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 分类:游戏 | 字数:69.2万字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参展

书名: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4

“桃姐,你看这个改进方案行不行?”一天,年轻的质检员小芳拿着几张图纸找到江桃,“我想在筛分工序加个除尘装置……”

江桃仔细看完,惊喜地发现这个改进确实能提高效率:“太好了!就按你说的办。小芳,你很有想法啊!”

随着生产步入正轨,“红山椒”的产品线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干花椒、干辣椒,还开发了花椒油、辣椒酱、复合调料等系列产品。江桃亲自设计了新包装——简洁大方的红色调,配上家乡山水的水墨画,既传统又现代。

销售方面,江桃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供应沪市等地的餐饮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系统拓展零售渠道。她还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包装上印上了村子的简介,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源头。

“这是品牌故事。”江桃向不解的村民们解释,“现在城里人买东西,不光看质量,还看背后的文化和情怀。”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带有乡村故事的“红山椒”产品很快在城里掀起一股“寻根”热,销量节节攀升。工厂不得不增加班次,又招了一批工人。

然而,就在一切顺风顺水时,新的挑战出现了。一天,江桃接到沪市客户的电话,说最近一批花椒油有沉淀现象,要求退货。

江桃立刻检查了留样,果然发现瓶底有细微的悬浮物。她连夜召集技术人员排查原因,最终发现是过滤工序存在缺陷。

“全部召回!”江桃毫不犹豫地决定,“已经发货的,全部补发新货!在途的,全部退回。”

张德海心疼得直搓手:“这得损失多少钱啊……”

“信誉比钱重要。”江桃坚定地说,“宁可亏本,也不能砸了招牌。”

她亲自带队改进工艺,增加了离心过滤和微孔过滤两道工序,彻底解决了沉淀问题。更难得的是,她主动向客户说明了原因和改进措施,赢得了广泛赞誉。

这场危机反而成了转机。“红山椒”负责任的态度在业内传开,订单不降反增。连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几家大超市都主动抛来橄榄枝。

盛夏时节,江桃站在工厂后的山坡上,俯瞰着忙碌的厂区和远处郁郁葱葱的花椒林。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如今机器轰鸣,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机。

“桃子,”父亲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想什么呢?”

“爸,我在想……”江桃摘下一片花椒叶,在指间轻轻揉搓,“咱们的路才刚开始。等秋天新花椒下来,我打算再引进一套精油提取设备……”

江父望着女儿晒黑的脸庞和明亮的眼睛,既心疼又自豪:“别太累着自己。你现在是全村人的主心骨,身体垮了可不行。”

“我知道。”江桃挽住父亲的手臂,“但我停不下来。看到乡亲们领工资时高兴的样子,看到咱们的产品走进大城市,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风吹过花椒林,掀起层层绿浪。更远处,几个村民正在技术员指导下栽种新品种的辣椒苗。他们的笑声随风传来,清脆悦耳。

江桃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花椒特有的辛香。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摊位上,“红山椒”三个烫金大字在展板上熠熠生辉。江桃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这是她第一次以厂商身份参加全国食品博览会。身旁的展台上,各式“红山椒”产品排列得整整齐齐,从传统的干花椒、辣椒粉到新开发的花椒油、辣椒酱,琳琅满目。

“江厂长,都准备好了。”厂里新招聘的销售员小林小声提醒,“评委组马上就到。”

江桃点点头,深吸一口气。为了这次博览会,她准备了许久,改进包装、优化配方、训练讲解员。此刻她的掌心微微出汗,不是紧张,而是期待。

“各位评委,这边请。”引导员的声音由远及近。

江桃挺直腰背,脸上露出专业的微笑。评委组在她的展位前停下,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胸前的名牌写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郑学民”。

“红山椒?”郑会长拿起一瓶花椒油端详,“没听说过这个品牌啊。”

“郑会长好,我们是新品牌。”江桃双手递上产品资料,“我们的原料来自海拔800米的优质产区,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

她侃侃而谈,从种植环境讲到加工工艺,从质量控制讲到品牌理念。评委们的表情从漫不经心逐渐变为专注,有人开始认真做笔记,有人反复查看产品标签。

“有意思。”郑会长拧开一瓶花椒油,滴在手背上闻了闻,“香气纯正,没有杂味。”他又用指尖蘸了一点品尝,眼睛微微眯起,“麻而不苦,回味甘甜,确实是上等货。”

其他评委也纷纷取样品尝,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个麻辣酱层次感很强!”

“花椒粉的细度很均匀啊。”

“包装设计也很有特色……”

江桃悬着的心渐渐放下。她趁机介绍了村里的合作社模式和带动农户增收的情况,更引起了评委们的兴趣。

“小江同志,你们这个一村一品的模式很有示范意义。”

郑会长临走时握着她的手说,“明天颁奖典礼,一定要来参加。”

送走评委组,江桃刚松了口气,展位前又涌来一批客商。有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有餐饮集团的负责人,还有外贸公司的代表……她和小林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江厂长,我们的花椒油能签年供货协议吗?”

“这个辣椒酱可以定制大包装吗?”

“产品出口资质齐全吗?”

直到闭馆广播响起,人流才逐渐散去。江桃揉了揉笑僵的脸颊,发现带来的样品几乎被拿空,名片盒也见了底。

“江厂长,咱们火了!”小林兴奋地翻着记事本,“光今天就有二十多家有意向的客户!”

江桃却盯着笔记本上的数字皱起眉头:“问题是,以我们现在的产能,根本接不了这么多订单……”

回到宾馆,江桃连夜给厂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值班的技术员小芳。

“小芳,立刻通知张支书和我爸明天早上开会。”江桃语速飞快,“还有,把咱们的产能报表和原料库存都准备好。”

刘婶挤到最前面,摸了摸光洁的设备表面,突然转身抓住江桃的手:“桃啊,婶之前说话不中听,你别往心里去。这厂子……真好!”

江桃反握住她粗糙的手:“刘婶,咱们一起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

试生产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第一筐新鲜花椒被倒入清洗槽,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了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成品。当第一瓶“红山椒”牌花椒油下线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江桃却顾不上庆祝。她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烘干温度需要微调、灌装精度不够、标签贴歪了……她的笔记本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别太苛求了,”张德海递给她一杯水,“第一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江桃摇摇头:“张叔,产品代表咱们村的形象,一点马虎不得。”

正式投产后,江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记录可查。她还设立了实验室,每批产品都要经过理化指标检测。

最让村民们惊喜的是工厂的用工政策。江桃不仅提供稳定的工资,还安排技术培训,表现优秀的还能去省城进修。村里几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