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63.2万字

第288章 乡村迟迟振兴不起来的一些深层次原因

书名: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0

“好多年没干技术活了……”

郑为民陷入了沉思,周燕这个情况说的好听叫好多年没干技术活,说难听一点,就是技术荒废了,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无技术工。

这会社会上对熟练技工的需求还是很大的,那些有技术的下岗工人,很快就被南方的企业给招走了,剩下吃不上饭的就是那些没有技术的普通工人了,只能靠在劳务市场上出卖力气过活,至于那些既没技术又没有力气的,可谓是变着花样的惨!

“我倒是有个本家的姐姐,叫郑红英,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郑为民想起了郑红英的绣花厂,绣花跟纺织都是针线上的东西,周燕有一定的纺织基础,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学,还是很容易就能上手的。

“以前我们是一个班的。”

提到郑红英,周燕心里还有些内疚,当年由于郑红英竞争过厂领导,所以跟那一届的领导不对付,所以厂领导就借着砸三铁的机会,把她给搞下岗了。

郑红英自然不服气,怎料她还没找领导反映问题,就被诬陷偷厂里东西,还被协谷镇派出所关了一晚上。那时候因为下岗的威胁,厂里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帮她说话。

“那正好,她现在成立了一个绣花厂,最近招的都是农村的家庭妇女,很多精细活不会干,请熟练工吧,她还请不起,你要不嫌弃从小工干起,我明天去找找她,看看能不能帮你一把,你有一定基础,应该很快就能上手。”

郑为民想起堂姐前一阵跟自己抱怨的事了,随着绣花厂的效益越来越好,郑红英想着扩大一些规模,方便接一些更大的单子。

但是她却在技术工这边出了问题,绣花这门生意小工干不了,协谷镇又没有技术工,从外地聘又太贵了!

“小工也成啊,现在这社会只要有活干,就谢天谢地了!”

周燕家里眼看着要山穷水尽了,早就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了,虽说小工的价格比技术工便宜三分之一以上,但对于她而言,能有个活干就已经很知足了。

“那成,明天我帮你去问问。”

郑为民也好久没去堂姐的纺织厂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不知道镇工商所和商贸办这些牲口,有没有去打秋风!

钱小雨和周燕又聊了会家常,等时候不早了才送她离开,这会路上闲人比较多,镇区倒也不用担心什么危险。

“那么大一个厂子,怎么说垮就垮了?”

看到矿纺织厂现在的下场,钱小雨就一阵唏嘘,当年矿纺织厂最红火的时候,送材料的卡车和拉货的卡车,在矿纺织厂门口,能排出二里地去。

“别的不说,你看钱东以前收的那些棉纱,光他这边一天就够装一大车的,别的地方肯定也少不了,厂子领导不务正业,员工连偷带拿,这买卖要是还干不倒,那就没天理了!”

郑为民并不觉得意外,当他看到钱东的煤场都能“盛产”棉纱的时候,就知道矿纺织厂离完蛋也不远了!

“你说以后矿局会不会也这样?我听说现在矿局也要改成企业了。”

钱小雨有些担心,最近矿局已经传着要改制成矿业集团了,以后就不再是事业单位了,作为单位自然有破产下岗的可能性。

“怕啥,大不了咱回村里种地、养兔子。”

郑为民倒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他作为乡镇的中层正职,一时半会也没有下岗之忧,就算哪一天真干崴泥了,大不了回老家种地,咱老百姓只有土地就啥都不怕!

“你家在村里还有地?”

钱小雨有些意外,按理说郑为民是镇上的干部,早就不是农业户口了,村里应该按照规定收回他的口粮田才对。

“怎么没有,我们村是八三年分的地,我跟我哥都有地,咱家还一直种着呢!”

按理说自从郑为民转正之后,村里就应该收回他那份责任田,但是郑为民转的是协谷镇的干部,还是民政这种实权部门,郑家庄村两委又没有傻子,谁敢出面找郑为民家要地?不怕郑为民从后面拾掇他?没人替村里出头,这事也就被耽搁了下来。

郑家庄是1983年分的地,在这之前出生的都有口粮田,这对那些1983年以后出生的人非常不公平,等它们长大之后,村里根本无地可分。

这也导致了这一批人对农村的感情,仅止于村里还有亲戚,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至于什么乡土情怀,那就是纯粹的扯淡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乡村振兴战略,在很多地方都很难推开,毕竟绝大多数出村打拼的,都是当年的利益被损害者,这会想忽悠他们回来给既得利益者造福,凭啥?凭他们脸大吗?

后来,三十年的承包期到期以后,上面又给续了三十年,这项政策是好政策,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给机械执行了,不分地块、不分种类,甚至连死活都不管,全都给续了三十年。

于是很多村里就出现了比较尴尬的一幕,那些有地的老人年龄大了种不了地,在外面的年轻人依然没有地……

“跟你过了这么多年,你怎么没说过?”

钱小雨觉得有些亏得慌,嫁给郑为民这么多年了,竟然不知道家里还有口粮田,每年秋收麦收的时候,他们一家都回去帮忙,临走老头老太太往三蹦子上装新粮的时候,她还有些愧疚,感情那就是他们自己家的粮食!

“你又不去种去,跟你说这个干嘛?”

郑为民作为家里最小的,自然干的农活也最少,他对土地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那也是咱家的地!”

钱小雨作为女的,对这事的感触更深,作为女孩子,村里在分地的时候一般会少分,甚至不分口粮田,这严重损害了她们的利益。

“对,对,对,是你的地,赶明你去种吧!”

郑为民都不想搭理她,这娘们魔怔了!

“你……”

钱小雨见郑为民的惫赖模样,顿时有些语塞,生了一会闷气之后,就决定今晚不理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