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 分类:游戏 | 字数:73.1万字

第二百八十章 麻烦渐生

书名: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4

挂掉电话,江桃摊开博览会带回来的资料,开始计算。按照今天的客户需求,工厂至少需要扩大三倍产能才能满足。这意味着更多的设备、更大的厂房、更多的工人……以及更多的资金投入。

第二天颁奖典礼上,“红山椒”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最具潜力品牌奖”和“优质产品金奖”两项大奖。江桃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照得她有些眩晕。台下掌声雷动,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

“……我们希望红山椒能够成为中国农产品品牌化的典范……”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回荡。

江桃捧着沉甸甸的奖杯,心里清楚:昨天的难题不会因为今天的荣誉而消失。相反,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览会结束后,江桃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子里。村委会里,村干部和厂里骨干早已等候多时。她详细汇报了博览会的情况和面临的产能问题,现场立刻炸开了锅。

“这是好事啊!订单多还愁啥?”会计老王拍着大腿说。

“可咱们就那几台机器,三班倒也干不完啊。”生产组长李大柱反驳。

“再招人呗!村里闲着的还有的是。”妇女主任插话。

“招人简单,钱从哪来?扩建厂房、买设备不得要钱?”

争论声此起彼伏,江桃静静听着,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我有个方案。”

她走到黑板前,写下“三步走“计划:第一步,现有工厂优化流程、增加班次,短期内提升30%产能;第二步,向县农信社申请贷款,扩建新厂房;第三步,引进战略投资者,解决长期资金需求。

“还有个问题。”张德海敲了敲烟袋,“按现在的收购价,原料可能不够。得发动周边几个村一起种才行。”

会议从下午开到深夜,最终敲定了详细方案。散会时,江桃特意留下了小芳和几个年轻骨干。

“还有个想法。”她压低声音,“我在博览会上看到国外有花椒精油产品,价格是咱们花椒油的十倍。我想搞研发……”

年轻人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扩建工程进展神速。在县里的支持下,农信社贷款一周就批了下来。新厂房选址在村口公路旁,交通便利,面积是旧厂的三倍。最让江桃惊喜的是,省食品研究所主动联系她,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你们的产品在博览会上很受关注。”研究所的李教授在电话里说,“我们有个农产品深加工课题,可以合作。”“

与此同时,江桃开始着手企业管理升级。她很清楚,家庭式管理可以管好一个小作坊,但驾驭不了现代化企业。她聘请了县里退休的工业局副局长当顾问,又高薪从省城请来专业的管理人才。

“什么?让外人来管咱们的厂?”消息传出,村里立刻有了反对声音。最激烈的是江桃的表叔江德水,他在老厂当仓库管理员,经常迟到早退。

“桃子,你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表叔找到江家,脸红脖子粗地嚷嚷,“自家人不用,去请什么专业经理?”

江桃不急不躁:“表叔,咱们现在是要做正规企业。迟到早退要扣钱,仓库管理要电脑化……您要是愿意学,我可以送您去培训。”

“我这么大岁数学什么电脑!”表叔摔门而去。

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有人不满新的考勤制度,有人抵触绩效考核,甚至有人散布“江桃被城里人忽悠了”的谣言。

最难过的关是父母这一关。当江桃提出要引入职业经理人时,父亲江父闷头抽烟不说话,母亲江母直接掉了眼泪。

“桃子,这厂是你一手办起来的,现在要让别人管?”江母抹着眼泪,“万一被人坑了怎么办?”

江桃搂住母亲的肩膀:“妈,我不是撒手不管。就像种地,咱们自己精耕细作能种十亩,要种百亩千亩,就得用拖拉机、用科学方法。”

她花了好几个晚上,才说服父母接受现代企业管理的必要性。最终,从省城请来的赵厂长走马上任,带来了全套管理制度和流程。

磨合期异常艰难。新管理制度下,不少村民工人因为不适应而离职,生产效率一度下降。江桃每天泡在厂里,亲自培训、调解矛盾、优化流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情况终于好转,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花椒精油的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江桃专门辟出一间实验室,由小芳带队,在省研究所的指导下进行攻关。但进展并不顺利。

“桃姐,又失败了。”一天深夜,小芳红着眼睛向江桃汇报,“提取率还是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

江桃拍拍她的肩膀:“别急,我联系了李教授,他下周亲自过来看看。”

李教授到来后,发现问题出在原料预处理环节。经过调整工艺参数,终于取得了突破。当第一瓶达到出口标准的花椒精油诞生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纯度98%,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李教授举着检测报告,兴奋地说,“这个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

江桃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瓶琥珀色的精油,阳光透过玻璃瓶,在她掌心投下一片金色的光斑。这小小一瓶的价值,抵得上十麻袋干花椒。

就在一切向好时,新的矛盾出现了。分红会议上,关于分配方案的争论异常激烈。

“厂里赚了钱,应该多分给村民!”有人主张。

“不行,得留足发展资金。”有人反对。

“外村的人凭什么和咱们分一样多?”

“技术员奖金太高了!”

江桃早有准备。她请赵厂长制作了详细的财务报表和分配方案:利润的40%用于再生产,30%按原料交售量返还农户,20%作为村集体收入,10%作为员工奖金。

“乡亲们,”她站在村委会的台阶上,声音清晰而坚定,“厂子要长远发展,必须留足本钱。外村的农户和咱们一样辛苦,理应同等待遇。技术人员贡献大,多拿奖金天经地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