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67.8万字

第268章 被嫌弃的医疗救助

书名: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就在两人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一起,激情开啃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不合时宜的说话声。这声音仿佛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热情火焰。

“文迪在这儿吗?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家?”

原来是朱业华两口子来找他们的闺女了,在农村,谁家的闺女会在十一点多还不回家呢?这可让做父母的担心坏了!

恋爱中的男人,智商是人生中的最高峰,听到来人的声音之后,钱东仿佛脑子仿佛开挂一般,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

就在朱业华露头的同一瞬间,钱东迅速调转嘴巴的方向,假装朱文迪的眼睛被木炭灰迷住了,关切地问道:“我就说你别离炉子这么近,你看看,木炭灰迷眼了吧,好点了吗?”

这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仿佛他真的是在关心朱文迪的眼睛,完全顾不上嘴角还有拉丝。

而朱文迪呢,在愣了半秒钟之后,也立刻明白了钱东的意图,迅速进入了角色。

“好点了!”

朱文迪适时的眨了眨眼,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叔、婶,你们怎么来了?”

钱东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其实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两位长辈肯定是因为他和他们的女儿之间的事情才过来的。毕竟,再不来的话,他们的宝贝闺女恐怕就要被他这个“大灰狼”给吃得连骨头都不剩啦!

“你们还没吃完饭?”

朱业华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都已经十一点多了,按常理来说,大家应该都吃完饭了才对。可这两个人居然还在烤肉,难不成这就是他们的夜宵?

至于看到钱东和他女儿刚才的那副亲昵模样,当父母的还是选择了视而不见,免得大家都尴尬。

“早就吃完饭了,还有些串没烤完,放着明天就变味了,你们来的正好,这把串刚好熟了。”

钱东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翻动着烤架上的羊肉串,他在向朱文迪表白的同时,另一只手也没闲着,该烤的串一个都没落。

“我跟你婶子早就吃完饭了。”

这个季节正好是面粉厂的淡季,朱业华也不着急出去跑业务,早早的就在家吃了晚饭。

“羊肉串算哪门子饭啊?赶紧坐下撸两串,文迪,快去开几瓶啤酒来!”

钱东招呼朱业华两口子坐下撸串,这会都半夜了,就算晚上吃过饭也该饿了,撸串、喝啤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哦!”

文迪应了一声,转身去拿啤酒了。

过了今晚,朱业华两口子突然发现女儿似乎变了,每天都在钱东的煤场待到很晚,老两口不停暗示闺女要矜持,结果换来的是朱文迪的第一双白眼珠,让老两口心里咯噔一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为民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间请求医疗救助的群众大幅增加,几乎每天都有人到协谷镇民政办求助。

“主任,上午又来了个请求医疗求助的。”

郑为民前脚刚踏进办公室,马娟就迎了上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民政办寻求救助,她只是做好记录,具体怎么救助,还得等郑为民跟领导汇报后再决定。

“是因为大病还是老年病啊?”

郑为民也习惯了,协谷镇民政办每年就那么些医疗救助经费,这会也是数着米粒下锅,生怕一不小心救助超了。

“说是老人有心脏病。”

马娟最怕碰见老人有重病的,这种情况往往是钱花了,人还没保住,到最后审计算账的时候,各方脸上都不好看。

“这有啥大不了的,等他做完手术,咱们再按照规定给他报上去不就行了嘛。”

郑为民倒也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生老病死自然现象,大伙只要尽力帮忙不落埋怨就成。

“可是……”

马娟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有什么问题你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郑为民感到非常奇怪,这家伙啥时候还矜持上了?

“人家想提前跟咱们要点手术费。”

医疗救助有点类似于报销制度,都是出院之后见了账单在酌情予以救助,从来没有在没动手术之前就给钱的。

“提前要手术费,上面没有这样的政策,咱们只能按照一般的救助标准,提前给他一点。”

郑为民感觉有点不对劲,治病这东西哪有这样现打不赊的,不都是来回折腾好几次,最后把人也折腾坏了、钱也折腾没了,再告知实在实在治不了,赶紧借钱开刀动手术……

“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可对方嫌少。”

马娟无奈地叹了口气,所谓的临时救助,也不过是能保证基本生活而已,相对于看病住院这种大的花销而言,仅止于杯水车薪。

“嫌少?他还真把咱们这儿当成开善堂的啦?他家是干什么的?”

郑为民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他倒是想给老百姓多发点,但县里的实力不允许。

“说是一般的老百姓,家里有辆拖拉机,在村里跑运输。”

马娟在登记的时候,询问了对方的家庭情况。

“一般老百姓?家里有拖拉机还叫一般老百姓?”郑为民冷笑一声,“既然他自己都舍不得掏钱给老人治病,咱们也没办法!”

在农村,有拖拉机的人家,绝对是村里的上等人家,只要肯下力,一天赚个几十块钱跟玩一样,弄好了一天还能赚个百八十块钱,比上班都划算!

“还有其他来求助的吗?”

郑为民决定先把这事放一放,等这家人知道着急了,说不定能同意按照正常程序申请救助。

“还有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

马娟也懒得替那家人说情,求助就要有求助的态度,这家人确实有些过分了。

“什么情况?”

郑为民一听是小孩,就立刻收起了玩笑的模样,相对于救助晚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更倾向于救助小一点的孩子,老人这辈子都定型了,孩子的未来无限,万一爹娘教育好了,给国家养出个能手搓原子弹的猛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