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 分类:女生 | 字数:753.2万字

第819章 刘邦开始警惕,霍去病头皮发麻,苏武当面质问霍光!

书名: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作者:张石坚 字数:5.6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一行行字幕随之在金幕中浮现。

【在刘弗陵的支持下,霍光成功地挫败了上官桀、桑弘羊联合鄂邑公主、燕王刘旦的政变图谋。】

【上官桀、桑弘羊因涉及政变,全族被诛。鄂邑公主和燕王刘旦作为皇族,被勒令自尽。】

【皇后上官稚儿作为霍光的外孙女,是这场政变中上官家族唯一一个幸存之人。】

【至此,刘彻在死前留下的四大辅臣,只有霍光一人依旧在世。】

【丞相田千秋年纪老迈,在朝中也并无根基,不愿和霍光对抗。】

【霍光终于大权独揽,成为了朝堂上说一不二的权臣。】

霍光回到府中,见到了还在等待的长子霍禹。

“爹,您总算是回来了。”

“孩儿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霍光看着面前的长子,沉默数秒,露出了一个难得的笑容。

“禹儿,还记得老夫和你说过的话吗?”

霍禹一脸疑惑。

“爹,您指的是哪一句?”

霍光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拍了拍长子的肩膀。

“时机未到时,便当等待。”

霍禹心服口服。

汉初世界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小子,还真是挺能算计的。”

“所有的政敌都被他弄死了,这回他也算是当上真周公了。”

刘恒眉头皱紧,道:

“这对刘弗陵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没有人能限制霍光了。”

萧何抚须盯着金幕,沉思片刻后道:

“以地位来说,田千秋是有这个能力和资历去限制霍光的。”

“不过田千秋似乎并不想这么做。”

陈平缓缓道:

“田千秋若是当真有心对霍光出手,之前就会跟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联手了。”

“我是不看好田千秋会站出来和霍光打擂台。”

曹参嘿了一声,道:

“霍光本就在朝中党羽众多,这下怕不是要满朝文武都出自他门下了?”

“此事对大汉是祸非福啊。”

汉初君臣都是从秦末的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汉朝新制度的设计,对这方面还是相当敏感的。

刘恒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想着霍光是刘彻挑选的辅政大臣,便开脱了一下:

“霍光是一个很守规矩的人,他应该还是能谨守臣节的吧……大概。”

刘邦哼了一声,道:

“这可不好说,环境可是会改变一个人的。”

“之前霍光再怎么样都有人能牵制他,如今大汉朝堂上他一个人说了算,曾经的规矩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朕是不看好他今后还能规规矩矩的,这是人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另外一名少年出现在画面中。

正是刘据唯一在世的后裔,汉武帝刘彻曾长孙刘病已。

刘病已穿着一身儒衫,这衣衫明显并非定制,穿在少年身上略显宽大。

他扎着一个童子髻,脸上稚气未脱,但已经隐约有了一两分成熟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遭难的孩子早成熟。

刘病已恭敬地开口道:

“先生,这是学生昨日的功课。”

学堂中,一名表情严肃而古板的教书先生仔细地看完了呈递上来的竹简,片刻后露出了赞许的表情。

“皇孙在学问之道上,当真是每日都有精进啊。”

刘病已谦逊一笑,道:

“都是先生教导得好。”

教书先生微笑对着刘病已点头,随后转头看向学堂之中的其他学子,喝斥道:

“尔等若是有皇孙在做学问上的一半认真,又何愁将来不能出人头地?”

“给老夫好好学,明日若是还有人完成不了功课,那就休要怪老夫给你们上手段了!”

片刻后,学生们纷纷离开了学堂。

教书先生正打算离开,眼角余光看到有人走了进来。

“张大人,您怎么来了?”

掖庭令张贺笑呵呵地开口道:

“听安世说,老夫那个不成器的侄儿这些天学习似乎不太认真,所以前来向先生求教一二。”

这位出身于鲁国大儒世家的教书先生闻言沉默了一会,摇头叹息道:

“这掖庭学堂之中,本也不乏富贵人家子弟。”

“但若是论到学识心性,却无一人可及刘病已皇孙。”

“唉,实在是可惜了!”

张贺闻言,脸色也是有些黯然。

他知道这位教书先生在可惜些什么。

若是一切正常发展,那位太子即位的话,刘病已说不定就能成为大汉将来一位极为出色的皇帝。

只可惜……

张贺有些心神不宁地回到了家中。

他的弟弟张安世见状,有些疑惑地开口道:

“兄长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彭祖那小子又在学堂闯祸了?”

张贺摇了摇头,将教书先生今日的一番话说给了张安世听,道:

“你说,大汉就这么失去了一位将来的明君,是不是很可惜?”

张安世闻言先是一愣,随后脸色变得无比冷厉。

下一秒,他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兄长,你怎么还在想这个刘病已?”

“你是想要将来我们兄弟两人也重蹈父亲当年的覆辙,像父亲那样凄惨的死去吗!”

张贺和张安世两兄弟的父亲,也不是一般人。

他叫张汤,是刘彻在位前期有名的酷吏。

“腹诽”这个词,就是张汤发明的。

当年汉朝高官颜异作为黄老学派的巨擘,对刘彻推行儒家思想极为反对。

刘彻就让张汤去调查颜异的罪行。

不曾想,颜异此人倒还真是一个清清白白做官的人,张汤将颜异身边的诸多下属心腹下狱拷问,竟然都抓不到颜异的把柄。

一般人到这里,也就只能放弃。

张汤偏不。

他非常清楚刘彻必杀颜异的决心,于是就上了一份弹劾奏章给刘彻。

奏章中说了,颜异之前在一次宴席上和宾客聊天,有一位宾客当场对陛下实行的新政进行抨击。

颜异当时虽然不发一言,但却在腹中诽谤陛下,这是藐视陛下的威严。

刘彻顺水推舟,就用张汤这奏折给颜异定罪,把颜异给弄死了。

这就是载入史册的“腹诽”案。

“腹诽”案在当时震惊天下。

这种毫无证据,完全是强行栽赃陷害的手段都能成功,使大汉群臣人人自危。

从此群臣畏张汤如虎,同时也在心中恨透了张汤。

张汤虽然仅仅是御史大夫,但权势一度更在丞相之上。

刘彻作为华夏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没过几年,刘彻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勒令张汤自杀,好平息大臣们的怨恨。

张汤虽死,毕竟对刘彻有功。

刘彻心中对张汤多少还是有点愧疚的,就让他的两个儿子都入宫当了中郎。

到了今天,长子张贺是掖庭令,主掌整个掖庭数万人,是皇帝刘弗陵的后宫大管家。

次子张安世更是不得了,牢牢抱住了霍光的大腿,在上官桀死后出任大汉右将军,同时还兼任九卿之中的光禄勋,掌管皇帝刘弗陵的安全保卫以及皇宫之中的所有军队。

两兄弟虽然都已经大富大贵,但父亲张汤当年的惨死依旧对他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这也便是张安世不顾长幼尊卑,直接对自家长兄张贺发火的原因。

张贺皱眉道:

“安世,你总是这么生气干什么?我知道你是大司马的人,可你有没有想过,大司马和陛下将来也很可能不是一条心!”

张安世愣了一下,下意识否认道:

“这怎么可能?”

张贺哼了一声,冷冷道:

“怎么不可能?”

“前几年,大司马还和上官桀联手对抗金日磾和桑弘羊。”

“再然后,是陛下和大司马联手对抗上官桀和桑弘羊。”

“如今,大司马所有的政敌都被除掉了。”

“我问你,陛下还能容忍大司马到几时?”

张安世脸色复杂,过了好一会才道:

“大司马是先帝给陛下指定的周公……”

张贺打断了张安世的话:

“好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周公!安世,你我亲兄弟之间,难道还需要遮遮掩掩吗?”

“一山不容二虎,陛下和大司马迟早都是要分出一个胜负的。”

“你真的觉得大司马能斗得过陛下?”

张安世怒道:

“大司马从来没输过,你怎么知道他将来就斗不过陛下?”

“论手段,论人脉,论权术,陛下不过是个十来岁的毛孩子,拿什么和大司马斗?”

张贺也吵出了真火,怒道:

“当年大秦的臣子也觉得年轻的秦始皇斗不过老辣的丞相吕不韦,大汉的臣子也觉得年轻的先帝斗不过老辣的丞相田蚡,可后来呢?”

“陛下就是陛下,是大汉朝万千子民心中拥护爱戴的陛下,一个臣子不管再怎么权势滔天,他都不可能斗得过坐在皇位上的陛下!”

“除非……”

张贺说到这里,突然有些迟疑,环顾了一下左右,放轻声音开口道:

“除非大司马也想要篡位!”

张安世吓了一大跳,道:

“不可能!大司马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行径,那是自绝于天下!”

张贺冷笑道:

“对啊,你也知道大司马不敢篡位。那我再问你,陛下比大司马年轻了整整四十岁,就算陛下什么都不做,熬到大司马老死再掌权又如何?”

“大司马死后,陛下亲政。你,张安世,大司马最忠心耿耿的爪牙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你有没有想过?”

“你说我会害死张家?我还说你会害张家将来被陛下族灭呢!”

两兄弟怒气勃发,大眼瞪小眼,各自都不肯相让。

良久,张安世呼出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

“陛下是陛下,刘病已是刘病已,你不要从刘病已身上强行扯到陛下去,这是诡辩!”

张贺哼了一声,道:

“诡辩?我是想要提醒你,刘病已这位皇孙,可能会是将来我们张家保住性命的真正希望!”

张安世似乎明白了什么,震惊地看着张贺:

“大哥,你……”

张贺盯着张安世,道:

“明白了?”

张安世沉默良久,道:

“希望太渺茫了。”

张贺哼了一声,道:

“那又如何,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张安世点了点头,道:

“明白了,那就让彭祖去和刘病已结交?”

张贺点头道:

“不单单是结交,最好是至交!”

张安世沉吟片刻,道:

“大哥你就负责好好掌管掖庭,讨好当今陛下?”

张贺微微一笑,道:

“为兄掌管掖庭这么多年,那些个夫人哪个不卖我的好?”

“陛下如今也逐渐成年了,将来宫里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枕头风也会越吹越多,我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张安世迟疑片刻,道:

“那,现在开始?”

张贺点头道:

“现在开始吧。”

下一秒钟,张贺拿起了一个碟子,直接扔到了张安世的脸上。

张安世不甘示弱,同样拿起了一壶酒,泼在了张贺身上。

两兄弟打成一团,诸多下人闻声而来,乱哄哄地拉起了架。

西汉世界。

汉武帝摸着胡须,悠悠开口。

“霍光这小子,当真是了不起啊。”

“能做到这种地步,的确让朕惊讶。”

霍去病听着汉武帝这番话,心中也不由一跳。

看了这么多期金幕,冠军侯当然还是那个潇洒耿直的冠军侯,但霍去病对政治斗争的见识比起当年的确也是增长许多。

霍去病能听出来,刘彻这两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霍光的不满。

想想也是,霍光这个“周公”说白了就是老主人死前给小主人安排的老管家。

结果这管家居然越俎代庖,把其他管事都赶跑了,自己当上了整个家族的话事人。

哪个老主人看到这种情况能满意的?

就在霍去病开始认真思考说些什么给自家亲弟弟脱罪的时候,他听到了来自舅舅卫青的声音。

“这位刘病已殿下已经好几次在金幕中出现了,难道说他会是接下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这个问题立刻就引来了刘据的兴趣。

金幕中可是明说了,刘病已是刘据的嫡长孙!

刘据猜测道:

“假设一下,如果霍光当真利欲熏心把持朝政架空了六弟(刘弗陵),或许刘病已这孩子就是将来能帮助六弟夺回大权的关键人物。”

霍去病脸色顿时变黑。

太子殿下,你难道没发现舅舅是想办法把话题从我弟弟身上转移出去吗?

你怎么又硬扯回来了!

霍去病忙道:

“霍光这小子一直以来都很遵守规矩的,他不会做出那种事情来。”

“臣觉得,刘病已或许是霍光的接班人,辅佐六皇子成就一番伟业的关键人物。”

这倒也并非霍去病的臆想,金幕中就有先例。

之前和李广利结盟的那个宰相刘屈氂,他爹是三国时代刘备经常挂在嘴边的中山靖王刘胜,属于汉景帝刘启的孙子,正儿八经的皇孙。

刘屈氂作为皇孙能当大汉丞相,那刘病已以皇曾孙的身份出任丞相自然也无不妥。

卫青看了一眼霍去病,点头道:

“是有这个可能性。”

汉武帝沉默片刻,淡淡道:

“希望是这个结果吧,朕不看好就是了。”

霍去病正想继续开口,汉武帝的视线已经扫过来了。

“去病儿,朕知道你心疼自家弟弟,但你也别忘了金幕中曾经有人说过,霍光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权臣!”

霍去病顿时哑口无言,头皮发麻。

阿光,你在历史上到底搞出了什么事情啊!

别再胡搞了,老老实实当你的辅政大臣。

要不然,为兄是真担心保不住你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霍光看着面前的张安世,表情有些古怪。

“你怎么还和你兄长闹翻了?”

张安世揉了揉脸上的伤口,道:

“兄长因为当年家父的死,属实是有些魔怔了。”

“安世也是忍了他多年,实在忍无可忍,这才最终爆发。”

霍光嗯了一声,淡淡道:

“行,接下来跟匈奴和亲的事情,你安排一下吧。”

【在刘彻病逝后,汉朝的对外方针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并和内乱中的匈奴达成了和约。】

【西域方面,匈奴依旧可以保持影响力,但不得阻碍汉朝丝绸之路的通商。】

【作为回报,汉朝恢复跟匈奴之间的和亲互市。】

对此,从匈奴获释归来的苏武极为不满,找到了霍光。

“大司马,缘何要跟匈奴和亲!”

“这般丧权辱国之行,难道大司马就不怕先帝九泉之下有灵,托梦前来怪罪吗?”

霍光表情平静,看着面前头发都要竖起来的苏武,缓缓开口道:

“打仗是要钱的,苏卿。”

“我问你,钱从哪里来?”

苏武道:

“当年先帝的时候就有钱打仗,难道如今的大汉反而没有钱了不成?”

“明明都已经休养生息好几年了!”

霍光揉了揉太阳穴,道:

“盐铁会议辩论,苏卿也在现场。先帝时期的军费是怎么来的,苏卿应当心知肚明。”

“这几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好不容易家中才有了一些积蓄。”

“若战争再开,朝廷别无他法,只能按照先帝时桑弘羊的那些敛财政策,再将百姓家中刚刚积蓄起来的家产尽数搜罗,入国库充为军费。”

“这就是苏大人想要的结果吗?”

苏武被霍光的反问弄得停滞了好一会来处理思路,这才道:

“那就折中一些,不收那么多军费不行吗?”

霍光慢悠悠地开口道:

“不行。坦白说,若是还要继续开战的话,国库需要一次性收上来的军费,一定会比先帝时期任何一次战争都要更多。”

苏武瞪大了眼睛:

“这又是什么道理!”

霍光不紧不慢地说道:

“其一,桑弘羊已死。派任何人去敛财,效率都会比桑弘羊更低,包括在军费的使用上也是如此。”

“其二,自从先帝死后,大汉拨付给军队用来维持常备的军费数量是一年比一年更少的。”

“想要让军队回到当年先帝在世时的规模,就必须要投入更大量的军费,而且还得至少训练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出征。”

说到这里,霍光表情突然有些微妙,止住了话头。

苏武可是当了大半辈子外交官的人,察言观色能力自不必说,当即追问道:

“大司马,为何不实话实说?”

霍光看着面前的苏武,也知道对方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之人,只能开口道:

“其三,天下的老百姓还没有忘记当年先帝在世时战争带来的艰难困苦。”

“先帝若在,纵然老百姓心中有无数愤怒和不满,他们也都会乖乖臣服于先帝的威望之下。”

“可现在嘛……谁有那个能力让老百姓继续忍受那样的生活?你,还是我?”

“陈胜吴广,也不过才过去了百年时间!”

苏武默然良久,转身离去。

霍光看着苏武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若可以,我比你更希望重现封狼居胥的盛举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