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 分类:女生 | 字数:735.0万字

第1974章 张议潮出场,汉武帝吐槽大唐这也不行啊

书名: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汉武帝刘彻:莫非是有什么洗脑的药物不成?】

【唐太宗李世民:你们在胡说什么呢,朕可没听说过佛门有这种东西。】

【宋太祖赵匡胤:你李世民连佛门都没控制住,还说这些?】

【元世祖忽必烈:朕反正是没听说过密宗有这种东西,最多也就是让人昏睡、神志不清的药物。】

【魏武帝曹操:有没有那种可以让任何少妇一见面就对朕无法自拔的药物?给朕介绍一下。】

【吴大帝孙权:曹阿瞒,你现在是脸都不要了对吧,居然在历朝皇帝面前聊这种下三滥的话题!】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虽说李忱在位时开始恢复佛寺,但李炎遗留下来的东西还没有那么快就被败光。】

画面一转,一支唐军正在河东节度使王宰的率领下,和吐蕃军爆发激战。

马蹄声响彻天际,吐蕃人的轻骑兵犹如闪电般在战场上纵横来去。

王宰丝毫不慌,表情沉稳地开口。

“推进!”

唐军举着盾牌,步兵方阵不断向前,压缩着吐蕃人的阵列。

经过漫长的相持后,对面的吐蕃主帅论恐热忍不住了。

“不能这么打,唐军的乌龟壳根本打不破。”

“轻骑兵左右包抄!”

此刻唐军已经出阵数里,左右两翼露出较大空档。

论恐热断定这是一个机会。

两支吐蕃骑兵飞速绕过战场,朝着唐军侧翼发起进攻。

吐蕃人原本骑的是高原马,耐力十足,但速度有限。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不得不收缩力量,夺取了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吐蕃缴获了大批良马,已经拥有了一支当世最快的骑兵力量。

眼看两路轻骑兵带起的烟尘距离唐军越来越近,论恐热露出笑容。

“大唐,也不过如此!”

“哼哼,等这一次击败了王宰,该到我去长安劫掠一番了!”

周围的吐蕃将领闻言,都露出了贪婪表情,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

吐蕃这几年是真的流年不利。

和漠北回鹘一样,前所未有的寒灾年年在高原上肆虐。

无法抵挡的低温让高原上吐蕃百姓成千上万地冻死,甚至出现过一整座城池无一幸存的惨事。

原本就因多年对外征战耗尽国力而危机四伏的吐蕃,开始了剧烈的内部动荡。

当一个庞大的帝国出现这般危机时,要么就进行自我革新,要么就只能发动战争对外转嫁矛盾,掠夺资源。

没文化同时又缺乏足够朝廷对地方控制力的吐蕃人,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

论恐热这一次率领五万吐蕃大军前来,任务可不是为了在大唐境内打打酱油。

他是要完成第二次攻入长安的壮举!

有了长安的财富和关中地区的人口,吐蕃内部的巨大危机就能缓解至少很长一段时间。

这也是过去这么多年来吐蕃一直在做的事情。

就在论恐热期待着胜利的时候,他身边的一名将领突然发出了惊叫。

“大人,情况不对!”

几乎是在同时,对面的王宰脸上同样也露出了笑容。

“吐蕃蛮夷,你们中计了!”

“出击!”

惊天动地的马蹄声从唐军阵中响起。

一支家重甲骑兵猛然杀出,迎向了吐蕃骑兵。

“不好!”论恐热看到这一幕,瞬间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快,快让前线的将士们撤退!”

论恐热惊慌地大叫着,但为时已晚。

唐军重骑兵和吐蕃轻骑兵冲撞在了一起。

没有任何的悬念,挥舞着马槊、长矛、长枪的唐军重骑兵轻而易举地把吐蕃的轻骑兵斩落马下。

吐蕃人手中的马刀长剑劈砍在唐军重骑兵的甲胄上,要么只能斩出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要么干脆就当场断折。

只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吐蕃人冲上来的轻骑兵便被唐军重骑兵杀得人仰马翻,脑袋掉得到处都是。

王宰哈哈大笑,大手一挥。

“擂鼓,全军出击!”

震天的鼓声中,唐军全线出击。

论恐热大惊失色,转身就逃。

战场上,吐蕃人望风披靡,只留下一地尸体。

【盐州之战,大唐河东节度使王宰大破想要趁着大唐新皇即位趁火打劫的五万吐蕃军,斩杀和俘虏超过两万人。】

【这一战正是唐武宗李炎和名相李德裕励精图治给大唐留下来的精兵底蕴,同时也象征着大唐在被吐蕃压制了数十年后,再一次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

西域,沙洲。

沙洲城外,有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

佛寺的后院中,一名中年男子坐在蒲团上。

他面容粗粝,双目精光四射,急速翕动的嘴唇展露出心中的热切。

“洪辩大师,是时候了吧?”

金幕中随之打出了此人的名字。

【张议潮。】

坐在张议潮对面的,便是这座寺院的住持洪辩和尚。

洪辩是吐蕃朝廷委任的“知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负责主管沙洲一带的僧人、寺院以及信徒。

听到张议潮的话之后,洪辩笑了笑,轻轻敲击了一下手中的木鱼。

“张施主,您的心情老僧可以理解。”

“但华夏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

“老僧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张议潮闻言顿时皱眉,带着几分不满开口道:

“大师,吐蕃已经连续遭受六年天灾,我们为何还要等待?”

“天灾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等到吐蕃朝廷喘过气来,我们想要重归华夏就千难万难了!”

张议潮是纯正的汉人,其父亲张谦逸曾经出任过大唐沙洲军将,所在的张家也是沙洲当地颇为有名的汉人大族。

在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张家审时度势,选择投降吐蕃。

但吐蕃人的野蛮无耻,以及对沙洲一带的残酷盘剥,都让包括张家在内的诸多汉人盼望着能早日重归大唐。

好不容易才等到这种机会,张议潮怎么忍得住?

洪辩和尚微微一笑,正待说些什么,突然房门被敲响。

一名僧人随即快步入内,跪在洪辩和尚面前。

“住持,刚刚收到的消息,论恐热在和大唐的作战中失败,正带着麾下败兵撤往河西,不日即将抵达沙洲!”

洪辩闻言,脸上露出笑容,对着张议潮开口。

“施主,老僧觉得,这应该是佛祖对我们的启示!”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武帝刘彻:这大唐是真不行啊,丢掉西域也就算了,怎么连河西走廊如此重要的地方都能丢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