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06章 归途望乡·滨城灯火

书名: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 作者:鬼迷疯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2

印度洋的季风变得温和,如同母亲安抚归家游子的手。拖航船队——“东海号”、“定海号”、“泰山号”——牵引着沉默的钢铁巨人“远望号”,在深蓝的绸缎上划开一道坚定向东的航迹。张海生抵押珍藏换来的巨额资金如同强心剂,让船队摆脱了物资匮乏的窘境。破损的设备得到了关键性修复,“定海号”恢复了部分动力,“泰山号”的新主拖缆在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孙建国工程师团队日夜监控着“远望号”舰体上那条被“引流冷冻焊接”暂时封住的裂缝,祈祷它能坚持到最后。船员的精气神也在林晚晴策划的“家书温暖”和充足的补给中明显提振。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从未停歇。

**暗影随行:最后的窥探**

“东海号”舰桥,雷达屏幕上,几个不起眼的光点如同跗骨之蛆,始终若即若离地缀在船队后方几十海里处。

“又是它们!” 了望哨位上,年轻水手小刘咬着牙,将高倍望远镜的焦距调到极限,“‘海狼号’、‘探针号’,还有那艘挂着蓝白旗的‘海风号’!阴魂不散!”

赵大勇船长面色冷峻。这些西方某大国的“海洋调查船”和“民间机构船只”,自打船队进入印度洋中部,就如影随形。它们时而抵近,用高精度设备扫描“远望号”;时而拉开距离,如同耐心的猎手。通讯频道里,偶尔会收到加密的、充满诱导性的信号,试图套取信息或制造混乱。更让人神经紧绷的是,高空时常有大型喷气式飞机超低空掠过,巨大的轰鸣声撕裂海空的宁静,那是战略侦察机,冰冷的镜头如同鹰隼之眼,俯瞰着这支特殊的船队。

“保持航向航速,全体人员按预案就位!记录它们每一次异常靠近的时间和方位!” 赵大勇的声音沉稳如铁,“通知‘定海’、‘泰山’,加强了望,防止对方利用小船抵近搞小动作!告诉弟兄们,我们行的端做得正,不怕看!让他们看!看到祖国的海岸线为止!”

船员们早已习惯了这些“尾巴”。愤怒被压抑成更深的专注和警惕。每一次侦察机掠过,甲板上的水手会下意识地抬头,目光中不是恐惧,而是无声的蔑视与不屈。工程师孙建国更是将关键设备的防护等级提到最高,防止可能的电子干扰或窥探。

**滨城:不眠的港湾**

万里之外,夏国滨城港。这座北方重要的深水良港,此刻灯火彻夜通明,仿佛一颗镶嵌在漫长海岸线上的璀璨明珠,为归家的游子指引着方向。但在这片璀璨之下,是高度紧张、密不透风的战备状态。

海军基地内,贺云霆将军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海图上,清晰地标注着“远望号”船队的实时位置,正一点点向着象征夏国领海的那道蓝色虚线靠近。他面容瘦削,眼神却锐利如刀,连续多日的不眠不休在他眉宇间刻下深深的疲惫,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报告!航道清淤作业全部完成,水深达到安全标准!”

“报告!3号泊位加固工程验收合格,系缆桩承重测试通过!”

“报告!消防、拖轮、警戒艇编队完成最后一次联合演练!”

“报告!医疗救护、应急抢修、技术接管小组全员待命!”

“报告!气象部门最新预报,未来72小时滨城海域天气晴好,风力三级以下!”

一条条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贺云霆面前的指挥终端。他微微颔首,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海图上那个缓慢移动的光点。

港口外围,安保级别提升至最高。便衣国安人员遍布码头和周边制高点,雷达和电子监控设备全功率开启,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天网,严防任何可能的渗透、破坏或情报窃取。滨城市政府也全力配合,以“重大海上工程设备靠泊”为由,对相关区域进行了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信息管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高度凝聚的期待与肃穆。

**林晚晴:记录与见证**

林晚晴获得了宝贵的随官方媒体船出海迎接的资格。此刻,她站在“海巡173”号宽敞的甲板上,海风吹拂着她的短发,手中的相机镜头对准了东方无垠的海面。她的心,和远方的船队,和滨城港的灯火,和无数翘首以盼的国人紧紧相连。

她刚刚发回了一篇通讯特稿《归途:海平线上的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滨城港灯火通明、严阵以待迎接“游子”的景象,以及后方无数普通人通过不同方式表达的支持与祝福。她没有直接点明“远望号”,但字里行间涌动的家国情怀和自豪感,已让无数读者心潮澎湃。她深知,当“远望号”进入领海的那一刻,她的镜头和笔,将记录下共和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瞬间。

**领海线:热泪盈眶的归家**

卫星导航屏幕上,代表船队的光点,终于无限接近那条象征国家尊严与神圣的蓝色虚线——夏国专属经济区边界线。

“船长!距离领海线… 5海里!” 航海长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赵大勇深吸一口气,拿起舰桥广播话筒,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东海号”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高频,同步传到“定海号”、“泰山号”以及被拖曳的“远望号”甲板上:

“全体船员注意!全体船员注意!我是船长赵大勇!我命令:”

“第一,全员着装!换装!”

命令下达,三艘拖轮和“远望号”平台上瞬间忙碌起来。水手们冲进舱室,以最快的速度换下沾满汗渍油污的工作服,穿上崭新的、熨烫笔挺的海员制服。厨师长老李笨拙地系着领带,水手长老王小心翼翼地别上珍藏多年的优秀船员徽章,孙建国扶正了眼镜,将安全帽换成了崭新的工帽…每一个人都在用最庄重的姿态,迎接这一刻。

“第二,升国旗!奏国歌!”

一面崭新的、巨大的五星红旗,由四名身材魁梧的水手护卫着,在“东海号”主桅杆下肃立。同样的仪式,也在“定海号”、“泰山号”的桅杆下,在“远望号”最高处的临时旗杆旁进行。

赵大勇按下播放键。雄壮激昂、深入每个夏国人骨髓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通过高音喇叭,在辽阔的海天之间骤然响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四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四艘船只(包括无动力的“远望号”)的主桅杆上,迎着海风,冉冉升起!在船队后方不远处,“海狼号”上的监视人员愕然地看着这一幕。在滨城港指挥中心,贺云霆将军和所有工作人员肃然起立,凝视着屏幕上同步传来的升旗画面,眼眶湿润。

当旗帜升到顶端,在海风中猎猎招展的那一刻,赵大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洪亮中带着无法抑制的哽咽,穿透了国歌的余音:

**“全体船员注意!我们…回家了!”**

“回家了!”

“回家了!”

“回家了!”

这三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引爆了所有压抑的情感!三艘拖轮和“远望号”平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混杂着欢呼、呐喊和嚎啕大哭的声浪!水手长老王抱着桅杆,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厨师长老李对着祖国的方向,深深鞠躬;孙建国摘下眼镜,抹去满脸的泪水;小刘对着海岸线,用尽全身力气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就连铁塔般的赵大勇,也转过身,悄悄用手指揩去眼角的湿润。无数个日夜的煎熬,风暴中的生死搏杀,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资金链断裂时的绝望,技术难关前的绞尽脑汁…所有的艰辛、委屈、恐惧、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滚烫的泪水和冲破云霄的呐喊!

**最后的袭扰与坚定的护航**

就在这举船欢腾、泪洒大洋的时刻,刺耳的引擎轰鸣声再次撕裂长空!一架涂着西方某大国标志的大型电子侦察机,竟然无视国际法和基本航空礼仪,以极低的高度(目测不足百米),近乎贴着“东海号”和“远望号”的桅杆呼啸而过!巨大的气流甚至让刚升起的国旗剧烈翻卷!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船员愤怒地抬头,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架耀武扬威的飞机!赵大勇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东方的天际线上,突然出现了两个快速移动的黑点!伴随着更加雄浑有力的引擎声!

“是我们的!是我们的歼击机!” 小刘第一个激动地喊出来!

两架涂着八一军徽的国产最新型歼击机,如同矫健的海东青,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滨城方向高速飞来!它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一左一右,如同最忠诚的卫士,伴飞在拖航船队的两侧!机翼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飞行员座舱内,一个清晰的手势传达着无声的警告!

那架西方侦察机显然没料到夏国军机的反应如此迅速和强硬,它在空中略显慌乱地调整了一下姿态,不敢再继续低飞挑衅,悻悻地拉高机头,加速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留下的,只有夏国战机那令人心安的巨大轰鸣声,以及拖航船队上再次爆发的、更加自豪和响彻云霄的欢呼!

**港湾在望:无声的相望**

船队驶入夏国领海!早已在此等候的海军护航编队(两艘护卫舰)迅速靠拢,加入护航序列。舰容严整,官兵肃立甲板,向拖航船队致敬。这一刻,民用拖轮、无动力平台与国家战舰并肩航行,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归航图卷!

“海巡173”号媒体船也驶入了编队。林晚晴站在船舷边,手中的长焦镜头牢牢锁定“东海号”的舰桥。她看到了那个日夜思念的身影——许明远。他不知何时已经登上了“东海号”(可能是通过中途汇合的补给船或直升机),此刻正站在赵大勇船长身边。他瘦了很多,海风吹拂着他略显凌乱的头发,但眼神明亮而坚定,正凝望着滨城港的方向。

仿佛心有灵犀,许明远也转过头,目光穿越几百米的海面,准确地捕捉到了“海巡173”号甲板上的林晚晴。四目相对!没有挥手,没有呼喊,只有隔着波涛的深深凝视。千言万语,无尽的情感——担忧、思念、骄傲、欣慰、共同经历风雨后的默契——都在这一眼中无声流淌。林晚晴的镜头记录下了丈夫此刻的身影,也记录下了他眼中闪烁的、如同滨城港灯火般的光芒。一滴泪,悄然滑过她的脸颊,滴落在相机冰冷的金属外壳上。

**巨舰入港:沉默的序章**

滨城港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虽然官方出于安全和保密考虑,并未公开“远望号”的真实身份和具体靠泊时间,但滨城百姓似乎都感应到了什么。工人、学生、市民自发地聚集在允许靠近的港口外围区域,无数面小小的五星红旗在人们手中挥舞,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巨大的横幅在风中招展:“欢迎回家!”“祖国万岁!”。

在严密的警戒线内,是更加壮观肃穆的景象:海军仪仗队持枪肃立,军容整肃;身着不同制服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医护人员列队以待;巨大的龙门吊如同钢铁巨人,静静守候在泊位旁;消防车、救护车闪烁着警灯,无声待命。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海湾入口处。

当“远望号”那庞大、锈迹斑斑却气势磅礴的舰艏,缓缓驶入滨城湾平静的水域,劈开金色的晨光出现在所有人视野中时,整个码头出现了瞬间的寂静!随即,是山呼海啸般的、无法抑制的掌声、欢呼声和激动的泪水!许多人捂住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这艘象征着国家未来海上力量的钢铁巨兽!

在海军舰艇和拖轮的精准配合下,“远望号”庞大的身躯如同沉睡的巨龙,缓缓地、稳稳地靠上了滨城港3号专用泊位。粗壮的缆绳被抛上岸,系缆桩紧紧锁住。巨大的船体终于停止了漂泊,与祖国的土地紧密相连。这一刻,历时数年,跨越重洋,耗费无数心血、智慧、金钱乃至生命风险的“远望号”航母平台,终于回家了!

码头上,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贺云霆将军在众人簇拥下,走到码头前沿。他仰望着眼前这艘锈迹斑斑却蕴含无限可能的巨舰,坚毅的脸上也浮现出难以言喻的激动。他转过身,找到刚刚走下“东海号”舷梯的许明远,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许明远带着一身风尘和疲惫,但眼神灼灼。

贺云霆的目光扫过欢腾的人群,扫过伤痕累累的拖轮,最后落回“远望号”巨大的、沉默的舰体上。他凑近许明远耳边,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沉重与期许:

**“明远,辛苦了!但,万里长征,这才走了第一步。”**

许明远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随即化为更深的坚毅。他望向“远望号”,那巨大的舰岛在朝阳的照耀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知道,将军的话没错。将这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真正唤醒,变成扞卫海疆的国之重器,那将是另一段更加艰难、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而他和林晚晴,还有星火科技,注定还要在这征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林晚晴也走了过来,自然地挽住了许明远的胳膊。她看着丈夫的侧脸,又望向那艘静卧港湾的巨舰,眼中充满了理解和支持的光芒。巨舰归航的史诗告一段落,但属于它的,属于这个国家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启程。

**(第五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