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 分类:女生 | 字数:125.6万字

第448章 南下荆州前的准备

书名: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事实上,张仲景是对的,因为瘟疫这种事情向来都是有迹可循的,虽然看起来是突然出现,但是大多数都与环境相关。

因为,张仲景刚走没几天,孙权就亲自带兵,在周瑜的指挥下再次进攻了江夏郡。

这次,孙权带着手下最勇猛的两员大将凌统和徐盛,攻击黄祖的港口城市,夏口。

只不过,从赵云发来的消息中可知,孙权与周瑜的理念不一样,孙权就是为了报仇,爽为主;而周瑜的目的似乎是要慢慢削弱黄祖,之前几次江夏之战,周瑜都是打胜之后就迁徙人口,这次还是如此,从来不在江夏郡屯兵驻守。

“其实很简单,周公瑾在江夏屯过兵!”袁熙正在疑惑的时候,诸葛亮为他解了惑。

“哦!什么时候?”袁熙一脸疑惑地看着诸葛亮,这次的消息就是诸葛亮的斥候营查探到的,只不过袁熙要求斥候营第一时间交给赵云审阅。

“早在孙伯符(孙策)死前的一年,周公瑾就是在湘水入江水的口岸巴丘屯驻兵马的,可能是战线太长,后来就放弃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孙伯符突然去世,周公瑾需要回援孙家,才放弃的巴丘,否则现在出现在荆州的孙家部队应该已经在打江陵城了。”诸葛亮指了指长沙郡的巴丘城,那地方就在洞庭湖边上,离江陵城确实很近。

“你的意思是说,周公瑾准备顿刀子割肉,一点一点地把黄承业的人口基础给削减完,然后再要黄承业的命,可是他没想过黄承业背后的刘景升不会答应的,荆州那边可是把黄承业在江夏的驻守当做屏障,怎么可能让黄祖孤军奋战。”袁熙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果是荆州的刘使君自己掌控荆州,那当然全力依仗黄承业,但是现在刘使君身体抱恙,随时撒手人寰,荆州的各个势力都在观望,而斗的最恨的就是支持刘琦的黄承业和支持刘琮的蔡德珪等人,他们之间几乎不可能相互辅助,只会背后拆台。我如果没猜错,黄承业大概率已经成了这场‘嫡子之争’的牺牲品了,就是不知道江东的孙家吃了黄承业这个‘祭品’,能不能消停一段时间。”诸葛亮一脸看戏的样子,似乎很期待孙家把黄祖撕碎。

然而,之后斥候营的情报显示,孙家的战果确实如诸葛亮猜测一般,只是去江夏郡劫掠人口的。虽然他们在江夏郡也杀了不少人,但是主要的目的还是劫掠人口补充长江以南的各个城市,另外,周瑜还把自己的驻地推进到夏口附近,屯兵在长江南岸。

而黄祖也不得不退守,屯兵在夏口的北岸,防御周瑜随时的进攻。

然而,孙家退兵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劫掠到了人口,还有张仲景的预言,那就是长江下游真的发生了瘟疫,由于此时的长江下游人口分布较为散乱,并没有使这场瘟疫造成较大的规模,而且江东孙家也没当回事,甚至没做多少记录。

不过,还好干支营在袁熙的要求下,对长江两岸的不同口岸都进行了蹲守,他们寄回来的情报明显备注了瘟疫发生的情况,这个疫症似乎属于近几年长江两岸每到秋天出现的情况,虽说会有人因病而死,但是一般规模不大,就没受到长江两岸的百姓以及官方的重视。

作为穿越者,袁熙认为应该是因为住在长江两岸的人在这数年的时间,已经大部分都有了抗体,所以很难再发生大规模重病甚至死人的情况。

但是,如果突然有约数十万人的北方群体进入长江两岸,那就不好说了,这数十万人的群体可是没有抗体的,一般瘟疫在没有抗体的群体中爆发的时候,会非常猛烈,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而历史上的曹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才会导致战争还没开始就陷入了被动。

因此,袁熙做了南下荆州的调整,他要用一年的时间来给自己在河南、河北的主力士兵提前“打疫苗”。而负责这一事项的就是杜度和卫汛,这两个被张仲景点名说了可以出师的家伙。

不过,袁熙没有什么防疫技术,也没有什么防疫经验,他的方法只能是自然控制法,说白了就是让府兵在农闲时间集体训练的时候,被杜度和卫汛从长江两岸抓来的药人感染瘟疫,同时全部隔离,然后在有效的集体治疗情况下,汰弱留强。

虽然很残酷,但是绝对有效,而且还可以将有抗体的人,提前散落在北方,替整个天下提前做好迎接瘟疫的准备。

为了实行这个残酷的计划,袁熙特别把“三台六司”和各州的长官全部叫来,一起商讨,其中杜度和卫汛也参与了这次大会。

因此,中书台,一片压抑,几乎没有人愿意说话,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事情。

“无论死多少人,最后这个骂名我担,反正这场瘟疫早晚会席卷整个天下。二位作为张神医的弟子,如何控制住情况应该已经熟络于心,希望你们能拿出一个合适的计划。明年八月前我一定要一只有着十万大军的健康部队,否则二位可就麻烦了!”袁熙用充满威胁的话语对着杜度和卫汛说道。

杜度和卫汛一直都是被袁熙礼遇着的,没想到袁熙居然在几乎全是天下大佬的会议上直接这么说话,立刻吓得赶紧接茬,齐声回道:“一定!一定!”

“非这样不可吗?”诸葛亮在开会前就多次这么问过袁熙,现在又一次问了一遍,几乎是同一句话。

“除非你想晚点见到天下统一,否则这就是唯一的道路!”袁熙也不客气,他跟诸葛亮的约定一直都是统一天下,结束乱世。

“那也不能让大将军全担责任,我等都是大将军亲自安排的重臣,如果不能为大将军分忧,还干个什么劲!”说话的居然是华歆,他作为豫州刺史,干的成绩不错。

“对!我们这帮老家伙也不是吃素的,不就苦一苦百姓吗?有什么难得,只要保证控制住蔓延的情况,绝对能保住不少人的性命,黄巾匪患前,这种事情不是很常见吗!”这次说话的是孟岱,其实他的地盘名义是雍州,包括了除河南府以外的所有原司隶地盘,但是,实际上就只有河内郡、河东郡还有弘农郡,能够直接管辖,其他的关中地区,被马超、韩遂等军阀给霸占着,根本无法直接管辖。不过,也是因此,孟岱的管理非常细致,保证了这三个地方的发展,无论是驻扎在河东郡的张合,还是驻扎在潼关的寇封,都对孟岱的治理交口称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