一些肯卖命,有武艺的亡命徒。”

“嗯,数量不能太多,两三百就行。”

王仙芝身边这几名小弟闻言纷纷点头。

有人疑惑地说道:

“大哥,这里可是好几万人,咱们难道就不能直接带着他们揭竿而起吗?”

王仙芝呵地笑了一声。

“揭竿而起?你知不知道朝廷的官军战斗力有多强?”

“回鹘、吐蕃都被官军打没了,咱们凭什么和朝廷斗?”

“多招点人手,接着咱们才好做生意继续发财!”

又一名小弟疑惑道:

“可人家不都说太平盛世才好做生意,这天下眼看着像是要乱起来的样子,能做生意吗?”

王仙芝嘿嘿一笑,目光中闪动着叫做野心的光芒。

“你懂什么?世道越乱,咱们的生意才越容易做!”

【汉武帝刘彻:这小子看着不像是什么好人啊,莫非是又一个韩山童、刘福通?】

【秦始皇嬴政:朕还以为那个黄巢是个伏笔,现在又冒出一个王仙芝,有点意思。】

【汉高祖刘邦:朕明白了,黄巢是李自成,王仙芝是张献忠!】

【明太祖朱元璋:……你拿别的例子不行吗,非要拿大明的例子干什么?】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皇宫中,十二岁的皇子李俨在以田令孜为首的宦官们簇拥下,登上了龙椅。

“臣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文武百官纷纷下跪。

在场的许多文官对视一眼,都难以掩饰内心中的焦虑和担忧。

大唐立国两百年,在此之前只有两位皇帝是未成年就登基。

分别是唐中宗李显(武则天之子)和唐殇帝李重茂(韦皇后之傀儡)。

这两名未成年皇帝在位时期,大唐内部动荡不断,尤其是朝堂上更多次爆发血腥政变。

如今,第三位未成年皇帝登上了大唐的龙椅。

这大唐,还能像之前百多年那样继续安稳下去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