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4章 燎原星火与暗流涌动*

书名: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2

黄毛的暂时退却,并未让许明远放松警惕。他知道,“龙哥”这种地头蛇绝不会轻易放弃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暂时的退缩,可能是在试探,也可能在酝酿更阴险的手段。厂房是他的战略支点,绝不能有失。

他立刻拨通了东区街道办事处王副主任王志国的电话。

“王主任,您好!我是星火科技的小许,许明远。”许明远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扰”。

“哦!许总啊!你好你好!厂房那边进展还顺利吧?”王志国的声音透着官腔和一丝期待。许明远这个“投资商”,虽然年轻得过分,但出手买厂房还算利索,是他“招商引资”成绩单上的一笔。

“托您的福,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了,正准备装修。”许明远话锋一转,“不过…今天遇到点小麻烦,想跟您汇报一下。”

“麻烦?什么麻烦?”王志国语气严肃起来。

“有几个自称‘龙哥’手下的人过来,开口就要一个月一千块的保护费,还说这片儿都得听‘龙哥’的…”许明远将黄毛等人的言行描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对方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和对王副主任“保证”的质疑,语气委屈又不失强硬,“王主任,我是真心实意响应号召来东区投资的,也相信街道能为我们这些创业者保驾护航。可这…刚动工就遇到这种事,实在让人心寒啊。要是投资环境这样,我那几个还在观望的朋友,恐怕…”

“岂有此理!”电话那头的王志国果然怒了!这简直是在打他的脸!“什么龙哥蛇哥的!许总,你放心!东区正在大力整顿治安,优化营商环境是区里市里的重点工作!这帮社会渣滓,翻不起浪!这事交给我!我马上联系派出所的张所长!保证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那就太感谢王主任了!”许明远立刻奉上高帽,“有您这样的领导坐镇,我们这些投资商心里就踏实了!等公司稍微有点起色,我一定在朋友面前好好宣传咱们东区的投资环境!”

挂了电话,许明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借力打力,永远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手段。他赌的就是王志国对“政绩”的渴望和对“破坏者”的厌恶。只要官方力量介入,形成震慑,龙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混混,短期内绝不敢再明目张胆地骚扰。至于长期?等“星火”真正站稳脚跟,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和资源,这些宵小自然不足为惧。

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威胁,许明远将精力投入到“星火科技”的初创中。

1. **第一个员工:** 他没有急着招技术大牛,而是在劳务市场找了一个手脚麻利、看起来老实本分的中年妇女——张翠芬。工资不高,包一顿午饭,主要负责打扫卫生、看门、接听电话(安装了一部座机)和简单的文档整理。张大姐对这份离家近、还算稳定的工作非常满意。

2. **业务方向:** 许明远深知贪多嚼不烂。他确定了短期内的核心业务:**二手电脑翻新与销售**。利用吴老板在省城电脑配件批发市场的人脉和许明远的质检能力,低价收购淘汰的旧电脑主机(奔腾II、III级别为主),进行彻底的清洁、硬件检测、更换损坏部件(使用淘来的二手良品)、重装优化系统(win98\/win2000),然后以“高性价比学习\/办公电脑”的名义出售。目标客户:学生、小型办公室、预算有限的家庭。每台利润控制在200-500元之间。

3. **吴老板的定位:** 许明远与吴老板正式确立了合作关系。吴老板的“奔腾电脑屋”作为星火科技在县城的“展示窗口”和售后点,负责接收县城及周边地区的订单,进行简单的硬件安装和售后维修(复杂问题发回省城)。许明远则按销售额给吴老板提成。同时,吴老板继续负责为省城这边寻找和运输二手配件货源。双方签订了简单的合作协议。

4. **“星火”的初步运转:** 一楼清理出的区域,一部分成了仓库,堆满了待翻新的旧主机和配件。另一部分,许明远简单布置了几个工作台,作为翻新作业区。二楼,他用最便宜的板材隔出了一个小办公室和一个技术间。技术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台他自己组装的测试用电脑和几把螺丝刀。简陋,却充满了创业的原始生命力。

就在许明远调试着刚组装好的一台翻新样机时,张翠芬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许老板,有你的信!省城大学来的!”

林晚晴的信!

许明远心中微动,擦干净手上的灰尘,接了过来。信封上是林晚晴娟秀的字迹。他走到刚搬来的二手办公桌前坐下,拆开信。

信纸带着淡淡的清香。林晚晴的文字如同她的人一样,清新又带着一丝书卷气。她描述了大学校园的新奇与广阔,课程的有趣与挑战,室友的趣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崭新生活的憧憬和一丝初离家乡的淡淡乡愁。然后,笔锋似乎犹豫了一下:

“…明远,清华园一定更美、更令人向往吧?真为你高兴!…只是,上次在银行门口,看到你…似乎很忙碌,也…很有魄力(汇款单上的数字着实吓了我一跳)。总觉得你和高中时很不一样了,像藏着很多秘密。大学生活开始了,希望你一切都好,也…别太累着自己。如果…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写信告诉我。祝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晚晴”

信的最后,还附上了她在大学的通信地址和宿舍电话号码。

许明远拿着信,久久不语。他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份真诚的关切和越来越浓的好奇。他就像一个行走在迷雾中的人,而林晚晴正试图透过迷雾,看清他的轮廓。这份朦胧的情愫,在重生后忙碌的创业中,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麻烦。

他提笔回信。没有解释那五万块,也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的“事业”,只是分享了清华报到前的期待(真假参半),表达了对她大学生活的祝福,感谢了她的关心,并同样留下了自己在清华未来宿舍的联系方式(提前打听好的)。文字温和、有礼,带着距离感,却又留下了沟通的桥梁。他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

时间飞快,清华报到的日子近在眼前。许明远将省城的事务做了安排:

* 厂房装修:委托给工头老李,按图施工,张翠芬监工,钱款分批支付。

* 翻新业务:暂时由吴老板提供订单,张翠芬接收配件和发货。核心技术环节(质检、关键部件更换、系统优化)只能等他抽空回来,或者未来招到可靠技术员。

* 资金:留下五万块作为公司流动资金(含装修尾款),其余资金分散在股市、银行定期以及父母手中(以“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积蓄”名义又给了家里三万)。

告别了忧心忡忡又满怀骄傲的父母(他们至今仍觉得儿子去清华是“学大本事”,对他的“公司”将信将疑),许明远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九月初的北京,秋高气爽。当许明远拖着简单的行李,站在“清华园”那古朴厚重的牌坊下时,饶是重生者的心境,也忍不住涌起一股激荡。这里,将是他人生的新起点,也是他撬动未来的重要支点!

报到、领钥匙、找宿舍。他被分在紫荆公寓,四人一间。推开宿舍门,其他三位室友已经到了。

* 靠门的下铺,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微胖的男生正在笨拙地铺床单,看到许明远,憨厚一笑:“你好!我叫**陈涛**,辽宁的!以后是室友了!”

* 靠窗的上铺,一个身材高瘦、穿着篮球背心、发型很潮的男生正戴着耳机听cd,见人进来,摘下耳机,酷酷地点了下头:“**周宇阳**,北京本地的。”

* 靠窗的下铺,一个皮肤白皙、气质斯文、穿着讲究的男生正在整理一摞厚厚的英文原版书,他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在许明远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审视,才微微颔首:“**李哲**,上海。”

许明远将行李放到剩下的靠门上铺,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大家好,我叫**许明远**,h省的。以后多多关照!” 简单的自我介绍,却立刻让宿舍的气氛活跃起来(除了周宇阳又戴上了耳机)。陈涛热情地帮忙递东西,李哲则看似随意地问起了许明远的高考分数和专业。

“计算机系,638分。”许明远平静地回答。

“638?”陈涛倒吸一口凉气,看许明远的眼神立刻带上了崇拜。

李哲镜片后的目光也闪烁了一下,微微点头:“很高,计算机系…不错。” 语气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些认可。周宇阳的耳机里,音乐声似乎也调小了些。

下午,许明远按照通知,前往计算机系大楼,与他的学业导师——**郑国栋教授**见面。郑教授年约五十,头发花白,面容严肃,是计算机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在操作系统和分布式计算领域颇有建树。

郑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他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眼神却异常沉静的学生,开门见山:“许明远同学,你的‘弹性培养计划’是学校特批的,责任重大。我看了你的档案和高考成绩,很优秀。但大学不是高中,计算机科学更是浩瀚深海。你的‘社会实践’计划是什么?如何保证不影响学业?”

许明远早有准备,从容应答:“郑老师,我的社会实践核心是‘学以致用’和‘前沿探索’。初期,我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一些开源社区项目(如Linux内核的汉化或简单补丁开发),或者为一些小型企业提供基础的信息化咨询和网站建设服务。这些都是对课堂知识的直接应用和深化。同时,我会密切关注国内外互联网和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动态,做一些预研性的小项目。所有实践内容,我会定期向您书面汇报进展和收获。学业上,我保证核心课程成绩不低于85分(GpA 3.7以上),并积极参与实验室活动。”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体现了实践性,又强调了学业底线。郑教授严肃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开源社区…信息化咨询…思路还算清晰。记住你的保证!学校给你机会,是希望培养出真正有创新能力的标杆,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商人!第一个学期是关键适应期,我不建议你过早投入过多精力在校外。先把基础打牢!这是‘弹性’的前提!”

“我明白,谢谢郑老师!”许明远恭敬地应道。他知道,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第二天,正式开课。《计算机导论》、《高等数学》、《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大学英语》…

坐在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里,听着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感受着周围学霸们专注的氛围,许明远仿佛回到了纯粹求知的年代。然而,当《程序设计基础》的老师在讲台上演示着turbo c 3.0环境下“hello world”的编写,并强调着doS命令和内存管理时,许明远心中却升起一种奇异的“降维”感。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指针和数组的进阶问题,几个同学尝试回答都不得要领。老师目光扫视,似乎想点许明远这个“高分生”试试。

许明远举手,在老师示意后站起来。他没有直接回答那个问题,而是抛出了一个更深入、结合了内存管理和数据结构的概念性问题:“老师,如果考虑在受限内存环境下(比如嵌入式系统),如何优化使用指针数组来管理动态生成的、长度不一的数据结构链表,同时避免内存碎片?有没有比教科书上更优的算法策略?”

问题一出,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同学们一脸茫然,这都什么跟什么?指针数组?动态链表?内存碎片?嵌入式?这明显超出了大一新生的范畴!

讲课的老师也愣住了,推了推眼镜,仔细打量了许明远几秒,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浓厚的兴趣:“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有深度!涉及到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和数据结构算法的综合应用!这通常是高年级甚至研究生才会深入探讨的课题!你…叫什么名字?”

“许明远。”

“很好!许明远同学!你的思维很超前!课后我们可以单独聊聊这个问题!”老师眼中闪烁着发现好苗子的光芒。

许明远低调地坐下。他知道,自己可能有点“过”了。但适当的“炫技”,在清华这种地方,是快速获得重视和资源的敲门砖。他要的“弹性”,需要实力来支撑。

然而,就在许明远沉浸在校园生活的新奇与挑战中时,千里之外的h省省城,东区那栋刚刚挂上“星火科技”牌子的旧厂房外,几个黑影在夜色中悄然聚集。

“龙哥,打听清楚了,那小子真去北京念书了!清华!”黄毛的声音带着谄媚和怨毒。

“哼,大学生?”一个阴冷的声音响起,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读书仔,以为攀上个街道的小官就没事了?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他这破厂子,还有里面那些值钱的玩意儿(指那些二手电脑和配件)…老子吃定了!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动手!”

暗流,在夜色掩护下,汹涌地扑向了那点刚刚燃起的星火。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