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 分类:游戏 | 字数:14.0万字

第二百七十六章 贪心的刘婶

书名: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4

事情就这样峰回路转。当天下午,江桃和王志强一起到运输公司办了手续,约定次日装车。晚上回到村里,她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和乡亲们,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位王同志是咱们村的贵人啊!”江母一边给女儿收拾行李一边说。

江父却若有所思:“桃儿,运输问题解决了是好事,但长期靠别人不是办法。你得想想更长远的解决方案。”

江桃点点头:“爸,我明白。等这批货顺利到了,生意稳定下来,我就着手解决运输问题。”

第二天一早,王志强亲自带着货车来村里装货。看着二十个麻袋整齐地码进车厢,江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王同志,真是太感谢您了。”临别时,江桃真诚地说,“等您下次来沪市,一定要来我店里尝尝!”

王志强笑着答应:“一定一定。江同志年纪轻轻就这么有闯劲,我很佩服。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送走货车,江桃也踏上了返程的汽车。车窗外的父母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晨雾中。她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账本和合同,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这趟回乡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沪市的顾客会认可这些家乡的味道吗?店里能消化这么多原料吗?运输问题能彻底解决吗?

一个个问号在脑海中盘旋,但江桃并不畏惧。她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一周后,当江桃站在“江夏夜宴”的厨房里,用家乡运来的花椒辣椒烹制出新菜品时,扑鼻的香气让她瞬间湿了眼眶。这熟悉的味道,跨越千山万水,从故乡的土壤来到繁华的都市,仿佛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接力。

“老板,客人问这是什么辣椒,怎么这么香!”服务员小跑进厨房报告。

“哈哈哈哈,好好好,大家喜欢就好。”

江桃放心。

红火的生意持续了将近一周。

“江老板!出事了!”

江桃正在“江夏夜宴”的后厨检查新到的一批辣椒,服务员小林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端着一盘几乎没动过的水煮鱼。

“三号桌的客人说……说我们的花椒有问题。”小林压低声音,“他们说吃出了霉味,要求退菜。”

江桃心里“咯噔”一下。她接过盘子,用筷子拨开表面的油花,挑出几粒花椒放在舌尖。瞬间,一股若有若无的霉涩味在口腔扩散——这不是她熟悉的那种家乡花椒应有的醇厚麻香。

“给客人免单,再送一份清炒时蔬。”江桃沉着脸吩咐,随即转向厨房,“李师傅,今天用的花椒是哪一批的?”

半小时后,江桃蹲在储藏室里,面前摊开着十几个麻袋。她随机从每个袋子里取样检查,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批上周才到的新货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品质不达标——有的花椒存放太久失去了香气,有的明显掺杂了劣质品种,甚至还有掺沙增重的情况。

“这可怎么办……”江桃揉了揉太阳穴。明天就是周末客流高峰,如果因此砸了招牌,这在沪市打拼的心血就白费了。

当晚打烊后,江桃给家里打了个长途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江母,听到女儿声音不对,立刻紧张起来:“桃子,出啥事了?”

“妈,这批花椒有问题。”江桃尽量控制着情绪,“店里客人吃出霉味了。爸在旁边吗?”

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很快江父浑厚的声音传来:“桃子,具体啥情况?”

江桃详细说明了问题,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怪我。”江父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自责,“这批货是村里几户新加入的人家供的,我没把好关。”

“爸,不怪您。”江桃深吸一口气,“我明天回来一趟,这事得当面解决。”

挂掉电话,江桃翻出账本计算损失。退菜、折扣、可能的客源流失……她咬了咬嘴唇,做了一个决定——连夜赶回渝市。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红星村时,江桃已经站在了村委会门口。张德海刚打开门就被她吓了一跳:“桃丫头?你怎么……”

“张叔,出问题了。”江桃直接拿出从沪市带回的问题花椒,“这批货里有掺假的。”

张德海脸色立刻变了。他接过花椒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这是谁家的货?”

“不清楚,混在一起了。”江桃摇头,“但肯定不止一家。张叔,咱们得想个办法,否则这生意做不下去。”

张德海重重地叹了口气,敲响了村委会门口的铜钟。不到半小时,参与供货的村民都聚集在了村委会前的空地上。

江桃没有拐弯抹角。她把问题花椒倒在桌上,又拿出优质样品做对比:“各位叔伯婶婶,我在沪市做生意,靠的就是诚信二字。可这批货里,有人以次充好,有人掺假增重……”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面露愧色,有人则不满地嘟囔:“哪有那么严重……”

“花椒不都差不多……”

“不一样!”江桃提高声音,“在沪市,一盘水煮鱼卖八块钱,用的就是咱们的红花椒。客人吃出问题,下次就不来了。馆子倒了,谁还收咱们的货?”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现场安静下来,几个老人开始小声议论。

“我看这样。”张德海站出来主持局面,“愿意继续跟江桃合作的,重新签协议,保证质量。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退出。”

最终,三十多户村民中有五户选择了退出,其余的都表示愿意按标准供货。江桃趁机提出了新的收购方案:“从今天起,我们实行分级收购。特级花椒每斤比市场价高30%,一级高15%,二级按市场价,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收。”

“那怎么判定等级呢?”有人问。

“成立质检小组。”江桃早就想好了,“由张叔、我爸和农技站的技术员组成,每批货都抽样检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