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 分类:女生 | 字数:127.5万字

第598章 赵统大婚

书名: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字数:0 更新时间:07-28 09:58

由于刚建国,事务繁多,乾元元年过去的很快。

乾元二年,在袁熙和诸多大臣的努力下,国库终于做到了收支平衡。

这一年,有着不少大事发生,令袁熙印象最深的就是沮授和审配之死,以及赵云长子赵统的大婚。

沮授是死在牢里的,审配则是因病去世的。

沮家因为沮授参与过叛乱,被袁熙贬为平民了,而沮授则是一直被袁熙押在牢里,没忍心杀。

如今去世,袁熙在田丰和众多河北旧臣的建议下,给了沮鹄这个沮授长子重新封了个县伯,算是纪念一下沮授的功绩。

只不过,沮家人自此不得入朝为官。

审配去世前,专门找到了袁熙,主要在说一件事,就是给袁尚追谥,让袁熙最好给袁尚过继一个儿子,继承袁尚那一脉。

因为袁熙如今已经有了十四个儿子,还都长的挺好。

另外,也能打消外界的传言,就是袁熙杀母弑弟,篡夺袁家家主之位。

袁熙其实对这件事嗤之以鼻,结果被审配临死前给捅到了朝堂上。

这下河北旧臣们更兴奋了,特别是当年那些袁尚和袁谭的支持者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给二人起谥号,甚至连袁熙该给二人过继哪个孩子都想好了。

孟岱个老家伙说的很轻松:“陛下,让静妃所产的十一皇子继承齐王的位置就挺好!”

静妃就是文穆,也是十一皇子袁谈的生母。

曾经是袁谭一派的支持者,想要追谥袁谭为大燕国的齐王,然后让十一皇子袁谈去继承。

而袁尚这边的代表是审配的侄子审荣,他已经是刑罚司的右侍郎了。

“陛下,五皇子正好是恭妃之子,继承赵王,就正好!”审荣也是一个德行。

五皇子袁训,母亲恭妃就是审莉,袁尚的追谥是赵王。

很可惜,知道当年邺城之乱真相的这帮人,一个都不说话,像是田丰、诸葛亮、司马懿、赵云等等,都在装死。

不知道真相的贾诩、王朗、荀攸、陈群等高官,也觉得这样做合适,一个个跟着点头,虽然不表态,但明显是支持的。

袁熙看着这帮人讨论的那个兴奋劲,恨不得把他们全宰了,不过看着袁谦,他知道不能这么做。

因为袁谦的表情很是为难。

袁熙现在才意识到,袁谦其实是知道袁熙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兄弟,袁尚和袁谭,还有嫡母刘娥。

或许这一刻袁熙才意识到,自己做的事对于当时还是孩子的袁谦过于残酷。

袁熙突然觉得补偿一下袁谭和袁尚也是对的,至少让关心自己的人心里好过一些。

于是,袁熙强忍着恶心说道:“追谥的事自然没什么问题!祭礼司去准备一下就好了。至于过继的事,朕回去静妃和恭妃商量一下,下次朝会再议吧!”

“陛下!”审荣似乎还想再说什么。

袁熙有点不耐烦了:“朕说了,回去商量一下!就这样吧!”

之后,袁熙就退了朝,也没回去跟任何人商量。

第二天,审配死了。

当天审莉穿着孝服见到了袁熙,哭着说:“臣妾答应了父亲,把训儿过继给显甫(袁尚),请陛下责罚!”

“好了!好了!不哭了!你看看你,我又没说不同意!”袁熙看着审莉,知道她也是无奈。

因为审配一直视袁尚为袁家家主的继承人,并没有真的完全把袁熙当做主公,这种情况袁熙完全能够预料。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的人有着一种特质:情绪。

那么,给审配的葬礼还不能小,他可是国公级别的卫国公,葬礼必须是诸侯级别的。

再加上审配有着袁熙岳父的身份,袁熙这个皇帝得亲自到场给他送葬。

这场葬礼可比沮授那场奢侈且豪华,甚至不输袁绍死时的那场。

葬礼上,为表恩惠,袁熙直接让审配的长子直接继承了审配卫国公的爵位,允许他之后的继承人再递降世袭,也就是说审配的孙子才会从国公降为郡公,以此类推。

到现在为止也就是甘宁的那个辰王是袁熙定下的异姓爵中世袭罔替的,其他都不是。

之后,袁熙就按照孟岱和审荣的建议,追谥袁谭为齐王,袁尚为赵王;

另将五皇子袁训过继给赵王家,继承王位;

将十一皇子袁谈过继给齐王家,继承王位。

结束了这些糟心的事,上半年也就过去了,然后,就是下半年的一件勉强算作喜事的大事:赵统大婚。

之所以说这件婚事是大事,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赵统作为赵云这个大将军的长子,袁熙的大侄子,袁谦的未来助手,娶妻,绝对算作大事;

二是赵统现在已经是护鲜卑中郎将了,基本上接管了赵云在北方防线的工作,也是大燕“七大实权中郎将”之一。

这个所谓“七大实权中郎将”指的是,袁熙为了改革府兵制最后的一个手段。

因为之前将军府权力过大,且兵马司在司马懿的操作下又搞出了各种花活,袁熙决定还是在边境设置长久驻军,只不过由周边州郡的府兵轮流参军驻守。

为了防止轮换过于频繁,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袁熙又拉长了这些长期驻军的戍边时间,而且设置了专门的中郎将府和校尉府。

其中,中郎将府共七个,校尉府共十一个。

后来这些中郎将府和校尉府被统称为“大燕十八府”,他们也是拱卫边境的主要军力。

其中,中郎将府的常驻兵力为八千到一万,校尉府的常驻兵力为三千到六千。

根据地区需要,进行调节。

像赵统的护鲜卑中郎将府,就是一万满编的中郎将府,而且大多是赵家军的势力。其驻地为代郡的高柳城,除了管理代郡的鲜卑人、乌桓人和匈奴人等等,还负责边防。

另外六个中郎将府分别是:

北地中郎将府,中郎将张雄统率,驻地北地郡弋居城,驻兵一万。该府主要是为了恢复北地郡旧地设立的,在上次与河西秃发鲜卑的作战中,多次击退秃发鲜卑的进攻,最终站稳了脚跟,基本上拿下了原北地郡南方的所有土地。

护羌中郎将府,中郎将麴六统率,驻地陇西郡狄道城,驻兵八千。顾名思义就是看管当地羌人部落的,之前麴耀在这攻打的宋建就是羌人首领,十分难缠。

护匈奴中郎将府,中郎将郭淮统率,驻地西河郡美稷城(原南匈奴单于王庭),驻兵一万。也是看管当地匈奴部落设置的,去卑死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领导者,袁熙把匈奴按照聚集地给分成了数十个小部落,这就需要一个中心管理点,就安排护匈奴中郎将府专门管理。

辽东中郎将府,中郎将陈泰统率,驻地辽东郡的襄平城,驻兵一万。陈泰是刑罚司尚书陈群的长子,这小子一直在军中任职,靠着一次次军功,不知不觉的就成了一名中郎将,还受到了赵云、褚燕和朱盖三个人一起推荐,让袁熙着实刮目相待,所以安排他在辽东驻军。

建宁中郎将府,中郎将吴懿统率,驻地建宁郡滇池城,驻兵八千。吴懿是庞统推荐的,与当地蛮族关系都还可以,而且蛮族的领袖、袁熙的亲家孟获现在在益州任职治中,基本上能够相互照应。

交趾中郎将府,中郎将魏延统率,驻地交趾郡龙编城,驻兵一万。原益州治中魏延在交趾的作战很是成功,袁谦一直盯着夸的,而且后续稳定交州的多次战役,也都有魏延的参与,让他坐镇交州几乎是必然的。

也就是说,这些中郎将都有着戍卫边疆的重任。

赵统这次大婚之后,就要立刻赶往代郡,负责起防御鲜卑人南下的重任。

因此,赵云直接给赵统找了两个老婆,一个正妻,一个妾室。

他这两个老婆都姓刘,是刘备的女儿,名为刘愉和刘悦。

赵云当天少有的放纵自我,喝的直接倒地不起,比张合那天还难看。

不过,能看的出来,赵云是真的开心。

赵云还特别问了袁熙是否介意他这两个儿媳妇的身份之后,袁熙则是直接当着众人的面,赐了二女代郡夫人的名号。

赵云拉着赵统和两个儿媳妇,当即给袁熙下跪谢恩。

袁熙赶紧扶起赵云,说道:“大哥不必介怀,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赵云一下子老泪纵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