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 分类:游戏 | 字数:69.2万字

第二百六十八章 高

书名: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4

“最重要的是人才。”

江桃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老李,我想让你负责新店的厨师培训;小陈,你来做运营总监;张姐,财务这块就拜托你了。”

众人面面相觑,既兴奋又忐忑。

第一家分店选址在浦东的闹市区。装修期间,江桃几乎天天泡在工地,连一颗螺丝钉的安装都要亲自过问。

这天,她正在监督厨房设备的安装,突然接到顾有为的电话:“桃子,快回来!工商局的李局长带了几个大人物来店里了!”

江桃匆忙赶回闸北总店,只见李局长正陪着几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在透明厨房前参观。

“江老板,给你介绍一下,”李局长热情地说,“这位是市商委的王主任,这位是旅游局的张局长。他们对你这个明厨亮灶的模式很感兴趣。”

原来,沪市正在筹备“美食之都”的评选,领导们看中了“江夏夜宴”作为特色餐饮的代表。

“江同志,你的经营理念很先进啊!”王主任握着江桃的手说,“我们想请你参加下个月的沪市名小吃评选。”

“沪市名小吃”评选当天,“江夏夜宴”的展位前人山人海。江桃亲自上阵,现场烹制麻辣小龙虾和田螺。评委们品尝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最让人意外的是,一位日本美食杂志的记者在试吃后,通过翻译表示想引进这个品牌到东京。

“江女士,日本年轻人很喜欢这种热闹的夜市文化,”翻译解释道,“尤其是您这种透明厨房的模式,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观念。”

活动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团队成员都喝得微醺。小陈举着酒杯,舌头都有些打结:“江、江总,咱们是不是该成立集团公司了?”

日本记者来访后的第三周,江桃坐在浦东分店的办公室里,面前摊着一份日文合作意向书。窗外,黄浦江上货轮鸣笛,悠长的汽笛声仿佛在呼应她此刻澎湃的心绪。

“江总,东京那边的合作条件确实优厚。”小陈推了推眼镜,指着翻译文件上的数字,“他们愿意承担全部前期投资,我们只需要提供品牌和技术支持。”

江桃轻轻摩挲着文件边缘,没有立即回应。桌上还放着今早送来的报纸,上面刊登着“沪市名小吃”评选结果,“江夏夜宴”赫然位列榜首。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挂着浦东分店开业时的照片——宽敞明亮的店面,排队等候的食客,与她记忆中那个用砖头垫桌腿的小摊已是天壤之别。

“先不急。”江桃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国际扩张是大事,得先夯实基础。小陈,你联系一下外国语学院,给我找个日语老师。”

日语课的第一天,江桃特意提前结束了门店巡视。她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着崭新的《标准日本语》课本,手指不自觉地轻敲桌面。

“你好。”年轻的日语老师小林轻声示范。

“空、空你气哇?”江桃的发音有些生硬,却格外认真。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细密的光影。

课间休息时,小林好奇地问:“江总为什么突然想学日语?”

江桃给老师倒了杯茶,茶香在空气中氤氲开来:“做生意啊,得知道合作伙伴在说什么。”她顿了顿,眼神变得深远,“而且……我想亲自去看看东京的餐饮市场。”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叩响。顾有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快递文件袋:“桃子,杨柳村合作社的季度报表到了。”

报表上的数字令人欣喜。田螺养殖场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开始向外批发;雇佣的三十多名村民,人均月收入超过了城里普通工人。

“老杨说,村里打算扩建二十亩水塘。”顾有为指着报表末尾的备注,“还想搞个农家乐,让城里人来体验捞田螺。”

江桃突然合上报表,眼睛闪闪发亮:“有为,我有个新想法。咱们的连锁店,是不是可以加入些乡村元素?比如在店里弄个小型水族箱,展示田螺养殖过程?”

顾有为还没回答,办公室电话突然响起。小陈激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江总!电视台想给我们做个专题报道,说是要展示改革开放中的民营经济典范!”

挂掉电话,江桃走到窗前。夕阳下的黄浦江波光粼粼,远处的外滩建筑群披着金色的余晖。她想起十年前初到沪市时,站在外滩望着对岸的浦东,还是一片农田。

“就这么定了。”江桃转身对丈夫说,“下周我们开个全员大会,是时候把'江夏餐饮集团'的牌子挂起来了。”

全员大会定在周一的上午,地点选在了浦东分店的二楼会议室。这个能容纳百人的空间是江桃特意要求设计的,墙上挂满了“江夏夜宴”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珍贵照片。

清晨七点,江桃就来到了会场。她仔细检查着每把椅子的摆放,调试投影设备,又反复确认演讲稿。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在她今天特意换上的藏青色套装上——这是绣坊陈阿婆亲手为她缝制的,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龙虾造型胸针。

“江总,您来得真早。”保洁阿姨正在擦拭最后一张桌子。

江桃笑着接过抹布:“王阿姨,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她指了指墙上新挂的横幅,“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不再是街边小摊了。”

八点整,员工们陆续到场。有从创业初期就跟着江桃的老伙计,也有新加入的大学生。烤鱼师傅老李一进门就惊呼:“嚯!这阵仗!”

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江桃站在讲台上,背后投影着“江夏餐饮集团成立暨发展战略发布会”“的字样。

“各位同仁,”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还记得我们第一天出摊时用的那张瘸腿桌子吗?”

台下爆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老员工们互相碰着胳膊肘,眼神里满是感慨。

江桃点击遥控器,投影切换成一组数据图表:“截至上个月,我们在沪市拥有4家直营店,8个超市专柜,员工总数达到127人,去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