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 分类:女生 | 字数:735.0万字

第729章 刘彻对匈奴人的离间分化,秦始皇表示很赞

书名: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字数:6.0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曹参思考了一会,道:

“陛下不必担心,刘彻陛下雄才大略,即便失去了卫青和霍去病,也不会被匈奴给压制的。”

刘邦哼了一声,道:

“匈奴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击败的?真那么容易,没有金幕出现之前,朕就已经把匈奴人打得哭爹喊娘了!”

“没有卫青和霍去病,刘彻这小子打匈奴那可就不好说了,不信你等着瞧吧。”

刘恒也道:

“自从漠北之战后,匈奴人虽然失去了漠南,但也躲在漠北休养生息了很长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匈奴恢复一定实力,接下来的战争将是一场苦战啊!”

汉初君臣都陷入了沉默。

过了片刻,萧何微微一笑,道:

“还请陛下和太子不必过多担心,刘彻陛下作为千古大帝,自然是会有办法的。”

如果仅仅是因为卫青、霍去病两人,那刘彻也不可能在华夏历史上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

萧何这句话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开始冷静下来,注视着面前的金幕。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匈奴人厉兵秣马准备再度进犯漠南和西汉决战时,一个新的情况出现。】

【继位不过十来年时间的乌维单于,竟然病死了。】

【接替乌维单于的是他的儿子乌师庐单于,汉朝方面将其称之为“儿单于”。】

乌师庐单于年纪才刚过二十岁,但他满脸杀气,一看就是嗜血之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乌师庐单于的面前,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十具匈奴贵族的尸体。

乌师庐单于对面前其他噤若寒蝉的匈奴贵族们冷冷开口道:

“大匈奴虽然暂时退居漠北,但马上我们就要重新收复漠南!”

“这些人竟然暗中串联汉朝,真是死有余辜。”

“尔等都要以此为戒!”

诸多匈奴贵族纷纷恭敬应是。

紧接着,乌师庐单于又开口道:

“本单于决定了,即日起,王庭西迁!”

按照冒顿单于立国时候的布置,左贤王负责的是后世北京一带,右贤王负责的是宁夏一带,中间的山西大同一带由单于庭负责。

乌师庐单于这么一个西迁后,左贤王改为负责山西北部大同一带,单于庭负责宁夏—河西走廊东部,右贤王负责河西走廊最西边的敦煌郡一带。

乌师庐环顾众人,道:

“谁有意见?”

看着地上鲜血还没有彻底干涸的几十米匈奴贵族尸体,谁敢有意见?

众人异口同声。

“遵命!”

很快,相应的情况就被传回了长安城。

“什么,儿单于要西迁?”

刘彻听完这个情报后,皱起了眉头。

一名大臣道:

“陛下,西域有麻烦了!”

乌师庐单于的西迁,等于直接放弃了对汉朝东北部边疆的骚扰,增加了对西域的压力。

这是对几年前赵破奴突袭西域楼兰、车师两国的回应。

乌师庐单于很显然是要先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再凭借西域的资源武装匈奴军队,更进一步地南下漠南跟汉军决战,重夺漠南草原!

刘彻发出一声冷笑,道:

“这个儿单于,他真以为这么点算计,朕就没办法阻止他了?”

乌师庐单于这么大的调动,在汉朝这边压根就不是什么秘密。

更别说这十几年来,刘彻在漠南漠北都招降了大量匈奴贵族,封给他们列侯爵位。

这些匈奴人列侯不但能帮助大汉镇守草原,还能给大汉提供源源不断来自匈奴王庭内部的消息。

刘彻刚刚对匈奴开战的时候,大汉对匈奴内部几乎一无所知。

可现在,乌师庐单于才继位不到半个月,刘彻就已经明白匈奴下一步国策怎么走了。

这就是所谓的弱肉强食,草原法则。

大汉当年是更弱的一方,想要拉拢匈奴贵族,人家鸟都不鸟你。

现在大汉是更强的一方,都不需要大汉怎么去拉拢,一堆匈奴贵族就上赶着过来提供情报,恳求大汉皇帝陛下收留了。

刘彻说到这里,突然一笑。

“不过嘛,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画面回到了乌师庐单于刚刚结束西迁会议。

一名相貌威严的匈奴男子,迈步离开王帐。

【匈奴左大都尉。】

左大都尉回到帐篷中,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儿子。

“乌师庐这小子是疯了,谁只要不遵守他的号令都要杀。”

“我们这一次如果真的按照他的命令离开祖祖辈辈的牧场,那今后我们家族在匈奴国内就真的没有根基了。”

几个儿子听完之后也是非常的气愤。

“这个乌师庐单于也太过分了,难道没有我们的支持,他能成为大单于吗?”

“用汉人的话来说,他这就是卸磨杀驴,用我们左翼各部的利益去贴补王庭和右翼!”

“父亲,咱们可不能就这样顺从,干脆投降汉朝算了!”

这一次的西迁,受损最严重的就是左贤王、左大当户、左大都尉这些牧场原本在东边的贵族。

乌师庐单于本身就是从左贤王的身份继位,却在继位之后对左贤王所部进行排挤,无疑让他们非常不满。

左大都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道:

“投降汉朝当然是可以的,但那样的话无非就是换了一个主子。”

“汉朝皇帝刘彻同样也是一个残忍好杀的人物,我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

顿了顿,左大都尉脸上闪过一丝名叫野心的东西。

“我会派人去联络汉朝皇帝刘彻,告诉他,让他派兵前来漠北,和我一起消灭乌师庐单于。”

“然后,我会成为匈奴新的单于,而你们都将是大匈奴新的王子。”

几个儿子顿时激动了起来。

“父亲,就这么干吧!”

于是,伴随着乌师庐单于继位、西迁的消息过来的,还有一份来自左大都尉亲自撰写的密信。

刘彻拿出了这封信,给面前这些最信任的臣子们进行传阅。

“诸位卿家,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在场的侍中、三公九卿们都激动了起来。

“陛下,这是一个好机会啊。”

“若是准备得当,说不定能一举攻灭整个匈奴王庭!”

“不如直接派遣名将,以接应的名义进入漠北,把什么左大都尉和匈奴儿单于一网打尽!”

刘彻闻言,先是有些心动,但又摇头。

“不行,现在还不能确定左大都尉的话究竟是真是假,朕不能冒险。”

如果左大都尉表面是要称臣汉朝,实际上却是按照乌师庐单于的计策引诱汉军前往漠北呢?

那样的话,汉军主力去漠北就很危险了。

想到这里,刘彻心中又涌起了对卫青、霍去病的思念。

现在这个情况就很像当年匈奴河西浑邪王、休屠王前来投降。

刘彻直接派霍去病领兵前往,光明正大地接受匈奴人投降,完事了。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但凡卫霍两人有一个还活着,刘彻都可以按照当年的处置办法,直接让他们领兵前往漠北。

左大都尉如果是真的投降,那最好不过。

就算是假的,卫青和霍去病一样能在正面战场上干碎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有啥好怕的?

可惜……

一年,卫青刚刚去世一年!

乌维单于这个家伙,怎么就不能早死两年呢?

没了卫霍,刘彻失去了镇压一切的绝对武力,那就必须要谨慎行事。

刘彻沉声道:

“嗯,先派出使团,去祝贺儿……什么名字来着?”

霍光忙道:

“儿单于,匈奴贱名乌师庐。”

刘彻眉头展开,嘉许地看了一眼霍光,道:

“去祝贺这个乌师庐单于继位。”

“但不能只派一批使者,朕要派出三批。”

“第一批使者负责恭贺乌师庐单于。”

“第二批使者,去右贤王那。”

“第三批使者,隐藏在第一批使者的使团中,秘密和左大都尉进行接触,看看他是否有诚意。”

“若是确认其诚意,就可以交流一下具体的细节和计划。”

桑弘羊在一旁听着刘彻的话,眼泪都要流下来了,连声道:

“陛下圣明!”

对桑弘羊来说,不打仗就是大好事!

桑弘羊其实也挺无奈的。

本来嘛,他入仕为官之前,觉得自己应该会凭借着天下无双的心算本领,让大汉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富庶。

大汉的国库和少府库应该是粮食和铜钱堆满仓的盛景。

结果现在好了,两大库房基本上有点钱就花掉,库房里的耗子饿死了一批又一批。

很多时候,从各种地方搞上来的钱财物资,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完成入库盘点的正常程序呢,就直接拉去给军队打仗了。

眼下刘彻总算是来了一波外交上的攻心为上,桑弘羊怎么能不感动?

下一秒钟,刘彻就看向了桑弘羊。

“你准备一下。”

桑弘羊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

“陛下,臣需要准备的是……”

刘彻淡淡道:

“四万匹战马,两万骑兵的供应物资。”

桑弘羊顿时又松了一口气。

“陛下放心,臣一定在两个月内全部准备、调拨到位!”

这虽然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和之前动不动就十万大军出征相比,小问题!

【作为一位千古大帝,刘彻固然更喜欢发动战争,但却并非那种满脑子只会打仗的人。】

【在大汉和匈奴局势同时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刘彻对匈奴进行了一次外交上的分化拉拢,希望能借此最大程度地削弱匈奴,最好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也来了兴致。

“小刘彻这个方法还是挺不错的,内部分化,朕喜欢。”

一个不算太冷但也不算太热门的知识,秦始皇其实是非常擅长在对手内部搞分化、内讧的。

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

第一,收买赵国权臣郭开,郭开在赵王迁面前进谗言,赵王迁下旨处死了大将李牧和李牧最有能力的副手司马尚。

李牧是非常有能力的,就长平之战后赵国被打烂的那种惨淡光景,都能和大秦名将王翦周旋,让王翦打了一年多都不得寸进,更别提灭亡赵国。

李牧、司马尚一死,王翦再度发动攻势0,势如破竹,三个月灭亡赵国。

第二,收买齐国丞相后胜。

后胜是齐王田建的舅舅,秦始皇每年都要派出使者前往齐国,送给齐王田建和丞相后胜巨量的金银珠宝。

后胜收了这么多钱,自然就在齐王田建面前说秦国的好话。

田建本身也是个沉迷享乐的君王,后胜带着田建各种玩乐,田建对后胜的话深信不疑。

于是在大秦灭亡其他五国的过程中,齐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任凭五国使者怎么陈说厉害,反正齐国一兵一卒的援兵都没有。

说实在的,以当时齐国的国力,就算发兵可能也没啥用。

但至少齐国的威望、底蕴在那里,如果当真团结一致救援其他国家,是有很小的可能性让六国翻盘,至少有希望拖住的。

毕竟当时赵国有李牧,楚国有项燕,这都是当世顶级的人才。

李牧死于奸臣昏君,项燕死于国力不济打不了持久战,在战场上他们不说打败王翦吧,至少守住王翦一点问题没有。

从历史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六国要是真能拖个二三十年,等秦始皇一死,上来的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那灭国危机就基本解除了。

田建、后胜这对齐国君臣啥也没干,后果就是让六国最后一点挣扎的希望都没了。

其他五国灭亡,秦始皇直接大兵压境。

田建后胜这个时候傻眼了。

你嬴政不是说了,灭掉五国之后,秦国和齐国东西并立,世代交好,永不相互侵犯吗?

秦始皇表示,你两是弱智,我又不是,给我打!

《孙子兵法》里就清楚地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秦始皇是真把这套路玩得炉火纯青,谋略外交战争各种手段一起上,把六国国君玩得死死的。

有人只看到历史书上大秦今年灭一个,明年灭一个,就觉得大秦是只靠武力强行碾压六国的,觉得秦始皇嬴政只不过是运气好,是一头坐在风口上起飞的猪。

这样的看法,流于表面,大错特错。

正因为秦始皇嬴政是这样的人,对他而言,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固然激动人心,但其实……也就那样。

反而是刘彻最开始和窦漪房、和功臣集团争权夺利那一段,更让秦始皇关注,更感兴趣。

如今这一段分化拉拢,同样如此。

扶苏也来了兴致,道:

“父皇觉得,汉武帝这一波操作能成功吗?”

秦始皇沉吟片刻,摇头道:

“情况不明,不好说。”

匈奴右贤王究竟是乌师庐单于的坚定支持者,还是和当年还是左谷蠡王时的伊稚斜一样暗藏异心?

明显有了反意的左大都尉究竟是个被侵犯到利益就跳脚造反,实际上没办法成事的废物,还是一个隐忍多时趁着乌维单于去世后悍然发动的枭雄?

刘彻派去的使者有没有能力在右贤王效忠于乌师庐单于的情况下,说服右贤王改变立场,至少保持中立?

刘彻派出的将领,能否在左大都尉是个废物的情况下,依旧能利用自身能力让匈奴内部生乱,甚至干掉刚刚登基的乌师庐单于?

汉军能不能像当年卫青霍去病时期一样,直接蛮力就能镇压匈奴方面的一切不服?

这件事情牵扯实在是太广,能影响到最终结果的人又太多。

秦始皇作为一个旁观金幕的观众,没有办法去掌握到这些对结果而言至关重要的情况,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顿了顿,秦始皇缓缓道:

“不过朕倒是可以给出几个执行任务的人选。”

扶苏自然是立刻请教。

秦始皇笑道:

“最佳的使者,应该是金日磾。”

“霍光可以作为统筹各项事务,或者具体分管和匈奴之间的沟通。”

“再派出一名成熟稳重的将军,负责领兵接应左大都尉,但尽量不要进入漠北。”

扶苏闻言,忍不住道:

“若是不进入漠北的话,怎么确保行动成功呢?”

秦始皇忍不住笑了起来。

“为什么一定要确保左大都尉的行动成功?”

“目标是削弱和分化匈奴,左大都尉成功与否都不重要,只要匈奴的力量被削弱了,就是一件好事。”

扶苏双目一亮。

“原来如此!”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汉朝使者抵达了匈奴龙城王庭,得到了乌师庐单于的接见。

乌师庐单于表情非常冷淡,挥了挥手。

“行了,回去告诉汉朝皇帝,我们大匈奴今后依旧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没事别来烦本单于!”

汉朝使者闻言明显愣了一下,道:

“单于,那关于汉匈之间的和平来往,还有……”

乌师庐单于直接打断了汉朝使者的话。

“一如旧例,不必多说!”

“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汉朝使者这下也生气了,冷笑一声。

“很好,既然单于如此妄自尊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汉朝使者转身就走。

区区一个儿单于,还给大汉使者摆谱上了?

乌师庐单于看着汉朝使者的背影,同样也是一声冷笑。

“这些该死的汉朝人,不过是被大匈奴镇压百年的废物,区区十几年的时间,就装上了?”

“本单于很快就会让刘彻那家伙知道,什么是草原上真正的狼群!”

左大都尉坐在群臣中,一脸义愤填膺地谴责着汉朝人的狂妄,心中却在窃喜。

刚刚那名汉朝使者在转身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左大都尉。

当天晚上,左大都尉果然迎来了秘密客人。

“左大都尉,你想要大汉怎么配合你?”

左大都尉明显早就已经思考过这件事情,胸有成竹地开口道:

“我希望大汉能派出三万骑兵秘密进入漠北,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攻杀乌师庐。”

“等我成为匈奴单于,就会迎娶大汉公主,称大汉皇帝陛下为岳父,世世代代效忠于大汉!”

汉使摇了摇头,道:

“不行,这不是大汉想要的。”

“说句不客气的,三万大汉骑兵若是真来了,阁下却反水了,如何保证大汉将士们的安全?”

左大都尉怒道:

“你们大汉人不是最喜欢说什么一汉当五胡吗?三万骑兵对你们来说难道不是十五万大军?有什么好怕的。”

汉使笑道:

“这是陛下的旨意,大汉的底线是,左大都尉你需要自己找机会杀掉伊稚斜。”

“届时如果有伊稚斜残部想要作乱,大汉的兵马自然会北上协助你稳定局势。”

双方一番唇枪舌剑,终于达成了相互妥协。

汉使点了点头,起身对着左大都尉致意。

“希望下次再见时,左大都尉已经是匈奴大单于阁下了。”

看着汉使消失在黑暗中,左大都尉也忍不住哼了一声。

“这个刘彻,没有一点华夏皇帝的风范,小气得很!”

镜头一转,画面中出现了一名匈奴贵族。

【右贤王。】

右贤王是一名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的匈奴中年男子,表情相当冷峻。

头上带着一顶对华夏而言样式颇为古怪的王冠,说汉语时腔调也非常古怪。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是大单于继位,为何要派使者来向我道贺。”

坐在右贤王面前的汉朝使者微笑道:

“右贤王素来以贤能出兵,在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乌师庐的西迁计划,对大汉开拓西域是非常不利的。”

“大汉希望右贤王能成为单于,并放弃这个西迁计划。”

“如果右贤王愿意合作的话,大汉将会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右贤王成为新的单于。”

在汉朝使者看来,这一次的计划十拿九稳。

匈奴人本来就是弱肉强食,乌师庐的祖父伊稚斜不也是从左谷蠡王的位置,趁着匈奴单于更替的时机篡位?

这位右贤王,难道就没有一点野心了?

几秒钟过后,右贤王直接拍了桌子。

“你们这些家伙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离间本王和大单于?”

“来人啊,将这些汉人拿下,送到大单于那边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