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 分类:都市 | 字数:6.6千字

第107章 巨舰新生·星辰启程

书名: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字数:4.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2

滨城港3号泊位,“远望号”庞大的钢铁身躯如同一头搁浅的远古巨兽,在初冬清冷的阳光下沉默地喘息。昨日靠港时的喧嚣与欢呼已然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高效、甚至带着几分紧张的静谧。鲜艳的欢迎横幅尚未撤去,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与眼前这锈迹斑斑、管线裸露的钢铁现实形成微妙而震撼的对比。万里归航的史诗落幕,而属于“远望号”真正的命运乐章,才刚刚写下第一个沉重的音符。

**接管与肃清:无形的战场**

天未亮,一队队身着海军藏青色作训服、臂章特殊的官兵,以及穿着深蓝色工装、胸前佩戴特殊通行证的军工技术人员,便已悄无声息地登上了“远望号”空旷的甲板。他们的动作迅捷而专业,迅速接管了整艘巨舰的每一个角落。警戒线被重新划定,范围扩大至整个泊位区域,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员取代了昨天的港口保安,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海面和天空。所有无关人员被彻底清场,媒体船也被要求驶离至指定区域。

在舰岛深处一个临时清理出来的舱室内,技术负责人孙建国正带着一支精干的电子对抗小组忙碌着。他们手持精密的探测仪器,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在复杂的管线、舱壁夹层和通风管道中仔细搜寻。

“报告孙工!舰长室发现异常信号源,频率特殊,疑似被动式声呐采集器!” 一名队员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

“拆!小心点,别触发自毁!” 孙建国眼神一凛。

“轮机舱附近,通风口滤网内侧,粘附式微型摄像头!”

“通讯桅杆基座,有非原厂开孔痕迹,发现高频发射模块残留!”

一个个“小玩意”被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装入特制的屏蔽箱。这些由某些“友好访客”在船厂闲置期间或拖航途中偷偷安装的“眼睛”和“耳朵”,此刻被无情地清除。看着这些精巧却阴险的装置,孙建国和队员们的脸色都很难看。这无声的战场,其凶险程度不亚于大洋上的风暴。每一件被发现的窃密装置,都印证着这一路归来的不易,更提醒着未来道路的荆棘密布。

**初探龙潭:震撼与沉重**

在确保初步安全后,一支由海军装备研究院顶级专家和船舶设计大师组成的联合勘察团队,在贺云霆将军和许明远的陪同下,开始了对“远望号”平台的首次系统性内部勘察。

巨大的舱门被液压装置缓缓顶开,一股混合着铁锈、陈年机油和海洋咸腥的浓重气息扑面而来。强光手电的光柱刺破内部的黑暗,照亮了眼前的景象:如同进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钢铁迷宫。

预想中“68%完工度”的乐观被现实无情击碎。

* **结构之殇:** 巨大的主甲板下,许多关键舱室空空如也,预留给动力系统的基座裸露着粗粝的焊接痕迹;部分区域的结构钢材锈蚀严重,甚至能看到被暴力切割留下的狰狞断口;一些舱壁和甲板连接处,焊缝质量令人堪忧。

* **管线之乱:** 粗大的蒸汽管道、液压管路、电缆槽如同被斩断的巨蟒,断口处裸露着铜芯或管壁,杂乱无章地垂挂着、盘绕着,布满了厚厚的灰尘和蛛网。许多关键线路的标签早已脱落或模糊不清。

* **设备之缺:** 雷达基座上空空如也,巨大的舰岛内部控制台位置只剩下预留的孔洞和支架,重要的泵机、阀门要么缺失,要么只剩下锈死的残骸。

* **破坏之痕:** 更触目惊心的是,在一些核心区域(如动力舱、飞行甲板支撑结构),有明显的、非正常施工或故意破坏的痕迹——关键管线被齐根割断而非拆卸,精密接口被焊死或砸毁,一些重要图纸的铭牌被刻意刮除。

“这…这比我们最坏的预估还要糟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冰冷而粗糙的钢板,声音带着痛惜,“很多地方不是没装,而是被…拆走了,甚至是故意毁坏了!这‘68%’的水分太大了!几乎…就是个空壳子加上一身伤!”

沉重的气氛在勘察队伍中弥漫。巨大的工程量、难以想象的技术空白、所需的天文数字资金…如同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许明远看着眼前这满目疮痍的景象,想起贺云霆那句“万里长征第一步”,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千钧之重。

在随后召开的绝密评估会议上,分歧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 **“彻底改造派”:** 以几位年轻激进的设计师为代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基础差,但平台尺寸和结构潜力巨大!我们应该立足长远,按照最先进的理念,彻底重新设计建造!哪怕周期长、投入大,也要打造一艘真正属于我们的、世界一流的航母!修修补补没有未来!”

* **“务实利用派”:** 以几位经验丰富的总工和老专家为主。“彻底改造?谈何容易!动力系统、舰载机、阻拦索、雷达电子…我们有多少技术是空白?要填多少坑?时间窗口不等人!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应该基于现有平台条件,最大程度利用可用结构,优先解决有无问题,尽快形成战斗力!后续再逐步升级!否则,这艘船很可能永远停在船坞里!”

争论激烈,各执一词。贺云霆将军全程沉默聆听,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争论的焦点,是目标与路径。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复制一艘旧船,而是要拥有一支走向深蓝的强大海军!‘远望号’是起点,是种子,是锤炼我们能力的熔炉!我决定:**立足平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先让它能动起来,能起降飞机!在解决‘有无’的过程中,攻克关键技术,培养人才队伍,为未来彻底自主建造奠定不可动摇的基础!这艘船,必须活过来,也必须成为我们走向强大的阶梯!”

一锤定音!一条充满挑战却无比清晰的道路被确定下来。许明远看着贺云霆坚毅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力量。星火科技,能在这条路上扮演什么角色?李哲在材料、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能否应用到这钢铁巨兽的“新生”之中?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

**英雄归途:勋章与平凡**

滨城海军基地礼堂,一场规格极高却异常低调的表彰仪式正在进行。没有媒体,没有闪光灯,只有肃穆的海军军旗和简朴的会场。

贺云霆将军亲自为“远望号”拖航归国项目的有功人员颁发奖章和证书。

* **赵大勇:** 被授予一等功勋章。这位铁塔般的汉子,双手接过那枚沉甸甸的勋章,眼眶微红,却挺直了脊梁。当将军询问他是否愿意留在海军,担任更重要职务时,他憨厚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将军,我就是个拖船的。船靠岸了,我的活儿就干完了。‘东海号’上还有一帮老兄弟等着我。这勋章,是替所有在风暴里没松过缆绳的弟兄们领的。” 他选择回到他熟悉的拖轮公司,继续劈波斩浪。

* **孙建国:** 被授予专业技术大校军衔和重大贡献奖章。他将继续留在海军装备研究院,作为核心成员,投入到“远望号”涅盘重生的浩大工程中。对他而言,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 **张海生:** 没有出现在会场。他的贡献被记录在最高层的绝密档案里。贺云霆将军通过特殊渠道,向他转交了一封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和一份关于其抵押收藏品已安全赎回的确认文件。当张海生在自己的书房里,抚摸着那方失而复得、冰凉的“雪涛”砚台时,手指在砚台侧面一道极其细微、几乎不可察的冰裂纹上停留了许久,最终只是深深吸了口气,将其郑重地放回锦盒。一切,尽在不言中。

* **陈铮:** 从贺云霆手中接过“爱国典范”的牌匾和证书。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港商,此刻显得有些憔悴,但眼神依旧明亮。仪式后,他找到许明远,用力拥抱了他:“老弟,值了!真他妈值了!虽然‘东方之星’快成‘东方之坑’了,但我陈铮这辈子,干成这么一件大事,够本了!” 他笑着,带着一丝豁达和释然,登上了返回港岛的航班,准备在商海中重整旗鼓。

那些普通的船员、水手、工程师们,也都获得了相应的表彰和丰厚的物质奖励。水手长老王拿着奖金,计划回老家翻新房子,给女儿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厨师长老李打算在滨城开个小餐馆,专卖家乡菜;小刘则被特招进入海军士官学校,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他们带着荣誉和故事,回归了各自的平凡生活,成为共和国记忆中无名却闪亮的星辰。

**笔铸丰碑:林晚晴的《归航》**

一个月后,林晚晴酝酿已久的纪实文学巨着《归航:一个民族的钢铁征程》由权威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作品并未直接点明“远望号”的最终归宿,而是将笔触聚焦在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牺牲与智慧的归国之路本身。

她用细腻而克制的笔法,深情描绘了:

* 风暴中与缆绳搏斗的“东海号”船员群像;

* 谈判桌上面对天价勒索时的智慧与坚韧;

* 幕后金融家押上毕生珍藏的孤注一掷;

* 技术专家万里之外遥控“冰火焊接”的惊心动魄;

* 领海线上升起国旗时的热泪盈眶;

* 以及,那些在码头、在后方、在无数个平凡岗位上默默支持、翘首以盼的普通人…

她巧妙避开了敏感的技术细节和当前改装状态,将焦点升华到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人类面对不可能任务时所迸发出的非凡勇气与智慧上。书中人物多以化名出现,但那些鲜活的故事、真挚的情感、不屈的精神,却无比真实地跃然纸上。

《归航》一经面世,瞬间引爆全国!各大书店排起长龙,报纸连载引发热议,电台开设专题朗读。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实作品,更成为了一面精神的旗帜,一个时代的注脚。无数读者被深深打动,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钢铁征程”成为年度热词。林晚晴用她的笔,为这段隐秘而伟大的征程,竖起了一座不朽的文学丰碑,让那些无名英雄的光芒,照亮了更多人的心灵。

**星辰大海:梦想的启程**

又是一个清晨。薄雾笼罩着滨城港,为静卧在泊位上的“远望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彻夜未熄的灯火在舰体内部和周围脚手架上闪烁,显示着改造工程已悄然启动。

许明远和林晚晴并肩站在港口一处僻静的高地上,眺望着那巨大的轮廓。海风带着寒意,吹拂着他们的衣角。

“接下来呢?” 林晚晴轻声问,目光从巨舰移向丈夫的侧脸。她知道,许明远的心从未离开过那里。

许明远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钢铁巨兽和朦胧的雾气,望向了更远的东方海平面。那里,一轮红日正挣脱海水的束缚,喷薄而出,将天际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万道霞光洒在“远望号”锈迹斑斑却无比巍峨的舰体上,仿佛为这沉睡的巨龙披上了金色的战甲。

他看到了赵大勇在拖轮甲板上坚毅的身影,看到了孙建国在图纸堆中紧锁的眉头,看到了张海生书房里那方带着冰裂的砚台,看到了贺云霆将军眼中永不熄灭的火焰,也看到了自己办公室白板上星火科技那些关于新材料、智能系统的构想草图…

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使命感在他胸中激荡。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沐浴在朝阳中的巨舰,声音不高,却如同磐石般坚定,带着一种宣告未来的力量:

“接下来?”

“**让它活过来。**”

“给它装上最强劲的心脏,披上最坚固的铠甲,点亮最明亮的眼睛。”

“让它不再是漂泊的钢铁,而是移动的国土,是劈波斩浪的堡垒。”

“然后,” 许明远的目光变得更加悠远,仿佛已看到那无垠的深蓝,“**载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力量,我们守卫和平的决心…**”

**“驶向深蓝,驶向星辰大海!”**

他的话语,如同晨钟,敲碎了港口的薄雾,也敲响了“远望号”乃至整个国家海军走向强大的序曲。林晚晴紧紧握住他的手,目光追随着他的视线,望向那辽阔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海洋。在他们身后,滨城港的灯火渐次隐去,而东方天际,朝阳正炽,光芒万丈。

巨大的“远望号”平台,依旧沉默地停泊在港湾。但此刻,在金色的晨曦中,它不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钢铁。它是希望,是起点,是一个伟大民族向海图强的、无比坚定的决心。它的龙骨深处,仿佛正响起一声低沉的、蓄势待发的龙吟。它的星辰大海,就在眼前这片深蓝之中,等待着它去征服。

**(全文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