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 分类:都市 | 字数:6.6千字

第90章 中章 援兵天降与“玩具船”的启示

书名: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2

又是两天不眠不休的鏖战。冲突概率如同跗骨之蛆,死死卡在0.0003%这个令人绝望的数字上。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试错成本。希望的曙光似乎越来越远。

就在许明远盯着屏幕上那顽固的红色曲线,大脑因为过度运转而阵阵刺痛时,一个几乎被他遗忘的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他混沌的思绪——

**李哲!**

对!李哲!

那个和自己一样年轻,一样被星海眷顾(许明远内心如此认为),一样在各自领域创造奇迹的家伙!前段时间猎鹰基地传来的消息,李哲这小子已经把无人机集群与“浩瀚”系统的对接做到了完美匹配!听说他最近又在捣鼓什么新玩意儿?好像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微型智能船模?美其名曰“玩具船”,但以李哲的性格,那玩意儿绝对不简单!

最关键的是——**系统融合**!这正是李哲最擅长的领域!浩瀚系统是什么?那是国家级的、高度复杂、集成海量功能的信息中枢!能将无人机集群那种同样复杂的系统无缝接入浩瀚,李哲在解决多系统深度耦合、消除冲突方面的能力,绝对是顶尖中的顶尖!甚至……可能比自己更擅长处理这种“混沌”!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火花,瞬间点燃了许明远几乎熄灭的希望!

他猛地转身,对一直守在他身边、同样疲惫不堪的高中低吼道:“高秘书!立刻!马上联系猎鹰基地!找萧劲松司令员!不,直接找李哲!动用最高优先级通讯!让他放下手里的一切!不管他在搞什么‘玩具船’还是‘真航母’,立刻给我打包过来!坐最快的专机!就说……就说‘天穹’要塌了,需要他这根‘擎天柱’来顶!”

高中被许明远眼中突然爆发的光芒吓了一跳,但军人的本能让他没有丝毫迟疑:“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立刻转身冲出测试大厅。

消息传到猎鹰基地。李哲接到许明远那近乎咆哮的加密通讯请求时,正在实验室里对着一个巴掌大小、结构却精密得令人发指的微型智能船模皱眉思索。听到许明远沙哑急促的声音和那句“天穹要塌了”,李哲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精密镊子,对着通讯器只回了一个字:“等!”

不到六个小时,一架猎鹰基地的专机便降落在远航基地的跑道上。舱门打开,李哲提着一个轻便的背包,风尘仆仆地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锐利,如同打磨过的黑曜石。

当李哲被高中领着,走进气氛凝重压抑的测试大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新出现的年轻人身上。

又是一个年轻人?!

看起来比许明远还要小一点?!

背着个双肩包,像个刚毕业的研究生?!

王院士、李总工等人面面相觑,刚从许明远带来的震撼中缓过劲来,又被这个更年轻的“援兵”弄得有点懵。基地里的工程师们更是窃窃私语:“又来一个?现在解决国家级航天难题,都靠这些‘娃娃兵’了?”

许明远看到李哲,如同看到了救星,大步迎上去,用力抓住李哲的肩膀:“李哲!你可算来了!情况紧急,没时间解释了!看这个!” 他直接把李哲拉到主控台前,调出了那令人绝望的信号耦合冲突数据和模拟失败的录像。

李哲没有多余的话,甚至没看周围那些带着审视和怀疑的目光。他放下背包,目光瞬间被屏幕上那复杂混乱的数据流和冲突波形吸引。他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舞,调取着各种底层日志、时序分析图、系统架构图……

他的动作快得惊人,眼神专注得可怕。没有许明远那种仿佛能“透视”一切的玄妙感,却带着一种工程师特有的、极度缜密和条理化的风格。他像一台高速运转的逻辑分析仪,迅速地将庞杂的问题拆解、分类、溯源。

仅仅半个小时。

李哲停下了手指,抬起头,看向许明远和围过来的王院士等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问题核心找到了。不是单一模块的问题,是三个系统(姿态控制、舱压平衡、燃料供给)底层中断服务程序(ISR)的嵌套优先级和响应时间窗口设计存在逻辑冲突,在极端负载下形成了‘优先级反转’死锁。同时,总线仲裁器的带宽分配策略在临界状态下存在漏洞,加剧了冲突。”

他随手拿起一支笔,在旁边的白板上快速画出三个系统中断处理的时序图,清晰地标出了冲突点和死锁环。然后,他提出了解决方案:

“方案分两步:第一,重构三个系统ISR的优先级和响应机制,引入动态优先级提升协议,打破死锁环;第二,修改总线仲裁算法,增加基于实时负载预测的动态带宽预留机制。具体修改点如下……”

他刷刷刷地在白板上写下一连串精准的修改指令和参数调整值。

清晰!透彻!直指核心!

如果说许明远之前的解决方案如同天马行空的惊雷,那么李哲此刻的分析和方案,就如同庖丁解牛般精准高效的手术刀!那深厚的系统底层功底和缜密到极致的逻辑思维,让在场所有经验丰富的系统架构师和软件工程师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质疑?在绝对的专业洞察力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快!按李博士说的改!” 王院士的声音带着激动。

“我来负责ISR重构!”

“我去改总线仲裁!”

工程师们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迅速行动起来,目标明确,信心倍增!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李哲的“个人秀”。

他仿佛天生为处理这种复杂系统冲突而生。一个又一个之前被忽略或难以解决的模块间匹配问题被他精准定位、手到病除:

* 导航系统与推进系统在特定轨道切换时的指令延迟冲突?李哲调整了轨道预测算法与推进器点火指令的耦合逻辑,增加了一个毫秒级的预补偿。

* 环境控制系统与生命保障系统的数据同步偶尔丢包?李哲重构了它们之间的通信握手协议,优化了校验机制。

* 甚至是一些老工程师们习以为常、认为“无关紧要”的小bug,也被李哲敏锐地揪了出来,指出其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引发的连锁反应。

他就像一位技艺超群的老匠人,游走在庞大飞船的“神经系统”中,用他精准的“手术刀”和深邃的洞察力,将那些隐藏的“暗伤”一一剔除、修复、优化。他的效率高得惊人,往往只需要看几眼代码和日志,就能精准地给出修改方案,而且**一次成功**!

看着李哲那年轻却沉稳如山的身影,看着他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解决着困扰团队多时的问题,测试大厅里的气氛悄然转变。从最初的怀疑,到震惊,再到由衷的敬佩,最后变成了彻底的叹服!

“我的老天……这年轻人……是怪物吗?”

“他的消缺能力……感觉比许教授还要……还要‘稳’?”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不服老不行了!”

就连一向严苛的李总工,看着李哲干净利落地解决了一个他团队折腾了一周都没搞定的时序匹配问题后,也忍不住对王院士感慨:“老王,看到没?这就是‘系统医生’!咱们搞了一辈子系统集成,在他面前,感觉像个学徒……”

许明远看着李哲忙碌而高效的身影,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找对人了。李哲在系统融合、消除“混沌”方面的天赋和能力,确实独树一帜,甚至在某些方面,连拥有星海系统的自己,也不得不佩服他那份基于深厚工程实践积累的“直觉”和“手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